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學習”不值得膜拜

不經意間,“碎片化學習”成了熱門話題。就我所見,鼓吹它的文章很多,質疑它的文章很少,彷彿“碎片化時間”不僅是碎片化時代的必須選擇,而且是學習發展的必然方向。我不贊成這樣的觀點。你可以說這是個碎片化時代,所以我們不得不選擇碎片化學習。但把它過分拔高,認定碎片化學習卓然超越其它的學習方式,這是不對的。

碎片化學習能把我們帶領導什麼方向,達到什麼程度?我還看不清楚,還沒看到哪個人通過碎片化學習成了大牛,而且似乎也沒有人能說得清楚。我可以確定的是,從學習的方法論上說,從古至今,真正學到一點東西,都離不開專注、持續投入時間,還沒出現過哪個真正有點學問的人是碎片化學習造成的。這是個普遍的道理,每天做兩遍廣播體操,或者上午練練拳下午踢踢腿,充其量能強身健體,無論如何也練不出一身好功夫。

也可以從另一個方面印證。鼓吹碎片化學習,熱心提供碎片化學習資料的那些人,自己似乎並不依賴碎片化學習。一本幾十萬字的書,每次十分鐘分幾次講完,還要讓聽眾明白,怎麼也得先把這本書認真看上幾遍,再和身邊人討論明白。“把書認真看上幾遍再和身邊人討論明白”,這事不能一邊聊微信一邊幹,也不能一會兒在地鐵上看一會兒在吃飯時候聊,因為書還沒捂熱,大腦根本還沒進入狀態呢。

如果以上說的道理成立,碎片化學習確實不能承擔太多的指望。那麼,它又如何成了當下的熱點,讓那麼多人討論和痴迷呢?如果你的閱讀習慣還沒有過分碎片化,不打算就此中斷閱讀本文,請接著往下看。

學習這種行動要想得到肯定,大概需要兩種效果:一種是讓人真正理解、懂得某些知識,並且能運用,能被客觀證實,一種是讓人產生自己“理解和懂得”的效果。

在我看來,碎片化學習在前一個方面乏善可陳,在後一個方面光芒奪目。不信你看看碎片化學習鼓吹者擺出來的積極反饋,絕大多數都是“我知道了”、“我充實了”、“我幸福了”這樣的感性表述,很少有人說“我明白了之前不懂的問題”、“我想通了之前困擾的問題”,至於觸類旁通地給出些有價值的真想法,舉一反三而不走樣,就更是罕見了。

有些碎片化學習的鼓吹者會說“我本來也只是起到引導、拓展的作用嘛”。可是一轉頭,他們又在鼓吹“你不必讀原著,你聽我的精簡版就好了”、“你不可能有專門時間,所以碎片化學習就夠了”。這不是掛羊頭賣狗肉嗎?他們暗地裡希望達到的,還是“以為自己懂了”的效果。

要想在碎片化的時間裡讓人產生“以為自己懂了”的效果,碎片化學習的材料就得經過特殊處理。一般來說,有兩種做法。

一種是單純擺觀點,語不驚人死不休,而且在極為有限的時間和篇幅裡密集地安排“有份量”的材料,引導讀者一步步跟進,最終揭開謎底。美國有句俗語說“觀點如屁眼,人人皆可言”,話雖粗俗,道理卻是如此。但嚴肅考究起來,觀點要言之成理,總得有邏輯,論點、論據、論證缺一不可。而且越是有價值的論點,往往越要求廣泛的論據、嚴密的論證。但廣泛的論據和嚴密的論證,往往既要時間又要耐心,這恰恰是與碎片化的要求相沖突的。

我回想自己的學習經歷,無論是研究微積分、數據結構與算法,還是閱讀哲學和歷史,真正重要的收穫,往往都來自持續艱難的思考。一種算法、一門哲學理論,往往需要埋頭思考、反覆推演四五十分鐘,長的甚至幾個小時,最後還得和人反覆討論,才算真正懂了。然而這樣的知識一經掌握,就威力無窮、受益終身。或許人的天資會有差別,但我無論如何不能相信,在短時間內瀏覽一些觀點,不需要足夠的論據和嚴密的論證,就可以真正領悟重要的知識。不信?我可以舉一些例子。

前段有不少人熱捧“互聯網的下半場”,所謂的碎片化學習也相當喜歡這樣的材料,這種概念生動形象,接受起來毫不費力,然後可以統攝複雜的萬事萬物。但瞭解了這個概念就叫“學習”嗎?表面上來看,現在新增用戶的速度確實降下來了,大家再不能簡單靠增量取勝。

但這就完成了“下半場”的論證嗎?如果我們真的相信“互聯網的下半場”,就意味著我們潛意識裡接受了它的前提設定——互聯網競爭只有兩個階段,它們的時間、規模都差不多,然後就是大結局。這個前提有誰論證過?有誰質疑過?

