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性看待“洋節”

網上呼籲抵制“洋節”的口號鋪天蓋地,今年有多個微信平臺推出《國家終於對“洋節”出手,“洋節”再見》之類的文章。更有人列舉出下列明細:

(1860年12月24號(平安夜)英法聯軍策劃進攻北京城

1860年12月25號(聖誕節)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城,火燒圓明園

1860年12月26號(狂歡夜)英法聯軍為此次勝戰狂歡

做為中國人,拒絕過洋節,從自己做起。)

西方節日大多屬於教徒節日,而中國的節日小部分是紀念古人,大部分基於自然制定的節日,大多是自然變化的節氣設定的紀念日,也是提醒人們遵循自然規律進行耕作,是作為農業發展起源的社會的標誌。

帶動“洋節”熱度的基本上都是商家。為引導消費,這些節日已經成為他們的“促銷節”、人們的“購物節”。中國人過聖誕節基本上已被“娛樂化”,大家對洋節的看法,是作為緊張工作之餘,可以放鬆身心、輕鬆愉悅的特殊日子。因此,談不上“文化滲透”。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不少洋節帶有宗教色彩,我國憲法規定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因此,散佈國家明文禁止過洋節是非常可笑的。而且,過不過像聖誕節、情人節之類的“洋節”,這也是公民的自由和權利,國家是不可能干涉的。

其實,中國人體驗一下外國人的節日,領略一下異國文化,這沒有什麼不好,國外對中國的節日也是很感興趣的。因此,大可不必說過洋節是崇洋媚外,背宗忘祖,在節日溫馨過後,一切也就煙消雲散了。

不過,凡事有個度,過分渲染、過分炒作,真正搞成洋節的天下,那就變味了。

如何理性看待“洋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