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黃渤《一出好戲》的“力不從心”,更應該先看《蠅王》

有一名英國作家叫威廉·戈爾丁,曾經參與過諾曼底登陸的牛津大學高材生。他在1954年創造出了小說《蠅王》,並在1983年摘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從《魯濱遜漂流記》到《珊瑚島》,“荒島文學”一向致力於宣揚一個主題:人如何在困境中開拓進取、征服野蠻和迴歸文明。現實很難揭示真相是什麼?

然而,親眼目睹過戰爭的戈爾丁並不樂觀,在他眼中,和老祖宗荀子一樣,他相信人性本惡。於是他設置了一個“試驗場”,對人性進行“嚴刑拷打”,這就是1963年英國電影《蠅王》翻拍的小說。

故事的背景被設定在一個時間不確定的未來,世界爆發了核戰爭,一群孩子被迫開始了荒島求生。起初,這群孩子分工合作、民主協商、共度難關、和諧相處。但脆弱的秩序很快被打破,對權力、領地和食物的渴求,讓這群孩子分崩離析。尤其是隨著謠傳中的“野獸”的出現,孩子們陷入了恐懼和紛爭當中。

要了解黃渤《一出好戲》的“力不從心”,更應該先看《蠅王》

以拉爾夫為代表的一派,堅持在島上建立文明的社會秩序,他們搭帳篷、採野果、燃燒篝火等待救援,甚至要求在指定地點大小便,遇事開會舉手發言。而以傑克為代表的一派,則對這些文明民主的做法嗤之以鼻。他自命不凡,不聽從集體安排,而是和別的孩子追求野蠻的生活方式。他們打野豬,將臉部塗抹成五顏六色,圍著落滿蒼蠅的野豬頭狂歡,任憑救命的篝火熄滅而失去寶貴的得救機會。

要了解黃渤《一出好戲》的“力不從心”,更應該先看《蠅王》

可怕的是,到後來,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了傑克這邊。他們不再受文明規範的制約,盡情釋放人性的罪惡慾望。為爭奪領導權,兩派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直到徹底無法收拾。

蠅王在《聖經》中被當做“萬惡之首”,代表醜惡。小說和電影以此命名,象徵著獸性戰勝人性。孩子們害怕莫須有的野獸,到頭來真正的野獸卻是他們心中潛伏著的惡魔。不是外在的怪物,而是孩子們自己把樂園變成了屠場。

那一句尼采的名言“你凝視著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就像“龍之傳說”:有一條惡龍,每年要求村莊獻祭一個處女,每年這個村莊都會有一個少年英雄去與惡龍搏鬥,但無人生還。又一個英雄出發時,有人悄悄尾隨。龍穴鋪滿金銀財寶,英雄用劍刺死惡龍,然後坐在屍體上,看著閃爍的珠寶,慢慢地長出鱗片、尾巴和觸角,最終變成惡龍。

習慣了“人之初,性本善”的文明社會會覺得這樣的故事實在過於負能量,那麼我們不妨構想一個這樣的場景,假如有一天你可以隱形了,做任何事情都會不留痕跡,那麼你最想做的事是什麼?是以非法手段獲取一大筆錢,還是去報復劈腿的前任?至於利用隱身伸張正義,做好人好事,那些是不是都是超級英雄的工作,與我何干?

要了解黃渤《一出好戲》的“力不從心”,更應該先看《蠅王》

相比威廉·戈爾丁的尖銳與悲觀,《一出好戲》對人性的刻畫,則要溫和許多,這點看過電影的都知道,演而優則導的黃渤想用一副荒島求生的群像,描繪一則關於人性的寓言,可惜,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明顯“力不從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