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8——聚焦結直腸癌研究領域

回眸2018——聚焦结直肠癌研究领域

文章來源:中華胃腸外科雜誌, 2019,22(1)

摘 要

結直腸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逐年上升。2018年,結直腸癌研究領域在腫瘤的篩查和治療方面均有進展,主要體現在:

(1)篩查:我國首次將多靶點糞便基因檢測作為推薦的篩查技術寫入專家共識;腸鏡做為腸癌篩查的核心技術,其對於右側腸癌的篩查意義也得到進一步的支持,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腸鏡檢查中的應用,其篩查的效率和準確度都將大大提高;以循環腫瘤細胞為代表的新的篩查技術和以分子遺傳學為基礎的個體化篩查方案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2)治療方面:手術作為結直腸癌治療的核心,從技術角度來說已經相當成熟,傳統腹腔鏡手術已經成為結直腸癌手術優先選擇,無論開放手術、機器人手術、單孔腹腔鏡手術,均未發現優於多孔腹腔鏡手術。外科學家的研究重心是精準地選擇手術方式和保護並改善功能,比如為了減少新輔助放療後直腸癌手術患者的併發症和改善生活質量,筆者團隊提出的"天河術"等。化療作為結直腸癌治療的基礎,在多方面都展現了良好的效果,對於侷限於腹膜轉移的結直腸癌,在高質量的腫瘤減滅術後,全身系統的化療更為重要;而在此基礎上,腹腔熱灌注化療並未帶來明顯的生存獲益,反而增加了術後併發症的風險。FOLFOX方案(奧沙利鉑、氟尿嘧啶)化療達到了與新輔助放化療相似的3年無病生存率(DFS),對放療的臨床價值提出了挑戰。雖然多項研究證實,全程新輔助化療(TNT)可以提高結直腸癌患者的病理完全緩解率(pCR)和DFS,但化療也並不能一味地向擴大化發展,如何綜合患者臨床特徵和分子生物學標記物篩選出需要化療的高危人群,以及根據患者基因特徵個體化用藥,也是目前的研究熱點。

免疫治療作為腫瘤學的顛覆者正在改變結直腸癌診療的各個方面:為了適應免疫治療,重新修訂了實體腫瘤療效評估標準——iRECIST,免疫評分也有望重新定義腫瘤臨床分期體系,無論是針對晚期腫瘤的CheckMate-142研究和早期腫瘤新輔助治療的NCT03026140研究,都取得了喜人的結果。雖然靶向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治療未看到明顯的新進展,但是新的靶向藥物如Eltanexor(ETLA、KPT-8602)和cobimetinib(MEK抑制劑)已經在臨床研究中觀察到了很好的療效。根據患者腫瘤相關信號通路檢測結果,跨指南選擇靶向藥物治療也是研究的方向。

雖然IWWD研究結果給"等待-觀察"策略不小的打擊,但隨著TNT方案的探索、更精確的影像學療效評估以及免疫治療的應用,"等待-觀察"策略也將會重新受到重視。近年來我們看到了人工智能技術的蓬勃發展,雖然在醫學領域還處於探索階段,但必將在未來重塑結直腸癌診療的各個環節,引領研究的方向。

結直腸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逐年上升。在過去的數十年裡,人類一次次向結直腸癌發起挑戰,目前已經確立了包括手術、放療、化療、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的整體治療方案。在外科手術領域,我們從傳統的開放手術發展到目前包括內鏡下手術、腹腔鏡手術、經肛全直腸繫膜切除術、機器人手術在內的多種可選擇的手術方式。結直腸癌的化療方面已多年沒有新的藥物出現。近些年如火如荼的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在結直腸癌中的應用也有了指南和規範。回顧2018年,在結直腸癌研究領域雖然沒有重大的顛覆性的突破和進展,但是,我們仍然看到了人們在努力地追求對結直腸癌更精準、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積跬步而至千里,今天的每一點滴進步都將是通往未來精準的個體化治療時代的基石。本文回顧了2018年結直腸癌臨床相關領域的一些研究進展,以饗讀者。

