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過年碎碎念

佛系過年碎碎念

今天是大年初四,春節大假已經過去了大半。

說來今年過年,我的感覺就兩個字:佛系。我就來碎碎念一下我過的年吧。

春晚

不管春晚好不好看,除夕晚上準點坐到電視機前已經成了我們的優良傳統。

但人在曹營心在漢,整個春晚節目沒怎麼看,全部拿來看手機了。

今年今日頭條和百度在除夕晚上開通了即時遊戲,頭條和百度各投入10億元現金,看一會兒電視,主持人要集體提醒你搖手機、搶紅包。

說真的,雖然我也玩搶紅包,但那純屬無聊。看到央視為百度搶紅包活動的架勢,也是挺悲哀的。手機已經滲入生活的犄角旮旯了,手機綁架人還不夠多嗎?

看春晚成了過年的形式,但到底看沒看,哪個時候能瞄上一眼,就隨緣了,可謂佛系觀眾。

佛系過年碎碎念

出遊

每年春節,各大景區人都擠爆了,漸漸過年找不到地方浪了,據我所知身邊很多人選擇了不出門,懶得受那個罪。

以前過年,會早早計劃好行程,初幾去哪,耍幾天,現在找不到新鮮感了,變成了睡醒看天氣和心情,臨時決定去方便的地方逛一圈就回家。

今年過年天氣挺好的,辜負了好天氣,怪可惜呢。

佛系過年碎碎念

拜年信息

從手機短信起,大家就有發短信送祝福的習慣,後來通過微信發祝福。

現在收到的祝福信息,不同的朋友、同事經常發來一樣內容。這不是撞衫,是撞福?

佛系過年碎碎念
佛系過年碎碎念

當然大過年的人家給你發信息說明在意你,管他是不是複製粘貼的,祝福的心意是一樣的。

不過現在很多人連複製粘貼也覺得多此一舉,有人說今年過年的一個特點是,很熟的人也懶得拜年了,連網上客氣一句也沒有,雖然微信不要錢。

看到有人發朋友圈說,“春節沒有收到我的微信、微博、短信祝福的,請不要懷疑我們的關係,我只是懶,我們關係沒問題”,然後緊跟著一句“我連這一段都是複製的”。看了不禁一樂,懶人何其多,看來“懶得說話”已成標準社交姿態。

懶得拜年,是不是也很佛系?這或許也是新的趨勢所在。

我也是連複製粘貼都不願意的其中的一員,一般就是寫四個字“新年快樂”。(什麼時候打個字都這麼奢侈了)

我總覺得,人的關係親疏遠近,和過年沒有一點關係,和發不發祝福信息也沒有關係。

有一個朋友,我是非常喜歡她的態度,她說,關係好的不屑於抄現成的段子拜年,自己寫又太費勁,很難辦。我很敬重的xx到現在我都沒給她短信拜年,只因為沒想出為她量身訂做的詞句。

我是真喜歡這樣灑脫又真情的人兒!

佛系過年碎碎念

吃飯

過年之前,還是挺有儀式感地策劃了年夜飯,不過過了大年初一就畫風突變了。

記得過年吃什麼是有很多講究的,比如初一早上要吃麵,過年不能吃稀飯什麼的,現在也完全變了,吃什麼?看情況囉。

比如這是大部分人過年的朋友圈:

朋友們,給大家展示一下我家這幾天的大餐

佛系過年碎碎念

這就是過年做好的吃的太多,天天吃剩菜系列···

下面是朋友發的她過年的姿勢,可謂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廣大的代表性了。

佛系過年碎碎念
佛系過年碎碎念

寫在最後

今天,大年初四也過完了,

心裡還是好留念過年,

雖然,過年沒有那麼多的儀式感了,吃的、玩的也都不稀奇了,

對於我們這樣的成年人,過年的意義在哪裡?

我覺得,

那就是,給了你一個徹底放空的時間,

每年過年,望著不同以往的空蕩蕩的街道,曾經車水馬龍人潮湧動的世界,似乎是一個幻象,

人們奔走來去,

經歷不同的時間、空間;

過年,不再承擔世俗的所有責任、壓力、規則,這幾天,你可以徹夜狂歡,也可以睡到第二天中午,

你可以胡吃海喝,也可以不醉不歸,

直到,這個幾乎全世界的放空時間的結束,生活重新開始。

對於我,新的開始不是過生日,而是過完一個年,在這難得的閒暇裡,

生出對去年的反思,對明年的期望,

所有的期望,就是以後要更加自律、健康、快樂、美好,

不辜負,

一年又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