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便利店究竟是個“怎樣的存在”?


無人便利店究竟是個“怎樣的存在”?


資本在吹風 市場一直不乏巨頭攪局

無人便利店經過2年多的市場助推,從模式來看,已經日趨成熟。早先的觀望投資者,也都開始入局。

資本在這條賽道上,也一直不乏熱度。

2018年初,繽果盒子完成5.1億元B輪融資。

簡24宣佈A輪融資,金額為千萬美元級別。

而最近,Today宣佈完成3億元B+輪融資,估值超30億元。這意味著僅半年時間,Today便利店融資金額超5億元。

“F5未來商店”完成1200萬人民幣B輪融資,投資方為創大資本、TCL資本。

......

除了早期的參與者,在這條賽道上,一直不乏新進的攪局者,而且很多是巨頭在參與。最近,全家、711、京客隆都在涉足無人便利店。

全家宣佈推出智能販賣機和變形貨架

2018北京便利店大會上獲悉,

全家宣佈推出智能販賣機和變形貨架,前者類似於手機支付的自動販賣機,但售賣產品涵蓋了全家盒飯、飯糰、三明治等鮮食,同時還打通了集享會員體系;後者則可以靈活的變形組裝,用於地鐵站、機場及市區辦公樓等面積較小的門店提高坪效。

聽起來都不怎麼智能,離時下熱度十足的“無人便利店”相去甚遠。不過在目前資本市場對便利店過度熱情的環境下,對“智能化”保持謹慎,對這家 2004 年進入中國市場、擁有 2300 家門店的日資便利店品牌是好事。

中國全家執行長林建宏在 2018 中國便利店大會上詳細介紹了“全家+”智能便利店模式,全家計劃在全國範圍的不同商圈投入 10 - 20 處新型貨架進行測試,這個數量相對於全家的市場來說非常小,可以預想到全家對智能貨架的研發迭代會很快。

繽果盒子陳子林:無人便利店和傳統便利店的關係,是互補而非競爭

繽果盒子創始人兼CEO陳子林認為:

“我們把盒子放在你家小區,就是希望把你需要的和你可能需要的商品放在離你最近的地方,讓支付和交付離你越來越近。”陳子林談道,無人便利店和傳統便利店是共生的關係,無人便利店生存在低流量的地方,形成和傳統便利店的互補,並利用傳統便利店作為前置倉,讓雙方的成本得到降低。

他表示,未來越來越多的標品都會通過無人化的方式銷售。因為,無人便利店有一個天然優勢就是數據準確而且連續,而且實現了全閉環的數據化。而當數字化管理密度夠高、數據越來越大的時候,就會反哺供應鏈,讓供應鏈更智能。“未來,無人便利店可能比你更懂你,你進去無人便利店發現商品越來越符合你的胃口,或者你打算要買的商品就出現在那兒了,這就是精準數據未來將會產生的價值。”

簡24林捷:“拿了就走”,店內復購提升50%

所以我們想一步到智能商業,我們想知道你的一切。比如簡24除了知道誰買了什麼,我還知道你在店裡想什麼,現在應該是2.0,我們把自己做的事情定義為零售3.0,那我們做的是什麼?我只做100—200平米的便利店。

那我們要做什麼事情呢?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了就走”。我們想做一個沉浸式無打擾的體驗,我想把我們的便利店變成用戶家裡的客廳,進我們的便利店之後“拿了就走”。

那麼“拿了就走”這件事是不是剛需?即因為你能拿了就走,店裡的復購率就提升50%,我能證明給你看嗎?我大概證明不了,像當年我們做的一日三送,有人問我們:一日三送是剛需嗎?你們做過用戶調研嗎,那我說對不起,是拍腦袋做出來的,因為我們覺得快就是爽,爽就是好。

事實是不是這個意思呢?大家今天為什麼會覺得京東的物流比天貓好呢?因為京東上午買下午到,下午買明天到,當你習慣快的時候,讓你再慢的時候你就不爽了。所以你說我的便利店做“拿了就走”是剛需嗎?我不知道,但我告訴你,當有那麼一天,你發現全國只有一家便利店能滿足你拿了就走的需求時,哪怕那個需求是十次當中的一次,我在你心中就活下來了。我們怎麼實現拿了就走呢?我們是用視覺識別,識別人,識別商品,再去匹配誰拿了什麼商品,這是我們做的第一件事。

《零售商業評論》認為,無論是全家、711這樣的傳統零售巨頭,還是率先從市場思考出發的零售新銳,都是在想著基於消費場景出發的增量市場,而且也各有優劣。

傳統巨頭全家、711做無人零售是依託原有的市場基礎進行補充和衍生,對於這些傳統巨頭來說,目前還是一個比較新的嘗試,其覆蓋範圍讓會受其供應鏈限制,規模化發展速度應該不會很快。

而像繽果盒子、TODAY、簡24等,卻是深耕這個市場,從技術層面做顛覆,具有模式靈活性和快複製性。但他們在傳統零售領域的精細化運營卻是弱勢。

總體來講,無人便利店這個風口還是具有可持續性的。只是這波風口想快速吹到二三線市場,還有個消費接受過程,至少短期2年內很難實現規模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