實際上,IT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很多次顛覆,從大型機到PC,從單機到網絡,從Web1.0到Web2.0,從桌面到移動…… 哪一次的震動都不小。現在就大言不慚地鼓吹“下半場”,如果不是刻意造勢,那麼多半隻有兩種可能:對過去了解太少,對未來太過悲觀(Keso寫了一篇文章專門說此事,有興趣可以去閱讀)。

還有一種觀點是“做知識的遊牧民族”:哪裡知識的水草豐美,我們就往哪裡去;到每一個領域,我們花20%的時間就可以掌握80%的知識,正適合碎片化學習。看起來很美好,但細究起來也是站不住腳的。“哪裡水草豐美就往哪裡去”只是美好的幻想,從歷史上看,遊牧民族最後不都是敗給定居民族了嗎?而且80-20法則也不是可以隨心所欲解釋的。一門學科80%的知識,靠那麼幾分鐘、十幾分鍾、幾十分鐘的講解就能被掌握?如果這就是20%的時間,那麼整門學科豈不是花幾百分鐘就能瞭然於胸了?

再者說,知識的多少和價值是線性關係的嗎?掌握了80%的知識,就能享受80%的價值?據我看不是。花時間可以瞭解一些基本常識,但未必真的懂了,真的能發揮它的價值。今年熱播的《朗讀者》讓很多人認識了許淵衝老先生,他的翻譯確實很牛。但如果你看過他書就會發現問題——許老先生說自己了時間學量子力學,也確實講對了一些量子力學的常識,最終結果是,老先生“發現”翻譯理論和量子力學是統一的。我自己也翻譯過一些書,但我仔細閱讀許老先生的論證,仍然覺得這是胡扯,學界也沒人贊同。許老先生學習量子力學時很專注,結果尚且如此,真正的碎片化學習能得到什麼後果,恐怕更不容樂觀。

碎片化學習的鼓吹者常用的還有一種套路,因為單純觀點表述並不能積累足夠的說服力(勢能),所以通常要藉助其它的手段。比如,藉助暢銷書的名字,藉助知名學者的話,把想表達的觀點引出來。我以前也很迷戀這種套路,光是幾個大詞就已經讓我崇拜不已了,哪敢去質疑它們?後來見到了真正有學問的老師,才發現真正的學問應該反過來:先分析、講觀點、講邏輯,講到“就算不知道它的出處也覺得有道理”,再誠實說明“這不是我的原創,是某某學者/學派的方法和貢獻”,在我看來這是學規,也是學養,可惜碎片化學習的很多鼓吹者似乎不認同。

碎片化學習材料的另一種特殊處理是講故事。單純講理論對讀者要求高,講故事就好辦很多了,故事人人都愛聽,講完之後再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來引導,順理成章。但是我們也需要知道,故事其實就是“劇本”,裡面的各種元素按照事先編排的方案出現和行動,並沒有任何的意外。在劇本里的世界是編排好的,劇本里出現的知識和理論像水族箱裡的熱帶魚一樣,安全而悅目,唯一的問題是不能在真實世界生存,不能直面意外的知識和理論,其實並不是真知識、真理論。

今年春節時候有一篇刷屏的長篇報道,用大數據分析東北菸草的銷量變化,由此推論東北的經濟走勢,娓娓道來,引人入勝。讀完連我都讚歎不已:原來真的可以查微知著、以小見大。恰好我有個朋友就在東北的菸草行業,於是我趕緊去找他聊。他也挺有興趣,於是我們聊了很多。我仔細比較了他的說法,發現這篇文章的數據、解讀大概有一多半是有問題的,誤導性不少。仔細想想也自然,這篇“大數據”的文章根本沒做多少複核和考證,更看重的是把故事講得引人入勝。可是對很多人來說,既然已經“碎片化”學習了,就沒有多少精力去查證、複核,聽起來像那麼回事,知道了一點新東西,就好了。

