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防部希望尽快部署蜂群攻击无人机,美军正在加速研究

英国国防部希望尽快部署蜂群攻击无人机,美军正在加速研究

XQ-222 Valkyrie无作战人机

2019年2月19日,英国国防部长表示,成群结队的小型攻击无人机可能很快成为现代作战武器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标志着机器人战争的重大演变。

英国国防部长加文威廉姆森在伦敦皇家联合服务协会智囊团发表讲话时指出,英国将资助“能够混淆和压制敌方防空系统的网络无人机群中队”的发展,并指出这些无人机可以协助英国F-35联合攻击战斗机队进行作战。

英国国防部长似乎证实了一些军事专家多年来所说的:开发无人机群与有人机的协同作战技术,军方领导人已经开始接受将无人机纳入其作战的想法。

一些科技公司,包括南加州的至少一家,已经证明他们可以组织无人机群体进行复杂的灯光表演和其他华丽展示的努力。美国一些广泛宣传的系统测试表明,军方如何能够将这一概念用于自己的作战行动。

研究战争未来的新美国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彼得辛格认为:“这个想法曾经是科幻小说里描述的,曾经认为是异想天开的想法现在已经出现在一些人的演讲中并且越来越被接受了。”

威廉姆森最初表示,这些系统将在“年底前”部署,有专家认为这一目标不切实际。英国国防部后来似乎撤回了该时间表,而是认为该技术“将在3年中的方案中开发”。

英国国防部希望尽快部署蜂群攻击无人机,美军正在加速研究

新美国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保罗萨查尔表示,如果英国国防部坚持做下去,威廉姆森的计划将使英国处于将无人机纳入军事作战行动的领先地位。“美国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相关实验和编制了一些愿景文件,但到目前为止,美国还没有建立起可以压制敌防空能力的无人机作战能力,”萨查尔表示,“在美国,最终获得最多资金的还是有人驾驶飞机项目。”

实际上,十多年来,美国军方一直在探索无人机群概念的不同迭代和作战使用方法,其已经开展的研究包括Cicada、Gremlins和Valkyrie等项目。

自2006年以来,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一直在进行一项探索性的研究和开发计划,称为近距离隐蔽自主一次性飞机,简称蝉。它设想的是使用小型一次性无人飞机,即给这些飞机装备小型电子传感器,并将其大量部署到“危险”区域,从而实现对密集的丛林区域进行军事监视而不会让人类飞行员进入敌方领土进行冒险。

名为Gremlins的实验计划正在寻找一种方法,即从C-130运输机的腹部释放小型喷气动力无人机,任务完成后还可以回收它们,这项技术可以有效地将飞机变成飞行的“航空母舰”。

美军开展项目的其中一些努力已经开始取得成果。

在2016年进行的一项系统测试中,五角大楼称之为“国防部正在开发的自主系统最重要的测试之一”,一群100多架微型无人机在F / 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的腹部被释放。根据美国国防部的新闻发布和视频,并一同F / A-18一起飞行。

现任担任美国空军部长助理的威尔·罗珀(Will Roper)将2017年1月的项目试验描述为“一个集体有机体,共享一个分布式大脑进行决策,并像群体一样适应彼此。”

目前,美国至少有一个国防承包商投资于与载人战斗机合作的自主飞机。

圣地亚哥公司Kratos Defense&Security Solutions部门生产有两类喷气动力无人机,UTAP-22 Mako和XQ-222 Valkyrie,这些无人机正是为此目的而建造的。该公司已获得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和五角大楼国防创新部门的研究经费。

英国国防部希望尽快部署蜂群攻击无人机,美军正在加速研究

洛杉矶警察局首次部署有争议的无人机

美国军方领导人坚持认为,任何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武器都必须确保“人在环路”,这就意味着战斗机器人可以自行导航和选择打击目标,但必须要有人类来触发。

即便如此,研究战争未来的专家表示,群体内的个体无人机必须是部分或完全自主的,官员们可能对此并不满意。“群体思想本能地驱使你走向自治,”新美国基金会研究员辛格认为,“群体的整个想法不仅仅是数量,个体在一起工作,通过群体共享信息。”

尽管美国空军在操作远程控制的捕食者和死神无人机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但蜂群作战意味着一个人要能够控制大量机器人,并且仍然可以对它们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

军事科学家正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美军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资助了一项名为“进攻性群体战术”的计划,该计划设想未来的步兵部队一次使用超过250架无人机群来“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完成各种任务”。该机构已经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康奈尔大学、西门子公司和其他机构签订了合同,以帮助弄清楚人类如何在战场上指挥和与群体互动。

军控专家也有一些担心。军控委员会裁军与威胁削减政策主任金斯顿雷夫表示,他担心无人驾驶飞机如果用来破坏导弹防御系统,可能会增加第一次核打击的风险。它们也有可能被用来运送化学或生物武器。

“这是另一种可能具有巨大军事前景的新兴技术的例子,”雷夫说,“但也有危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