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創業者糾結:註冊公司是選擇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

久發財務導讀:

註冊公司是選擇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很多新創業者很糾結,小編給出如下建議。

很多創業者糾結:註冊公司是選擇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

(一)

小規模和一般納稅人的主要區別在哪裡?

很多創業者糾結:註冊公司是選擇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

註冊公司是選擇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很多新創業者很糾結,請看如下建議:

1.看規模。如果公司投資規模大,年銷售收入很快就會超過500萬元,建議直接認定為一般納稅人。如果估計公司月銷售額在10萬元以下,建議選擇小規模納稅人,從2019年1月1日起,將享受增值稅免徵政策。

2.看買方。如果你的購買方預計未來主要是大客戶,很可能他們不會接受3%徵收率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這樣建議直接認定一般納稅人,否則選擇小規模納稅人。

3.看抵扣。如果你的公司成本費用構成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佔比高,進項稅額抵扣充分,通過測算估計增值稅稅負低於3% ,建議選擇認定一般納稅人,否則選擇小規模納稅人。

4.看行業。如果是16%稅率的行業,且為輕資產行業。這類行業一般增值稅稅負較高,建議選擇小規模納稅人,否則選擇一般納稅人。

5.看優惠。看你所在行業能否銷售增值稅優惠政策。比如軟件企業增值稅超稅負返還等增值稅優惠政策,如果能享受,建議選擇一般納稅人,否則選擇小規模納稅人。

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之間可以相互轉換嗎?

(1)原規定:小規模納稅人可以申請成為一般納稅人,但是一般納稅人不得轉換成小規模納稅人。

(2)新規定:我國將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小規模納稅人的年銷售額標準由50萬元和80萬元上調至500萬元,並在一定期限內允許已登記為一般納稅人的企業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讓更多企業享受按較低徵收率計稅的優惠。

仟仟玉葉:想改成小規模納稅人都不讓改,國家出臺規定可以改,但是江蘇地方根本不執行。優惠政策享受不到!

青春花狗笨笨:改小規模是國家稅法規定,只是更改後一年之內不許再改回來。江蘇不執行,你們有沒有膽量找國家稅務總局行政複議?

佳木-紅塵陌上:怎麼不能改?我幫改了兩家,揚州,十分鐘就搞定,前提是你得符合條件,歷史上有連續12個月銷售累計不過500萬的就行。

(二)

我認為,中國經濟增長乏力的顯著原因是政府、企業、家庭過度舉債,抑制了經濟增長。目前去槓桿沒有搞成功,大水漫灌還得弄下去。資產泡沫去掉後,可能會一地雞毛。

Ping9010:一個會計不要評價經濟學,更不要去造車。

馬靖昊: 我偏要!

前軲轆不轉後軲轆轉香蕉巴拉:房價虛高是家庭槓桿的主要原因。地方很多重複浪費的建設是地方債的主要來源。

華武陶瓷:沒買房前,還可以無憂無慮地每天喝一杯牛奶,為了房貸,只好每天不喝,節省一杯牛奶的錢,想起來:真是有愧乳品公司了。

(三)

有一家上市公司歷來是民營績優股的人設,2017年度淨利潤24.7億,2018年前三季度淨利潤22億,截至2018年9月30日賬上貨幣資金150億,這家公司竟然10億債券沒錢兌付!它就是康德新!1月14日它發佈的兩則超短期融資券到期兌付存在不確定性的特別風險提示公告震驚了市場,財務危機終於讓財務造假現了原形!

AjaMenNoo:其他的造假可以理解,銀行存款怎麼造假?審計事務所都買通了嘛?

馬靖昊:一個年營收過百億,年淨利潤過22億元,3個半月前賬戶上有資金150億、委託理財32億元的行業領先上市公司,竟然10億的超短融都沒錢兌付了!大家自然會懷疑這個公司存在嚴重的財務造假問題,除此好像沒有其他理由可以解釋。

(四)

餘生,最懂你的人,是稅務。

很多創業者糾結:註冊公司是選擇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

李立琦:個稅改革本來大家以為是降低個稅的,結果是讓自己徹底暴露給稅務了!

風生水起HD:你也可以選擇不申報抵扣嘛,不用這麼為難。

謝宇北:回覆@風生水起HD:不申報抵扣也跑不了,銀行和稅務聯手打造信用體系,名下多少錢進賬明明白白的。

(五)

流動性陷阱,簡單地講,就是央媽放水進不了實體,原因就是企業盈利能力差。當出現流動性陷阱時,實際上就是經濟發出了減稅的信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