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這輩子放不下的牽掛” 王二典:孩子的良師益友

在蘇州工業園區海悅二社區有這樣一位老師, 他不是學校的任課老師,也不是任何培訓機構的輔導老師,他只是一名羽毛球教練,但在孩子們的心中,他比任何老師都博學多才,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老師。他的名字叫王二典。

“孩子,是這輩子放不下的牽掛” 王二典:孩子的良師益友

與孩子結緣,成為這輩子放不下的牽掛

79年出生的王二典是安徽碭山人,2002年畢業於安慶師範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同時因7分之差與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失之交臂。無奈之下就想先當老師,邊教課邊考研,不曾想這一呆就呆了四年。當時這所初中學校把學生分成了A班和B班,王二典被安排帶B班,這反而激起了王二典不服輸的勁。因為年輕,與學生談得來,再加上他對學生一視同仁的態度,學生都願意跟他並且相信他,中考的時候班上50個學生考出了22個市重點高中和3個省重點高中,要知道,上一屆B班才考了6個市重點。而王二典也因此與孩子之間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他發現,當孩子把自己視為生命中最信任的人的時候,他已經離不開孩子了。

在王二典的心裡,其實一直有個心願未了,那就是考研。如今接觸了孩子,更加深了他考研的想法,他覺得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才能有足夠的資格給孩子帶來源源不斷的能量。但因為捨不得離開孩子,這個心願一直擱淺著,直到2006年被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錄取。最後一次家長會上,家長無一缺席,班上的孩子們都哭成了一團,甚至有家長提出要去向校長建議給老師漲工資,如果學校不漲,家長說“我們來出漲的部分”,希望以此來挽留老師。王二典婉拒了家長的好意,帶著對孩子們深深的歉疚踏上了讀研的道路。

對孩子的牽掛成為奮鬥的初衷

因為心裡一直念著孩子,所以讀研期間王二典就與朋友一起做起了考研輔導培訓班,即後來的蘇州海天考研,但商業化的模式加上工作的不穩定,讓他身心疲累,最後選擇離開。也就是在這時候,他邂逅了同為研究生也就是現在的妻子韓小芬。畢業後,他過五關斬六將擠進服務業外包學校從事行政工作,但學校濃重的官場氣息及行政工作又非心裡所愛,在愛人的支持下他再一次選擇離開,寧願從頭再來。這些都與他奮鬥的初衷相悖,他希望他的工作能夠真正地貼近孩子,能夠一邊發揮自己的特長,一邊與自己所喜愛的孩子在一塊,那才是自己內心所想的。

為了這個想法他日思夜想,輾轉反側。就在一次與朋友打羽毛球的途中他突然靈光一閃:“羽毛球是我所愛的,孩子是我所牽掛的,我何不把這兩者結合在一塊?”

以愛好為事業,搭起聯繫孩子的橋樑

王二典有個一直在堅持著的愛好,那就是打羽毛球。讀大學的時候,他簡直對羽毛球“走火入魔”了,與班上興趣相投的“老大”不分白天晝夜的打,白天在操場練,晚上看不清就去食堂練。場地不夠的時候兩人就練近距離對攻,間隔兩三米的樣子,練習雙方的反應速度。拍子上的線斷了又斷,雖然那時候的羽毛球拍子才20元一副,但節省慣了的王二典捨不得買新的,線斷了重新接下,不夠頭了就加點線繼續打。正是因為他這種“瘋狂式”的訓練,奠定了他羽毛球的基礎。

後來讀研了他也沒有放棄這個愛好,看到學校有比賽,就在自己的學院裡臨時組織了一支羽毛球隊,用了兩週的時間訓練這支隊伍,竟得到了團體第二名的好名次。有一次看到學校宣傳欄裡張貼了獨墅湖高教區羽毛球賽的海報,他毫不猶豫地報名了。他一路廝殺,從月度賽的單打第三名打到了年度總決賽的第二名,最後輸給了一位馬來西亞的老師。然後以前6名的成績被選入獨墅湖高教區區隊,最後又進行淘汰賽剩王二典一人進入蘇大校隊與專業隊員一起訓練。

進入蘇大專業校隊,對王二典來說,是壓力也是動力,要知道除了他是業餘學員外,其餘都是專業的羽毛球隊員,其中還有原國家隊隊員,曾拿過全國的雙打冠軍,其壓力可想而知,但另一方面,也激發了王二典愈發努力的動力。每週三四次,每次三小時,一對三對打的訓練,讓王二典的羽毛球水平又上了一個臺階。帶他們訓練的李麗老師曾說:“王二典的優勢就在於他的反應速度和力氣,他其實與一般專業羽毛球隊員無異了甚至更強。”

如今他想以此為事業,作為聯繫孩子的橋樑,想來憑王二典的水平,教孩子打羽毛球那是綽綽有餘了。當靈感來臨之時他立刻付諸以行動。一開始,他也就和相熟的朋友說了下,也就三四個孩子的樣子。教了一段時間後,孩子的水平竟超出了一般的大人。這下,一傳十,十傳百,來學羽毛球的孩子越來越多,直到現在有了近200人的隊伍。

能發展到這樣的規模,固然與王二典的水平有關,但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堅持“孩子沒有好壞,只要用心溝通和發掘,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的想法和做法,讓家長放心把孩子交給他,讓孩子願意去接納和相信他。在孩子的眼裡,王二典既是他們的羽毛球教練,又是聊心事談煩惱的知心朋友,也是輔導功課的神奇老師。為什麼神奇呢?因為不管是什麼功課,也不管是調皮搗蛋還是內向叛逆的孩子,一到王二典這,立刻變成乖寶寶,而孩子的成績也立竿見影。我想,這與他之前當老師及研究生的背景分不開,更與他的用心為人有關。

為孩子轉型,社區指點公益出路

如今的王二典也是一個孩子的爸爸了。為了給孩子做好一個父親的榜樣,他又在思考著要把自己的事業引向公益,但一直苦無思路,如今遇到海悅二社區猶如找到了出路般豁然開朗。社區建議王二典往社會組織方向發展,以羽毛球為主導,成立羽毛球社會組織,紮根社區,以公益的方向服務於社區居民。這正好與王二典所想的不謀而合。

社區工作人員在採訪王二典的時候,他的電話就幾乎沒有斷過,都是來自家長的電話,有委託接孩子的,有想輔導功課的,亦或者是報名學羽毛球的,王二典都 一一答應著。社區相信:像王二典這樣有愛心的人,公益的事業一定能夠辦的有聲有色。

番外話:不肯停歇的王二典現階段又在準備攻讀蘇州體育學院的體育人文專業博士,在這裡,我們衷心的祝願他能夠心想事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