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推行AI醫療看上去很美好,作用真的很大麼?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推行AI醫療看上去很美好,作用真的很大麼?

安卓機器人與工業網絡

在移動互聯網還沒有盛行的時代,PC互聯網還佔據著大家的手和眼睛。就有遠程醫療或互聯網醫療的概念,不過每一次推出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實際應用不佳。效果比較好的反而是各種醫療問答平臺和醫療知識平臺,比如好大夫、求醫網等。即使在醫療問答平臺,由患者和醫生直接溝通,最後醫生的建議也往往是讓患者去醫院做實際檢查治療。這些都是正常的,如今患者和醫院最直接通過互聯網建立的關係就是網上預約掛號。其他的治病行為,基本都需要去醫療機構完成,網絡無法替代。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推行AI醫療看上去很美好,作用真的很大麼?

迷人的女孩享受時間和人工戀人在一起

現在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尤其是這兩年,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熱詞盛行的情況下。利用人工智能AI醫療、利用大數據醫療、利用雲計算平臺搭建智慧醫院等詞語又熱絡起來。看到網上一則新聞,平安好醫生與全國100多家三甲醫院合作,依託自己AI的科技能力,與合作醫院打造全方位的智慧醫院。當前已經覆蓋門診用戶數100萬人次。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人工智能AI輔助醫療這麼先進了麼?仔細看看咋回事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推行AI醫療看上去很美好,作用真的很大麼?

人們,技術,未來和進步——未來的3d眼鏡和微芯片植入物或藍色背景的傳感器與網絡聯繫圖標

通過繼續看新聞描述,才知道原來平安好醫生是利用自己的不同的平臺入口,接入了各個醫院的信息管理系統(HIS)。通過患者的手機或其他終端設備,以人機對話的形式,把主訴、現有病史、既往病史、用藥史、過敏史等信息快速預先錄入HIS系統。這樣一會兒醫生就可以直接查看這些信息,不用再次詢問了,一切看上去很美好。但是我們仔細一分析,這不就是個語音輸入系統麼。這樣的事情,不光平安好醫生,就是科大訊飛、百度AI語音引擎、騰訊AI語音引擎,搜狗語音識別都可以實現。這個功能僅僅是語音輸入,與智慧醫院或智慧醫療扯不上什麼關係,只是病例前期信息填寫功能被替代了而已。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推行AI醫療看上去很美好,作用真的很大麼?

商人的人工智能概念

語音識別是當前人工智能AI最成熟應用的一個領域。在其他人工智能領域裡,都不如語音識別成熟。如果利用到醫院輔助診斷系統裡當然是好事。但是這對於輔助醫療,並沒有太大的幫助,作用並不大。因為在醫療機構接診患者中,來自天南海北的很多,沒辦法苛求每個人都有很好的的普通話,甚至很多人根本不會說普通話,比如本文。當前語音識別中,只能更準確的識別普通話以及部分方言。沒辦法完全識別全國三十多個省市區的幾百種方言。如果醫療信息裡有了錯別字或識別錯誤的內容,對於醫生不再是輔助而是困擾了。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推行AI醫療看上去很美好,作用真的很大麼?

山東茌平:醫生劉丕印行醫40載不忘眾鄉親

再者,不同的醫生,診斷病情習慣不同,詢問患者的問題次序也不同,在模式化問題錄入中,不可避免的醫生會在現場二次詢問。所以,語音輸入不應該成為輔助醫療的重頭戲。相反,人工智能在醫生病情分析中卻可以給出更好的診斷方向建議。因為計算機系統比人強的地方除了計算能力,還有記憶能力。人可能會遺忘東西,但是計算機系統絕對不會遺忘,除非存儲信息的硬盤損壞。在醫生病情判斷過程中,每個醫生都是憑藉經驗來給出診斷結果的。如果人工智能AI系統提供輔助,可能給出超過醫生記憶內容的建議結果出來。所以,人工智能AI提供的幫助應該是醫生端,而不是患者端。但是,人工智能AI的機器是需要訓練和學習的,如何獲得更多的學習內容和訓練資料,是醫療界和科技界需要聯合解決的。你期待未來讓人工智能AI代替醫生為你看病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