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一個叫范進的人,本該是勵志典型卻一直被諷刺

歷史上有一個叫范進的人,本該是勵志典型卻一直被諷刺

《范進中舉》一文相信很多人在課本中都讀到過,儘管是小說中的形象,但是相信也是取材於現實生活中的一個人。文中說的是一個叫范進的人每一屆科考都參加,都50歲了還參加科考。但是突然有一次真的中了舉人,結果范進高興的瘋了,成為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典型一度被嘲笑至今。但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章節,其實范進中舉之後非但沒有瘋,生活過得也是非常的得意。

在當時,中舉可不像現在考大學,即便考上重點大學博士生都比不上當時的舉人。要知道,舉人是可以免除稅負徭役的,跟平常的老百姓已經是兩個等級的人物了。范進在中舉後確實很瘋狂,笑得有些過頭,但是他並沒有瘋,而是在高興過後受到了很多人的阿諛奉承,包括曾經嘲笑他玩弄他的人。范進中舉後,周邊的財主紛紛送上田產、錢財,有的窮人則上門為奴,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尋求庇護。短短50多天時間,范進一分錢沒花,丫鬟也有了,奴僕也有了,房子田產錢財更是多如牛毛。所以范進中舉不應該是被諷刺的例子i,反而是一個勵志故事,永不放棄總有出頭之日。但令人費解的是,范進雖然中了舉人,學到50多歲,但是似乎並沒有什麼學識,還鬧出過笑話。北宋文豪蘇東坡我們很多人都知道,也學習過他的很多詩詞,但是就在一次宴會上曾經有人在范進面前提起了蘇東坡,但是范進似乎並不知道蘇東坡是什麼人,以為只是一個未得志的秀才。這種事情其實跟當時的社會風氣也有關係,因為當時對讀書人來說唯一且非常有效的發家致富方式就是中舉,只要你中了舉人,身份高人一等不說,什麼都不用愁,自然有人送上門來,連賦稅徭役都的壓力也沒了,因此古人也說: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似乎用在他身上非常貼合。不過這個也不能說范進的不是,在當時,這是學者唯一的出路。在范進身上,我們至少看到了他的堅持,一直考到50多歲,讀書讀了幾十年!又有幾個人能做到?有這樣的毅力,在現今社會也一定會有不小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