一、篩查領域:成果斐然

《中華胃腸外科雜誌》在2018年10期發表了以鄭樹教授牽頭、由"中國結直腸腫瘤早診篩查策略制定委員會"制訂的"中國結直腸腫瘤早診篩查策略專家共識",該共識首次將多靶點糞便基因檢測作為推薦的篩查技術寫入共識。但我們目前的篩查策略距離結直腸癌和癌前病變的早期精準篩查還有距離,我們還需要更方便、更高效率的檢測手段以及更加個體化的篩查方案。

1.腸鏡檢查對於右側結腸癌診斷的意義進一步確認:

根據以往的研究,腸鏡篩查是否能降低右側結腸癌患者的病死率尚有爭議。Doubeni等分析了1 747例死於結直腸癌的患者和3 460例無結直腸癌的患者,與沒有內鏡檢查相比,接受結腸鏡檢查可使結直腸癌死亡風險降低67%,其中右側結腸癌死亡風險降低65%。該研究進一步確立了腸鏡篩查的核心地位。

2.人工智能助力腸鏡檢查:

腸鏡檢查是結直腸癌篩查的核心手段,提高腸鏡篩查的準確性尤為重要。Chen等將計算機輔助深度神經網絡診斷系統(DNN-CAD)應用於腸鏡檢查,其鑑定腫瘤和增生性息肉的敏感度為96.3%、特異度為78.1%、陽性預測值為89.6%、陰性預測值為91.5%。Misawa等報道了他們開發的計算機輔助結直腸息肉檢測系統(CADe),可以基於普通腸鏡視頻來進行學習和檢測,幫助內鏡醫師實時發現息肉,避免漏檢。

3.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cancer cell,CTC)檢測曙光初現:

2018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胃腸道腫瘤研討會(Amenical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Gastrointestinal,ASCO-GI)報道了CTC用於早期結直腸癌篩查的前瞻性研究,其篩查結直腸癌和癌前病變的準確率為87.9%,健康組假陽性率為3.3%,疾病組假陰性率為15.8%;特別是其對於癌前病變的敏感性達到了77%,遠高於目前糞便DNA檢測的42%和糞潛血檢測的24%,達到了腸鏡檢查水平的76%~94%。CTC和循環腫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檢測將有望改寫結直腸癌篩查指南,並可能實現通過血液標本進行全腫瘤的篩查。

4.個體化篩查大有可為:

Stoffel等對年輕(<50歲)結直腸癌患者進行分析,在315例進行測序的受試者中,79例有與遺傳性癌症綜合徵相關的突變,21例有不確定意義的變異。對於<50歲診斷為結直腸癌的患者中,約有1/5攜帶與癌症相關的胚系突變;其中近一半的患者沒有典型的臨床病史。對於所有年輕的結直腸癌患者都應考慮進行多基因胚系突變檢測。如何篩查出沒有家族史的年輕結直腸癌患者將是今後篩查的重點。

然而,我們目前的篩查起始年齡主要是基於人口統計學和衛生經濟學制定的,不適合精準醫療的需要。基於家族史調整的篩查標準也無法覆蓋這一人群。Jeon等根據兩個國際結直腸癌聯盟的9 748例結直腸癌和10 590例對照病例數據,基於家族病史、19種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E-score)以及在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score)中發現的63種結直腸癌相關單核苷酸多態性,建立了結直腸癌風險模型。根據這一模型確定結直腸癌篩查的起始年齡,比目前基於家族史的篩查模型更為準確。這個評分系統可以作為制定個性化結直腸癌預防策略的第一步。

Møller等隨訪了3 119例患者,發現path_MLH1、path_MSH2和path_MSH6攜帶者的75年結直腸癌累計發生率分別為46%、43%和15%;Path_PMS2攜帶者患癌症的風險較低。不同path_MMR變異的攜帶者隨著年齡的增長顯示出不同的癌症風險和生存模式。對於林奇綜合徵患者的腫瘤篩查,也需要根據不同的變異個體進行設計。

二、手術方式:難分伯仲

雖然在2018年我們沒有看到外科領域的突破性進展,但是外科醫生們在現有的手術方式比較方面做了大量紮實的工作。在大量的臨床研究得到相似的腫瘤學和生存結果後,外科醫師將控制手術併發症和改善術後生活質量作為研究的重點。