另一個例子則來自“京東的一萬白領與十一萬藍領”,講了好幾個小故事,於是大家似乎在一夜之間都明白了,原來對藍領得愛護他們如兄弟手足,要尤其注重他們的感受、理解他們的世界觀,不這麼做就沒前途。但是很多人似乎忘了,前些年“千團大戰”時,有無數文章吹捧美團的“地推鐵軍”、“送餐鐵軍”。這些鐵軍是怎樣的?我們可以從一篇報道里看到:有像網遊打怪升級一般的嚴密體系,有嚴苛的績效考核,有嚴格明確的指標,還有讓人時刻緊張的監察暗探……

如果我們要嚴肅思考,就得對世界保持邏輯的一致:兩種對待“藍領”的方式千差萬別,到底哪種是合適的?或者說,在什麼情況下應該用什麼辦法?可惜,我沒有看到“碎片化學習”的愛好者和鼓吹者討論這個問題,而且似乎根本不關心這個問題,大部分人津津樂道的只是那些故事。但我們能肯定的是,如果去了美團用京東的做法,或者去了京東用美團的做法,多半沒有好下場,故事講得再好,充其量也只是個說書人。

還有種很流行的論調是:看書沒必要,簡單幾句話能講明白的道理,非要寫本書,我來給你講個故事就明白了。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黑天鵝》。那個故事已經讓無數人耳熟能詳了:火雞每天都有飼料,所以它覺得每天都是一樣的,結果聖誕節一到,火雞成了主人的盤中餐。

但是好像沒有人想過:如果你就是火雞,你能知道什麼時候主人要宰了自己做菜嗎?如果能,那就沒什麼意外可言了。如果不能,那麼你已經過了一百天、兩百天重複的生活,你願意不願意時刻生活在“明天就可能被宰”的恐懼中呢?反正就我所知,沒有多少人願意生活在每晚擔憂“明天就會被裁員”的狀態下。

反過來,你看現在趨之若鶩的購房者,我不相信其中沒有人看過《黑天鵝》,沒有人聽說過火雞的故事。但是誰真正操心房價會跌?誰還記得前些年傳說要收房產稅時大家對樓市的看淡?再想想“人口斷崖式下降”,如今那麼多言之鑿鑿的文章,倒回去兩年,絕大多數人都還熱衷於“人口紅利”呢。這些現象,不恰恰是“黑天鵝”所諷刺的嗎?

如果你認真讀過《黑天鵝》就會發現作者說的遠不是那麼簡單,而且他恰恰希望大家遠離“碎片化學習”——號召大家關掉電視、少讀報紙、拒絕博客,訓練推理能力和控制決策,訓練自己辨別情感表達和經驗事實。其實這不奇怪,很多作者之所以能把一句話的道理寫成一本書,舉各種例子、反覆論證,恰恰是為了立體化、深化對道理的認識。它適用於哪些場景,不適用於哪些場景,應用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應用到什麼程度,有哪些現象是它目前不能解釋的…… 唯有如此,才算真正懂得了這些道理。但是,好像還沒有哪種“碎片化學習”能達到這種效果。

以上說了碎片化學習的這麼多問題,那麼,它真的一無是處嗎?當然不是。

公正地說,碎片化學習的好處很多,它降低了學習的門檻,讓更多人瞭解到學習原來不必正襟危坐而可以很快樂,讓更多人對知識產生了興趣,接觸到更廣闊的世界。而且,我們已經被這個時代的科技所裹挾,生活已經不得不碎片化,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抽出一點時間來進行學習,本身已經很不容易。實際上我們看到更多的表達是:通過碎片化學習,見識到了不一樣的世界,培養了持續關心、發現新鮮玩意和思想的習慣…… 我相信這些表達是真實的,也為這些收穫感到高興。

但是,我仍然想對碎片化學習的愛好者說:學習的使命之一就是不斷反思,永遠保持懷疑和批判的精神。即便你已經從碎片化學習中受益良多,如果你仍然單純享受碎片化學習中一陣陣“爽”的感覺,或者全然相信某些人兜售的碎片化學習資料,那麼,你距離真正的學習還有挺長的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