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汽車新社交,我覺得有必要“拖堂”給大家再講講

直言不諱地講,小編並非中文系或新聞系科班出身,在做小編之前就是個4S店的銷售顧問。天天在消費者懷疑的眼神中講著“六方位”,沒日沒夜地打電話邀約接待過的客戶再次到店洽談,催促討價還價的客戶和半推半就的展廳經理都在訂單上簽字,時常放棄午餐在烈日或嚴寒中辦理交車手續。後來我真的不想再幹了,歸根結底是因為我覺得現在賣車實在太累了,消費者從進店的第一刻就開始戒備、懷疑、猜忌,買賣雙方完全站在對立的兩面,我覺得是市場出現了問題。所以我勵志做一個汽車媒體編輯,積極引導買賣雙方,構建更加和諧的市場環境,這點和《波帆說車》不謀而合。

關於汽車新社交,我覺得有必要“拖堂”給大家再講講


昨天我們講到“巔峰之夜2018中國汽車金V盛典”的主題,以及未來我們工作的重心,都將放在探索和構建“汽車新社交”上。那麼究竟什麼是汽車新社交?怕昨天沒給大家說明白,今天我再“拖拖堂”給大家加深下印象,以下分三個層面來說。

促進買賣兩方雙邊關係的和諧互信

正如我前面所說的,消費者去4S店看車買車必然需要尋求銷售顧問的幫助,但在消費者眼中銷售顧問工作的基點就是銷售,他揹著的是業績KPI,他所做的一切都只為達到一個目的,就是把車賣給自己。所以消費者自然會產生抗拒心理,買賣雙方的對立就此形成,消費者購車更願意聽身邊“老司機”的經驗,而不是銷售顧問的專業建議。但在時代瞬息萬變的今天,一些非專業“老司機”的經驗往往並不可靠的,這造成了信息和溝通的阻礙。

關於汽車新社交,我覺得有必要“拖堂”給大家再講講


作為媒體,我們也經常會收到陌生消費者的諮詢,而我們給消費者的推薦被採納的可能性較大,因為我們有4S店銷售顧問的專業同時我們和消費者之間不存在利益糾葛。波帆說車主編陳波帆曾開玩笑地說如果他是一個銷售顧問都成“銷冠”了;我也遇上不少我曾經接待過卻未能成交的客戶在微信上讓我推薦車型,在我推薦後立馬成交的情況。所以我們認為新時代的媒體不應該充當一個“傳話筒”的角色,而是一個促進買賣雙方和諧互信“調解員”。消費者所有關於購車的疑問都在沒有利益糾葛的媒體處得以解答,在4S店完成購車就更加高效,雙方的時間、精力耗費會降低,新生態,新秩序由此形成。

增進汽車也與周邊相關產業的交流合作,推動國內汽車文化的形成

其實在發達國家或地區,汽車早已不僅僅作為通勤工具而存在,賽事、DIY改裝、主題派對、探索穿越等活動構成了廣博的汽車文化。而國內汽車市場在經歷了前幾年的高速普及階段之後,汽車作為工具屬性所產生的市場規模已經不能再滿足國內汽車業發展的需要,產能過程、同質化現象使大家有目共睹的市場狀況,汽車必須在工具屬性之外派生出更多的“玩具”屬性去適應社會的變革。

關於汽車新社交,我覺得有必要“拖堂”給大家再講講


所以“巔峰之夜2018中國汽車金V盛典”我們也聯合了一些汽車周邊產業的品牌大咖,和我們共同推進中國文化的形成。比如這次盛典的場地我們就選在國內汽車賽事圈裡極富盛名的“極.青年匯體驗店”裡,這是一家時尚、激情、以推廣賽事文化為己任的公司,我們邀請他們和我們一起分享盛典,合作推進國內汽車文化。不僅如此,我們還將攜手機車文化倡導者“哈雷.戴維森”和我們一起探討和分享汽車文化氛圍的形成。未來,我們逐步會打造出一個汽車文化“俱樂部”,讓車企、經銷商集團、周邊產業品牌、粉絲愛好者代表有一個交流的平臺,推動產業的升級。

關於汽車新社交,我覺得有必要“拖堂”給大家再講講


建立車企之間、媒體同行之間的正向溝通

車企與車企之間、媒體與媒體之間都存在競爭關係,在市場變革、競爭加劇的大環境下難免因為市場份額和不同的立場引發爭端。但競爭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倒戈相向,口水戰不僅不能增加銷量,反而會損害品牌形象、誤導消費者。同行之間應該形成積極、正向的溝通,額定促進市場的發展實現多邊共贏,這也是新局勢下“汽車新社交”所倡導的行業秩序。

關於汽車新社交,我覺得有必要“拖堂”給大家再講講


寫在最後

我想以上表述應該讓各位瞭解我們的想法和初衷了,但說實話,這一項浩大的工程,不是僅憑我們就能實現的。好在我們有金V矩陣,有來自行業各個領域維度的精英,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汽車業將會更加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