1.傳統腹腔鏡手術核心地位進一步確認:

Hida等對69個研究機構收集的1 608例低位直腸癌患者進行研究發現,腹腔鏡手術後併發症發生率低於開放手術(30.3%比39.2%,P=0.005),兩組3年總體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OS)和無復發生存率(recurrence free survival rate,RFS)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提示,腹腔鏡手術可以作為低位直腸癌的優先選擇。Maggiori等報道了NCT01959087研究結果,發現與傳統的多孔腹腔鏡相比,單孔腹腔鏡結腸切除術除了美容效果外,沒有任何額外的好處。

2.機器人手術並不優於腹腔鏡手術:

Kim等報道了機器人輔助與腹腔鏡手術治療直腸癌的一項二期開放性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研究,發現兩組手術質量相當,術後併發症及生活質量相似。Jayne等發表了ROLARR研究的結果,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與傳統腹腔鏡手術相比,中轉開腹率、環周切緣陽性率、併發症發生率、手術平面、術後30 d病死率、膀胱功能障礙及性功能障礙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Ohtani等在其薈萃分析中也得到類似的結論。機器人手術和經肛全直腸繫膜切除術(trans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同為近幾年結直腸外科的熱點。Lee等比較了taTME與機器人全直腸繫膜切除術(robotic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R-TME),發現兩組患者的手術質量相當。機器人手術在結直腸癌治療的意義和價值有待探討。

3.以生活質量和功能保護為核心的精準手術逐步發展:

對於新輔助放化療之後的直腸癌患者,筆者團隊發現,術前放療明顯增加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狹窄的發生率;對直腸癌低位前切除術後腸功能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後發現,術前長程放療是導致重度前切除綜合徵的獨立危險因素,放療後直腸壁增厚是腸功能障礙強有力的預測指標。基於上述研究,筆者團隊提出了"天河術(註冊商標號:28245562)",一種可以通過同期擴大切除近端受到放射性損傷的結腸以降低相關併發症發生率、降低前切除綜合徵發生率及其嚴重程度的手術方式;相關的臨床研究(NCT01211210)初步結果顯示,與常規手術相比,可以潛在減少術後吻合口併發症的發生風險(3.4%比17.2%)。筆者團隊同時提出了放射性腸道損傷精準的影像評估方法,並提出可根據術前磁共振影像(根據腸壁厚度和水腫程度),精確評估腸道放射性損傷情況,從而制定"天河術"的精準切除範圍。

對於T1期腫瘤,如何精確選擇出低危患者實施內鏡切除和高危患者進行腸段切除,也是精準醫療需要解決的問題。Backes等在一項隊列嵌套匹配的病例對照研究中,對708例有蒂的T1直腸癌患者進行了病例對照研究。建立了基於5個病理特徵的模型來預測帶蒂的T1期結直腸癌轉移風險,其預測準確性高於以往的模型。利用該模型我們可以精準地選擇患者的手術方式。

三、化療方案:精益求精

IDEA研究結果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為Ⅲ期結腸癌的輔助化療開闢了一個新時代,已經影響了臨床指南和專家共識。IDEA研究顯示,在接受CAPOX輔助治療的Ⅲ期結腸癌患者中,其治療效果3個月與6個月相當,特別是在低風險亞組。由於IDEA研究的主要獲益人群為低風險亞組,所以精準評估患者復發轉移的風險、制定個體化化療方案,將是未來研究的方向。傳統的治療理念也在發生著改變。今年,我們看到了化療向腹腔熱灌注化療(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和放療發出的挑戰,顛覆性的改變正在慢慢發生。

1.全身化療對比腹腔熱灌注化療:

