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組影評,評分只有2.1,好劇評判的標準到底是感動還是真實?

6000組影評,評分只有2.1,好劇評判的標準到底是感動還是真實?

大家好,我是小鬥,對於電影迷來說,看一部好劇是莫大的幸福。但是影片對於影迷來說也是有的人覺得好,有的人覺得爛。但是大家一直認為的爛片到底有多爛呢?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豆瓣劇情電影評分最低的一部電影《嫁給大山的女人》,懷著到底有多爛的好奇心我看完了影片。

6000組影評,評分只有2.1,好劇評判的標準到底是感動還是真實?

《嫁給大山的女人》是2009年大陸劇情影片,由胡明剛導演拍攝,根據真實事件創作。豆瓣影評中有將近6000人給於了觀影后評價,目前得分只有2.1,可謂是豆瓣劇情電影最低分。影片主要講述的是菊被人販拐走買到了大山之中,遇見了一位好心的老漢,並將她帶回家中躲避。但是老漢兒子誤認為山菊是給自己買來的婆姨,於是山菊和老漢的兒子之間上了演一段深山倫理鬧劇。誤會被解除後,在鍾老漢一家人的幫助下,山菊終於聯繫上了她的家人。

6000組影評,評分只有2.1,好劇評判的標準到底是感動還是真實?

在山裡居住的這段事件,山菊也感受到了山裡教育的落後,並幫忙當起了山裡的老師,並且也負擔起了照顧生病的鐘老漢和老伴。在這樣簡單的日子裡,山菊和孩子們產生了深厚的情感,在她離別之際,孩子和鄉親們都捨不得她離開,從而感動了山菊,她決定就此留下。

6000組影評,評分只有2.1,好劇評判的標準到底是感動還是真實?

這確實是一部好的片子,一部很棒的正能量電影.這部電影教育我們要樂於奉獻不要自私,看完之後元氣滿滿。它是由真人故事改編,大山裡面的老頭和老婆也表現得很真實。覺得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盲山那種醜化社會的負能量,而不喜歡這樣歌頌社會和諧人性光輝的正能量呢?

6000組影評,評分只有2.1,好劇評判的標準到底是感動還是真實?

影片的有些情節也是挺感動人的,不愧是感動中國的大片。但是感動的同時也出發對人性的思考,人性之無恥,一至於斯,令人不寒而慄,這是對此片一針見血的評價。魯迅先生說過的:“即使是不知道名字的膿腫毒,要是長在國人身上,就算是紅腫之處,也豔麗的如同桃花一般;潰爛之時,美如乳酪”。即使此劇被評為豆瓣電影最低分,但這並沒有什麼卵用。

6000組影評,評分只有2.1,好劇評判的標準到底是感動還是真實?

其實犯罪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對犯罪的集體麻木。有觀眾人為這個吃人的世界!導演所表達的是:“這麼落後貧窮的山村需要鄉親們接著買更多高中畢業的,大學畢業的年輕女性來促進教育啊!放心買,無罪的,沒有買賣就沒有大愛!”作為這個社會的一員,我覺得很無力,也很恥辱。

6000組影評,評分只有2.1,好劇評判的標準到底是感動還是真實?

也有觀眾認為但凡有良心的導演都不會拍這種電影,有自尊的演員不會接這個角色,有道德的社會不會容忍這樣的洗白行為。一個女人面對無奈,卻肩負起本該SH負責的責任。雖打了一星,但電影和現實讓他們可以打出負分,令人不免有些悲哀!

6000組影評,評分只有2.1,好劇評判的標準到底是感動還是真實?

這件真實的事情已經發生很久了,電影播出之後才引起了一點反響,其實在前幾年網民的力量小得可憐,除了在網上罵,也不能實際幫到故事的原型,也不知道故事原型現在過的可好。拐賣不是最可怕的,沒人性的村民也不是最可怖的,讓人心寒心死的是這股“正能量”,什麼叫顛倒黑白,這就是!

6000組影評,評分只有2.1,好劇評判的標準到底是感動還是真實?

這個故事讓人看了更多的是在探討事件本身,因為它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但是又存在很多無奈和人性的道理在裡面,使得我們不知道處於道德得邊緣還是法律得邊緣,這種制度邊緣化得事件如何去界定,如何去判別,才是我們當下應該反省的。可見影片不是評分能判別是非的,善惡更需要深入的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