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神祕學”——響水大米所揭示的農產品怪圈

農村“神秘學”——響水大米所揭示的農產品怪圈

寧古塔

無論在《延禧攻略》還是《甄嬛傳》裡,我們都聽到過這樣一個刑法:發往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受罰的人無不面如死灰,讓人感覺這種刑罰比押往菜市口砍頭還要窮兇極惡。

寧古塔其實是滿族祖居之地,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現名寧安,是一座縣級市,但如果現在尋訪寧古塔,恐怕會讓人失望,因為這裡已經變成了“塞北小江南”。

牡丹江從寧安穿城而過,最大的支流蛤蟆河則發源於寧安市東部的老爺嶺,流經臥龍、蘭崗、江南等三個鄉,最後由寧安城南注入牡丹江。

農村“神秘學”——響水大米所揭示的農產品怪圈

塞北小江南

既然生在牡丹江畔,這個“塞北小江南”就少不了種植東北大米,響水大米就出自寧安,嚴格來說,出自寧安市渤海鎮。

這裡有個響水村,全村共有居民近千,是朝鮮族聚居地。響水村形成於清代末年,正是朝鮮族跨江到東北墾殖的年代,因為南側牡丹江段流經石崗,落差大,水流湍急,所以得了“響水”這個名字。

在東北大米種植史上,正是朝鮮族給東北帶來了大米,以至於有這樣一個規律——在東北,但凡有朝鮮族居住,如果再有優質水源的話,當地大米是差不了的。

因此,響水大米發源於此並因此命名並不意外。

當然,如果按照國家地理標誌的地域保護範圍,除渤海鎮外,東京城鎮、江南鄉、臥龍鄉、蘭崗鎮這四個鄉鎮的大米,也可以稱作“響水大米”。

農村“神秘學”——響水大米所揭示的農產品怪圈

渤海鎮有很多朝鮮族村落

響水大米好吃,是因為當地的土壤並不是黑土地,而是火山熔岩。最早種植大米的朝鮮族農民用獨特的方法在火山熔岩(石板)上培土引水,種植水稻,才種出了響水大米。

同在黑龍江,響水大米一直和五常大米“較勁”,如今五常大米名聲在外,響水大米因為是小產區品種,每年產量有限,所以也只有在東北叫得響。即便處處誇耀響水大米的人,多數也並沒有吃過。

這正是中國優質農產品的怪圈:產量少,當地人又當寶,總說自己天下第一,但外人見都沒見過……結果當地人又說,正是因為天下第一,所以外人才吃不到……越來越像神秘學了。

十幾年前,寧安當地人就在感慨,不但外地人覺得想吃到真正的響水村大米太難,他們也吃不到。

農村“神秘學”——響水大米所揭示的農產品怪圈

響水大米核心產區

在整個響水村,石板田總面積不到4000畝,響水大米的年產量在900多噸。整個渤海鎮滿打滿算也只有14萬畝水田,而五常的水稻面積在170-200萬畝左右,即便如此,在市場上吃到真的五常大米就容易嗎?更不要說響水大米了。

如今,響水大米打起了“奢侈牌”——在2017年天貓雙11期間,產自黑龍江的響水大米在淘鄉甜天貓旗艦店上賣出了10公斤1萬元的天價,並且有三位買家下單。

每公斤1000元,響水大米創造了國內大米商品史上的最高售價。依據中國農產品怪圈的推測,這三位下單的人,應該能鎖定是聽慣了響水大米“傳說”的黑龍江人,其他地方的人幹不出這種事來。

農村“神秘學”——響水大米所揭示的農產品怪圈

三隻看門狗

國家鄉村地理,由三隻中國農業的看門狗創辦,他們分別叫大柴、二哈和三多。

我們的目標是:向城裡人敞開中國農業的大門。

本文作者 | 二哈

記得關注我們,一起走遍中國看農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