我國古人的這些斷章取義的名言,其實真正的意思往往是相反的

哈嘍,親愛的小夥伴們大家下午好,給大家講故事的小編又飄來了。新的一年已經到來,小編真的很高興又能在這裡看到大家。過去的一年裡有大傢伙的陪伴,小編很開心,也非常感謝朋友們在過去一年裡對小編的支持和關注,小編一定會繼續加油給大家帶來更多更好的作品。

我國古人的這些斷章取義的名言,其實真正的意思往往是相反的

中華文化迄今為止已經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在這五千多年以來,老祖宗留給了我們非常多的財富。不僅如此,古人們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的至理名言。但是有些古人留下的一些斷章取義的名言,其實它們真正的意思往往都是相反的。那麼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去看一看有沒有你們所熟知的名言呢?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話放在現代,按我們所理解的意思就是,兩個非常情深似海的戀人,曾經立下了海誓山盟的誓言,發誓除了死亡以外,沒有什麼能夠將他們分開。這句話其實出自《詩經》中,原文是“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翻譯成現代文的意思是,我們立下誓言,無論生與死都不會分開。我們要手牽著手,一同赴向戰場。沒錯,這原本是說戰友之情的一首詩,現在卻成了一首歌頌愛情的詩,難道不是張冠李戴嗎?

我國古人的這些斷章取義的名言,其實真正的意思往往是相反的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我們經常在一些古裝影視劇中見到,這也是男人的一些納妾的理由。而且,按照我們現代文理解的話,也是說生不出孩子被認為是最大的不孝。但是事實上,按照古文理解來看,這跟生不生得出孩子沒有半毛錢關係。這句話原文出自《孟子》,孟子所說的“無後”的原意是,舜的不告而娶。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就是“舜結婚都不告訴父母,真是不孝啊”。我們現在所理解的意思跟原文可是天差地別啊。

我國古人的這些斷章取義的名言,其實真正的意思往往是相反的

“父母在,不遠遊”,這句話我們現在也經常會聽到,但其實這句話還有後半句,只是我們不常說。並且人們會經常把這句話當做孝順父母的唯一標準,其實這句話連在一起是,“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翻譯成現在的意思就是,父母親尚在人世的時候,作為子女不要離家太遠。如果要走的話,也要告訴父母明確的方向。所以說我們無論幹什麼,斷不可斷章取義,一定要了解的全面,否則是要鬧笑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