Prodige-7研究是今年ASCO大會結直腸領域最重要的研究,它是第一項評估在腫瘤減滅術(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後HIPEC作用的三期研究:結直腸癌單純腹膜轉移患者,CRS術後再進行隨機分組:一組接受腹腔熱灌注化療,另一組僅進行全身系統化療;該研究納入265例患者,兩組OS相近(41.7個月比41.2個月),RFS也無差異(13.1個月比11.1個月);而HIPEC組3~5級併發症發生率更高(24.1%比13.6%);在亞組分析中發現,能從奧沙利鉑的HIPEC治療中獲益的僅僅是腹膜癌指數(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index,PCI)為11~15分的患者。Prodige-7研究說明,對於侷限於腹膜轉移的結直腸癌,在高質量的CRS手術後,全身系統的化療更為重要。而在此基礎上,HIPEC並未帶來明顯的生存獲益,反而增加了術後併發症的風險。

2.放療是否可被替代:

FOWARC研究是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汪建平教授牽頭的直腸癌新輔助治療研究,旨在探索FOLFOX[奧沙利鉑和氟尿嘧啶(5-FU)]聯合放療是否可進一步改善直腸癌患者的生存預後;同時探索單純FOLFOX新輔助化療是否可取代放化療。在今年的ASCO會議上,報告了該研究的主要終點,即3年無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DFS),結果顯示,3組患者3年DFS相似,分別為75.7%、77.1%和74.9%,與PETACC-6研究結果相似。

FOLFOX聯合放療病理完全緩解率(pCR)的提高並未轉化成生存獲益,在單純FOLFOX化療組中,3年DFS也與其他兩組相近,雖然沒有做非劣效的設計,或許統計效能上不足以說明兩者完全相等,但這給我們的啟示是,在TME時代,對於大部分直腸癌患者,放療或許不是必需的,有可能單純化療可取代放化療。期待正在進行的PROSPECT研究結果會對這個問題有更好的補充。同時,我們還需要等待更多研究的長期結果。

3.奧沙利鉑是否能讓直腸癌患者獲益:

2018年,ASCO報道了PETACC-6研究、FOWARC研究和ADORE研究的長期結果。PETACC-6研究和FOWARC研究在新輔助放化療和輔助化療中引入了奧沙利鉑,但並未觀察到患者生存獲益。而ADORE研究發現,直腸癌術後輔助FOLFOX方案治療較5-FU單藥對於ypTNMⅢ期患者的6年DFS有顯著提高(63.2%比48.3%,P=0.01);對其他臨床病理因素的分析發現,腫瘤分化差或黏液腺癌,新輔助治療之後腫瘤退縮分級(tumor regression grade,TRG)較差,退縮不明顯的患者以及不存在脈管癌栓和神經束侵犯的患者,更能從FOLFOX的輔助治療中獲益;而對於ypTNMⅠ、Ⅱ期新輔助治療後的pCR患者,該如何選擇治療方案,仍需要進一步探討。

4.化療高危患者人群的篩選:

對於Ⅱ期患者,研究的熱點更關注於精準地篩選出需要化療的高危患者人群。Santullo等在回顧性分析中發現,對於ⅡA期結直腸癌,腫瘤直徑<4 cm的腫瘤複發率高於大的腫瘤,腫瘤大小可以作為預後因素來指導術後化療。Kandimalla等發現了一個由8個miRNA組成的miRNA復發分類模型(MRC),MRC可作為腫瘤復發的獨立預測因子,且優於目前使用的臨床病理特徵以及NCCN標準。在鑑別高危Ⅱ、Ⅲ期結直腸癌患者時,無論輔助化療狀態如何,都可發揮良好的預測作用。

5.個體化劑量的選擇離指南還有多遠:

Henricks等在今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urope Society of Medical Oncology,ESMO)大會報道了NCT02324452研究結果。根據DPYD基因型指導5-FU個體化藥物劑量選擇,可以減少藥物毒性,降低醫療成本。近年來,大量的基礎研究投入到化療藥物療效相關基因的研究,但遺憾的是我們並未看到有明確意義的臨床研究證據,而藥物毒性對於臨床的指導意義和患者預後影響似乎並不大。個體化的化療仍然任重道遠。

6.全程新輔助治療(total neoadjuvant therapy,TNT)是否值得期待:

TNT的概念雖然不是2018年提出的,但作為一種新的治療方案的選擇,近年來有多項研究對其進行了探討。Friedrich等在今年的ASCO-GI報道了科羅拉多大學腫瘤中心TNT研究結果,發現卡培他濱標準放化療前給予FOLFOX方案化療,可獲得較高的pCR。術前全身化療耐受良好,且未導致手術切除顯著延遲。Marco等報道了在新輔助放化療後增加FOLFOX6方案鞏固化療,然後再行全直腸繫膜切除術,可以提高局部進展期直腸癌患者的全身化療依從性和DFS。

對於TNT,外科醫師主要擔心晚期手術可能造成操作困難和併發症增加。Roxburgh等在今年ASCO-GI報道了其研究結果,早期手術和晚期手術患者的總併發症發生率(44%比37%)、3~5級併發症發生率(10%比12%)和手術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發生率(16%比17%)以及住院時間(中位數6 d比6 d)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遺憾的是,該研究並未發現晚期手術比早期手術可以提高患者客觀緩解率。

針對免疫檢查點的治療策略,如CTLA4和PD-1/PDL-1,正在徹底改變腫瘤學;免疫治療也正在全面改寫結直腸癌的分期、治療及療效評估等方方面面。

CheckMate-142研究是目前進行的最重要的結直腸癌免疫檢查點治療的臨床研究。對於既往接受過化療的微衛星高度不穩定/錯配修復基因突變(MSI-H/dMMR)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Nivolumab聯合低劑量Ipilimumab單抗取得了持久的臨床獲益,研究者評估的有效率為55%。Lenz等在今年的ESMO大會又報告了CheckMate-142研究的療效和安全性。45例患者中位隨訪時間13.8個月,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別為60%和84%,7%的患者達到完全緩解。

12個月的無進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rate,PFS)和OS分別為77%和83%。3~4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6%。Nivo單抗(Q2W)聯合低劑量IPI(Q6W)有顯著且持久的臨床獲益,可作為MSI-H/dMMR轉移性結直腸癌的一線治療,耐受性良好。

Chalabi等在今年的ESMO大會報道了ipilimumab聯合nivolumab新輔助治療對早期結腸癌的NCT03026140研究的初步結果。7例dMMR早期結腸癌患者全部觀察到明顯的病理反應(<5%腫瘤細胞可見),其中4例為完全緩解,且不影響手術。dMMR結腸癌新輔助免疫治療值得進一步研究,並可能改變目前的診療規範。

3.療效評估:

與化療藥物相比,腫瘤對免疫療法的反應不同,這就對腫瘤療效的評估提出了新的要求。RECIST工作組制定了一項實體腫瘤免疫治療療效評估指南——iRECIST,用於癌症免疫治療試驗療效評估。

4.腫瘤分期:

今年的《柳葉刀》雜誌發表了Pagès等關於免疫評分的重要文章,這是一項由癌症免疫治療協會發起的、有13個國家14箇中心合作完成的、針對腫瘤TNM分期Ⅰ~Ⅲ期結腸癌患者免疫評分和預後相關性的研究,通過對腫瘤組織中CD3+和CD8+的T細胞密度進行分析給予評分,發現免疫分數高的患者在5年復發的風險最低,免疫評分在預測患者5年複發率方面甚至優於TNM分期。

5.非特異性免疫將受到重視:

Ji等收集了瑞典癌症登記處2005年7月至2012年12月期間確診結直腸癌的患者資料,包括這些患者同時在瑞典處方藥物註冊機構檢索霍亂疫苗的使用情況,結果發現,175例患者在確診結直腸癌後使用過霍亂疫苗;接種霍亂疫苗的結直腸癌患者死於結直腸癌的風險降低。這項研究反映了非特異性免疫對於結直腸癌患者預後的影響。

ASCO報道的E7208研究和Valentino研究的結果並沒有突破性的進展。對於靶向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R)的治療,更多是對細節的完善。Laurent-Puig等報道了FIRE-3研究的結果,對於RAS野生型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miR-31-3p低表達可以從西妥昔單抗治療中更好獲益。van Dijk等發現,18q11.2-q12.1染色體缺失的患者,使用貝伐珠單抗可以獲得更長的PFS和OS。然而,仍有新的靶向藥物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1.新的靶向藥物嶄露頭角:

Eltanexor(ETLA、KPT-8602)是第2代核輸出蛋白選擇性抑制劑(SINE)複合物。Hays等在今年的ESMO大會報道了NCT02649790研究的結果,該研究旨在探索ETLA的安全性和初步療效,併為ELTA治療晚期患者的二期研究提供推薦劑量。至2018年7月15日,23例患者進行了療效評價:30%(7/23)的患者在4個月時獲得疾病穩定(stable disease,SD),13%(3/23)的患者在≥6個月時SD;所有患者的初步中位PFS為3.5個月,並且在KRAS野生型與突變型的患者中敏感性無差別。ELTA在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中耐受良好,不良反應可控。對比目前可用的三線治療,ELTA顯示了更長的中位PFS。

今年的ASCO-GI報道了NCT01988896研究:Atezolizumab(PD-L1抗體)聯合cobimetinib(MEK抑制劑)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臨床活性研究(Ⅰb期),對於既往多線治療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Atez+Cobi聯合使用耐受性良好;中位隨訪17個月,中位OS為9.8個月,12個月的總生存率為43%,與瑞戈菲尼12個月24%的生存率相比更有優勢;並且在MSS/MSI-low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中觀察到持久的客觀反應,提示該聯合治療對免疫治療抵抗的人群可能獲益。

2.基於分子機制的跨腫瘤靶向藥物治療的探索:

MyPathway(NCT02091141)研究是通過檢測晚期難治性實體腫瘤患者HER2、EGFR、BRAF和Hedgehog通路,分別採用pertuzumab+ trastuzumab、erlotinib、vemurafenib或vismodegib給予靶向治療,而不是拘泥於目前腫瘤的診療指南。Hainsworth等報道了MyPathway研究的結果,其中38%的HER2過表達結直腸癌患者觀察到了顯著的客觀反應率。

相對反覆在抗EGFR和VEGF這兩個通路的多種藥物之間比較,我們更期待針對新的通路的靶向藥物的產生,形成一籃子針對不同靶點的備選藥物,使我們在全面瞭解患者腫瘤相關通路的基礎上有更多的治療手段,實現個體化的精準治療。

六、等待-觀察(watch and wait,W-W)方案的再思考:風光不再或鳳凰涅盤

IWWD研究是目前W-W方案最重要的研究。其長期結果發表在今年的《柳葉刀》雜誌上。該研究共收集了1 009例接受新輔助治療並由W-W方案管理的患者,納入了880例(87%)臨床完全緩解(clinical complete remission,cCR)的患者,中位隨訪時間3.3年;2年局部複發率25.2%,遠處轉移率8%,5年OS為85%,5年DFS為94%。雖然我們觀察到了較高的複發率和遠處轉移率,但大部分患者出現持續的完全緩解,避免了手術。如何將其中有復發風險的患者篩選出來,將是今後研究的重點。

由於目前cCR的判斷主要是基於影像改變和少量組織活檢結果而得到,必然與pCR存在差異。同時,目前的治療手段本身pCR率仍有待提高,這些都制約了W-W策略的實施。近年來,隨著TNT方案的探索、影像學更精確的療效評估以及免疫治療的應用,W-W策略有望在不遠的將來獲得更加廣泛的應用。

除了醫學和分子生物學領域的發展,包括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新材料等技術的發展也在逐漸重塑結直腸癌的診療領域。Mobadersany等展示了一種通過深度學習、將數字病理學圖像與基因組生物標誌物的信息整合,以預測患者預後的方法,其對於神經膠質瘤患者總體生存預測的準確性已經超越了臨床分期。以卷積神經網絡(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遷移學習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的方法,在醫學影像中的應用更為廣泛。相信不久的將來,人工智能與影像學的結合將有望提高目前結直腸癌影像診斷的準確率,使我們跨越目前臨床分期和療效評估的瓶頸,以進一步指導結直腸癌的精準治療。我們可以預見,人工智能將全面改寫結直腸診療流程和規範。

參考文獻【略】

FIS2019中青年醫師英文優秀論文評選活動徵文進行時!快快報名了!

獲獎論文將有機會優先發表在《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更有豐厚獎金獎勵!

點擊下圖,瞭解會議詳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