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高考焦虑症,这个病得治治!

全民高考焦虑症,这个病得治治!

每年一度,全民高考焦虑症就要急性发作一回。

前期征兆:全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都会参加诸如“百日冲刺”之类的誓师大会,神经兮兮的,如同被动员去参加冲锋陷阵的敢死队。

从那个时候起,孩子们就开始焦虑了。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有些学校的教室变成了医院的输液室,孩子们一边打着吊针,一边做习题。

接下来开始焦虑的是那些临近考点的各类宾馆和招待所,它们慌慌张张地集体涨价,丧心病狂地翻倍收订金。

焦虑情绪是会传染的,数目惊人的考生身后,站着数目更为惊人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亲戚、朋友……于是,高考焦虑症者以几何级数增长蔓延,成为整个社会都能感受到的重量级问题。

全民高考焦虑症,这个病得治治!

高考前数天,新闻媒体群起而焦虑。它们唯恐天下平静,全国大大小小的电视台、电台、报纸一起行动,发视频、发音频、发文章、频频报道考场设施、医疗救护、防泄保密、天气变化、道路通行……声势浩大,不一而足。

它们不把全社会都忽悠起来关注这场考试,绝不罢休。

考场变成了戒严场,警察蜀黍四下出动,如临大敌。已经焦虑的家长们掩饰着紧张和担心,装出笑脸送考:而过分热情的校友们则被组织起来夹道相送,摇旗呐喊,把焦虑的考生们喊得心神不定。最要命的还有现场采访记者,镜头象炮口一样对准孩子,话筒象枪口一样伸向孩子,“你紧张吗?”“你准备得怎么样?”“你有信心吗?”“你希望自己……”

有木有搞懂?这阵势会让孩子们产生焦虑症的植物神经症状:心悸、手抖、出汗、尿频……

全民高考焦虑症,这个病得治治!

不是总有焦虑的孩子恍恍惚惚地忘记带准考证吗?

不是总有焦虑的孩子抖着手,三番五次地通不过指纹验证吗?

不是总有焦虑的孩子考场失常,考后欲寻短见吗?

……

是的,是的,高考对于人生很重要,甚至非常重要。唯其如此,我们的社会更应该让高考这两天,象无数平常的日子一样,来时淡淡地来,去时悄悄地去,这样才能让孩子们从容淡定,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全民高考焦虑症,这个病得治治!

其实,其实,高考并不就此决定了人的命运。考场失意,并不意味着他(她)不会有另一种成功的人生。对高考鼓噪不已的媒体,自己需要稳定情绪,静下心来告诉孩子们,有一种选择,叫做柳暗花明。

是时候了,我们的社会应该吃点儿“安定”,治一治自己的“高考焦虑症”。

(作者杨东明,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作家协会顾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