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希望家长多换位思考,给予更多耐心

儿科医生:希望家长多换位思考,给予更多耐心

1月21日7时许,闽东医院六区儿科(下称:儿科)主任医师林泉匆匆吃过早餐,奔向医院。这几日天气忽晴忽雨,着凉受寒的孩子不少。林泉知道,这又会是忙碌的一天。

该儿科创建于1960年,为闽东地区第一个儿科专业科室。目前床位编制67张,实际承担着闽东地区、浙南地区危重、疑难病例等重症患儿的救治。

护佑孩子健康成长

12时30分许,早已过了下班时间,可10余平方米的诊疗室内,仍有不少患儿及家属在等待就医。

“孩子最近尿量如何,是否按时服药……”林泉正在对来自福鼎管阳一偏远山村身患紫癜性肾炎8岁王健(化名)进行问诊。

据了解,紫癜性肾炎,又称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以坏死性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器官)出现肾脏损害时的表现。该病症会导致患者体内的废物和毒素无法排泄出去,致使其积蓄在体内而起毒性作用。

“目前症状稳定,但是该病症随时可能复发,药要记得每天吃,不能让孩子剧烈运动。一旦出现任何不适,要立即送医就诊。”就诊完毕后,林泉反复嘱咐。

2017年8月,该患者从福鼎市医院转院至此,刚入院,患儿全身浮肿,出现血尿、蛋白尿的症状。经过一年多的救治,患儿尿蛋白、红细胞等指标均已转阴。目前治疗效果良好。

“每两周来就诊一次,虽然路途遥远,需转车3次才能到达,但看到孩子一天天在康复,心里很开心,真的感谢他们。”王明说。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对于此类慢性病患者,林泉常常用这句名言来要求自己给予患者及家属更多身心上的帮助。

13时30分,林泉在诊疗室看完最后一个加号患者后,顾不上吃饭,便赶往住院大楼儿科病区巡查重症病区的患者。

记者在儿科PICU重症监护病房内,刚出生不足6周的患儿全身插满了各种仪器。

“三天前,该患儿从霞浦县医院转院至此。刚入院时,其面色呈灰,多脏器不健全,并伴有脓毒血症、重症肺炎等症状。抢救中,也多次出现呼吸骤停。”值班医生林小川说,这类重症患儿,我们需24小时观察心电监护仪上的数值、输液泵、推注泵的运行情况、呼吸机的使用参数,吸氧流量。

林小川为了方便观察病情,防止紧急情况出现,三天来,他从未踏出过PICU的病房。“希望该患儿能早日度过危险期,健康成长。”他说。

儿科医生:希望家长多换位思考,给予更多耐心

给予更多爱心、耐心

“儿科属于‘哑科’,诊室内常常是‘家长叫、孩子哭’。”林泉说,由于患儿年纪太小,不能完整地、甚至无法表达出自己的病情,家长对孩子的症状也缺乏客观的观察,无形中给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增加了难度。这要求儿科医生更要耐心、细心、专心。

目前儿科有医护人员48名,其中医生有12名。现阶段来医院就诊的患儿开始增多,日接诊量平均400余人次,最高峰突破到1000人次,住院区实际收治126人。儿科医务人员一天下来,经常是口干舌燥,筋疲力尽。高强度的工作,让儿科的医务人员都不同程度患上了职业病。“累点,不算什么。但由于患儿不会表达,家长常把一些不良情绪转移到我们身上。只能多换位思考,给予更多爱心、耐心。”儿科护士阮萱月说。

在繁忙临床业务之余,儿科医生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业务水平、增强业务技能,强化医护人员的医疗安全及责任意识。平时,除了订阅各类医学类书籍杂志,还不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省内外各类进修、学术交流,学习各种儿科医学知识。

目前,流感已进入冬季高发期,闽东医院儿科提醒广大市民,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触摸眼睛、鼻或口腔后、外出回家后;尽量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净。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

“无论选择什么职业,都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职业赋予的使命。”林泉说。(闽东日报 杨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