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意識宇宙簡史》:論點1: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

連載《意識宇宙簡史》:論點1: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

儘管時間與空間開始像下垂的晾衣繩一樣曲折,物理學界並未進入清倉大拍賣的狂亂。因為會造成這條繩子折斷的原因尚不存在。傑出的等式被設計來保持實相的完整性,而數學如此晦澀難懂的事實,也讓一些非常令人不安的想法,遠離了一般大眾。但大爆炸理論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這一擊就將時間折成兩段。像是,我們所知的【時間】與大爆炸同時存在;還有奇怪的時間、時間之前、沒時間,存在於我們的宇宙之外。

我們來看看是否能將我們的宇宙之外的實相視覺化。為了方便起見,我們提出的謎題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沒有比踏進想象中的時光機更好的視覺化方法了,讓時光機帶我們回到一百三十七億年前。隨著我們迫近開啟宇宙創始的難以想象的大爆炸時,時光機會暴露在極度的危險下。超級炎熱的宇宙寶寶花了數十萬年的時間,才降溫到足以讓第一批原子結合。但因為我們的時光機是想象出來的,我們可以穿越超級炎熱的空間,而不會融化或飛散成次原子粒子。

連載《意識宇宙簡史》:論點1: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

離大爆炸只剩幾秒,或不到幾秒,我們覺得接近目標了。【秒】表示事件存在,而現在唯一的挑戰是將秒消減到百萬分、十億分和兆分之一秒。人類的大腦無法以此精密度量運作,但讓我們假設時光機上有一部電腦,可以兆分之一秒轉譯成人類的詞語。最後我們來到了可想象出時間(和空間)最小的單位。威廉.布雷克的知名詩句:【掌中握無限,剎那見永恆。】成真了,一小時已顯得太多又太長。到此,當宇宙的度量達到無限小的微小時,時光機上的電腦短路,突然間無法在計算了。

我們整套的參考架構瓦解了。一開始,並沒有我們今日所看到的物體,只是一團轉動的混沌;而在這團混沌中,並沒有我們成為自然界定律的法則。沒了法則,事件本身就瓦解了。時光機的船長轉頭對乘客們解說情形有多糟,但不幸的是,因為幾個原因,他無法解說。隨著時間的瓦解,【之前】與【之後】的概念也不存在。對船長來說,我們不再是在特定時間離開地球,並於多久之後抵達大爆炸現場。事件完全以難以想象的方式膠著在一起。乘客也無法哭叫【讓我們離開這裡】,因為空間也瓦解了,讓【入】、【出】都成了無用的概念。

連載《意識宇宙簡史》:論點1: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

雖然我們的時光機不是真的,但它在創始門檻前的瓦解是真的。不管你下多大的功夫,無論你把時間銷成多精細的薄片,也無法越過這道門檻-至少不使用一般的方式;因為你瞧瞧,大爆炸【發生在各處】,因此它不是在我們能夠到達的某處。

連載《意識宇宙簡史》:論點1: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

現在我們有兩個選擇。【大爆炸之前是什麼】是個不可能回答的問題,否則一定會找到可能披露答案的不尋常方法。不過有件事很確定,那就是時間與空間的起源,並不是出現在時間與空間中。幸運的是,起源是發生在不尋常的所在,這表示不尋常的答案並非不合適,而是必要的。

本書完全臺灣版的,國內以前革命時期的文章格式,看著費勁,網上沒有地方瀏覽。全部手打,很是費勁,想要看原版可以在網上購買(不是廣告,跟我沒關係的)。如果大家有興趣一起討論,想看我手發連載呢,請大家多多關注我,點贊以示鼓勵。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