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寶貝兒》


影評:《寶貝兒》

在看《寶貝兒》前看到一句話:“寶貝兒” 這個詞意味著“珍貴”,但電影中的孩子們卻不是。這部電影關注中國缺陷兒童,他們生活在社會邊緣,過著正常人無法想象的生活,他們是這個社會忽視的弱勢群體。導演大膽地把鏡頭對準他們,他以研究為出發點,借用拍紀錄片的方式,進行大量的採訪,試圖去了解一個人們知之甚少的主題,為觀眾們展示這類特殊人群,儘可能以真實和自然來展現這部電影。

很多評價,幾乎都提了一個詞:剋制。一整部電影看下來,不會有酣暢或者過於壓抑的感覺,導演只是單純地提出問題,把電影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平等地展現,每一個人物都不是完美的。導演提到“其實在看電影的過程中,人一旦流淚,就說明有立場了。”而這部電影沒有任何立場。他不渲染過多的感情,不摻雜個人的看法,把觀眾放在一個客觀的角度,他們所做的事情本身都是沒有對錯的,到底是是認同倔強執拗的江萌選擇救孩子的做法,還是支持父親放棄孩子的決定,都取決於觀眾自己的判斷和選擇。導演、演員、故事都是剋制的。

影評:《寶貝兒》

電影情節並沒有像商業電影那樣整部充滿爆點,但整個過程沒有一分鐘會讓你感覺是浪費的,導演謹慎地給觀眾留下了沉思的空間,讓觀眾的情緒跟上影片的節奏。江萌,一個患有先天性疾病的不幸者,當她找到一個醫院護工的工作的時候,發現了一個被父母遺棄的殘疾嬰兒。這讓她想起了她的嬰兒期,當這個嬰兒的命運變成道德爭論的焦點時,她不知道如何放手。電影幾乎沒配樂,“偷”孩子的片段是整部電影的高潮部分,緊張的背景音樂,緊湊的節奏,使一整部電影豐滿完整。

江萌身邊的人物每一個形象都是鮮活的,她想要贍養她年邁的養母,卻無奈於社會制度,將母親送到養老院。母親是愛她的,母親在養老院說的一句“這些剩下的錢給你,我用不了多少”,導演問我們這句話的含義,我們應該怎麼理解這句話?大家都沉默了,後來他解釋道這就是母親告訴江萌自己活不了多久,不願讓女兒承受失去親人的痛苦。江萌最後對母親說的“謝謝你,收留我。”,更能體會江萌在冰冷現實裡一直保留的這份愛與倔強。電影絲毫沒有過多的廢話,都是能在現實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找到的情節。

影評:《寶貝兒》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江萌與小軍的感情。他們身患殘疾,卻能彼此依靠,然而還是因為江萌的“我不能生小孩兒”的想法而使兩人意見不合。小軍希望與江萌度過餘生,收養一個小孩,江萌卻讓他找一個能為他生小孩的人。可是以他們的條件無法收養小孩。他們坐在床沿,小軍低下頭,極其失落的樣子,讓人心裡堵得慌。江萌雖然一根筋,但卻總在為周圍的人考慮。

這也讓我們真正意義上知道“寄養家庭”是個怎樣的存在,寄養不等於收養,他們不能法律上承認母女關係,寄養兒童成年之後就要離開養育自己十幾年的“父母”,無論是怎樣的選擇,都讓人心痛。

影評:《寶貝兒》

劉傑導演是一個非常“真實”的人,他花了幾年的時間才把這個主題打磨成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讓更廣泛的公眾參與,想用最真實的方式表達,讓觀眾感受。看過劉傑導演之前的作品,都能給人感覺是實實在在發生過的事情,活生生存在的人物,他對於演員的要求就是“真”,他要讓演員親身體會角色的感受,站在角色的立場上演戲。 “我對演員的要求從來都是來真的,不需要刻意表演,“任何一個人你只要自如地做自己,都是一個好演員,因為你只要是一個在現實生活中有鮮活個性的人,都是一個好的演員”,這也是為什麼劉傑導演的電影看起來很“真”,很能調動人的情緒。

影評:《寶貝兒》

演員在細節處理上也非常到位,這是楊冪首次出演文藝片。楊冪飾演的角色,無論是她的一口南京話,還是醜化的臉,都拿捏得非常到位。很多人說這是楊冪的“整容式”演技,這確實是她的突破。有人問導為什麼找楊冪演這種和她不搭的電影,劉傑導演回答“因為我對她沒有偏見,其實所有的演員都是一樣的。” “海報出來我發了朋友圈之後朋友圈一片譁然,你怎麼能把這麼多不相干的人搭在一起呢。其實很多普通大眾眼裡是把人分成好幾類,一類人歧視一類人,很多人覺得我們這類逼格比較高,我其實沒這個觀念,我是看不起這個的,這就是屬於典型的傲慢與偏見。其實你看到電影裡三個人是一樣的,因為我對他們要求是一樣的,都給我來真的,誰都不準演。”導演的“沒有偏見”成就了這部中立的電影,也成就了演員,楊冪的表現沒有讓人失望。這部電影裡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江萌在冰冷現實裡一直保留的這份愛與倔強,父親對孩子未來的考慮與選擇,希望大家更多關注這個特殊群體,這也是導演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