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成中国停车产业新引擎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高文在中 共中 央 政治局讲解人工智能发展后首次接受专访,他指出,中国必须抓住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机遇,在全球技术转型升级中抢得先机。此外,高文院士还介绍了中国发展人工智能所具备四大优势,包括政策优势、数据优势、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和投融资数额高的经济优势。

人工智能成中国停车产业新引擎

在人工智能产业布局上,广东再次勇立潮头。今年8月,广东省政府正式公布《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推动多个人工智能产业集约集聚发展。11月28日,深圳率先启动8个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布局发展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以人工智能为重点的信息经济领跑计划。

在人工智能和停车产业密切相关的智能设备制造、智慧停车等领域,深圳形成了较完备的产业链,助力深圳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人工智能无感停车降低时间成本,盘活闲置资源,将大幅提高行业管理效率,并有效减少资源浪费,能够切切实实解决停车难题,并全面改善停车体验。

在深圳,智慧停车推进成果非常突出。继成为全国首个智慧停车落地城市之后,今年深圳在“人工智能+停车”领域又另辟蹊径,目前大鹏新区已率先启动了首个人工智能无感停车试点工作,在停车收费管理上实现“无感出入、无感支付、无人值守”新模式,有助于肃清“跑冒滴漏”等乱象,并节省大量人工成本。不同于地磁等感应机制,人工智能无感停车利用高位视频高清摄像头进行车牌识别,其精确度更高,可同时管理多个车位,还能对停车动态行为进行动态识别,并上传到后台存档,便于后期取证,无需配备巡检员或收费员。

21世纪,最贵的就是人工成本,为此深圳市政府痛下决心,利用人工智能无感停车技术,最终实现全市一个平台一张网的共享停车理念!对此,不少人担心人工智能将带来新一轮下岗潮,高文院士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必然会引起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是正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机器的应用虽然导致了大量从事传统轻工业的工人下岗,但是却创造了更多的新兴产业的就业岗位。人工智能也是一样,随着它的发展,肯定会产生很多新的机会,这些工作机会要比被机器取代的数量大得多,只是可能对技能的要求更高一些……人工智能若想真正挑战人类智能,道路实在还太遥远。

应该说,无论人工智能怎么发展,总归是要服务于人类意志。当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最大推动力,人工智能串联起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等核心科技,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人工智能无感停车符合大众便捷停车最广泛的需求,也顺应科技发展潮流,既解决了民生痛点,又培育起新经济增长点,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