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刷臉支付技術終於惠及安卓用戶

去年11月,支付寶在iOS 版10.1.8版本中開始支持iPhone X人臉支付時,行業內對安卓手機之於人臉支付的時間表,莫衷一是。保守的預測是1年半至2年時間,激進的觀點則短至6個月。

此後一段時間,眼見安卓陣營碎片化的現狀,以及技術突破的難度,一些失去耐心的“安卓人”甚至認為,讓安卓陣營內部協同以適配人臉支付,是一項根本無法完成的任務。

支付寶刷臉支付技術終於惠及安卓用戶

時至2018年6月底,隨著IFAA首發支持安卓的“3D安全人臉支付解決方案”,以及搭載該技術方案的OPPO Find X發佈,一切懷疑與焦慮終於煙消雲散了。

至此,時間過去了近9個月,不長,也不短。

在這9個月裡發生了什麼故事並不為外人所知,但從結果看,整個安卓陣營的生態鏈各環節,包括3D成像技術的供應商、芯片設計開發方、人臉識別算法提供商,以及數據安全標準和檢測等相關的技術提供方,應該是展開了一次效率頗高的大協同——基於IFAA聯盟,它們在一起攻克了幾乎是行業性的多項難題。

支付寶刷臉支付技術終於惠及安卓用戶

當然,聯盟成員技術實力本身足夠強大是一切的基礎。例如創始成員單位螞蟻金服,其本身就是一家服務於金融業的科技公司。

那些難題包括了實現從“3D結構光硬件設計”到“人臉信息採集輸出”的安全保障;藉助創造性的“雙芯”模式、破解安全環境下運算能力不足問題;彌補3D活檢算法及評估檢測認證的空白;以及提高成功率與產業鏈協作統一、打造全鏈路安全解決方案等。

如果觀察這些解決方案背後紛繁複雜的供應鏈角色可能發現,此前“至多需要2年時間”的悲觀論調,可能並非沒有道理——還有什麼能比協調整個供應鏈的上百家企業更難的事情?

這裡必須回顧的背景,是安卓陣營與生俱來的碎片化特徵,以及3D人臉識別的技術難關。

蘋果的封閉有他先天的優勢,就是一致性,所有相關問題都可以通過蘋果自己來協調解決;而在安卓生態中,並不存在一家可以協同所有問題的廠商。

也是因為這一問題的存在,以面向安卓生態的全局視角來看待相關話題,就變的至關重要了——這種視角將可以落地為例如標準等形式,最終影響到安卓產業鏈的安全和效率。

支付寶刷臉支付技術終於惠及安卓用戶

IFAA聯盟理事長馮春培在“2018世界移動大會”上發佈該方案時說,“IFAA聯盟內安卓生態鏈中的每一位供應商,都為此次得以追平蘋果Face ID技術做出了貢獻。”

這一說法當然是公正的,卻也透露著一絲“謙虛”。一些參加過今年3月“移動設備生物特徵識別標準工作組全體會議”的廠商或許對此有所感悟。

在那個涉及國家信息技術標準制定的會議上,與會者轉述的法國安卓陣營專家的觀點讓人記憶猶新。他認為,面向未來的IoT世界,全球安卓陣營哪個品牌先“起來”還很難判斷,但這個品牌很可能來自中國。

他的判斷依據也非常簡單——因為在中國,有IFAA聯盟的存在。

現在看來,這個2015年才成立的“互聯網金融身份認證聯盟”受到了應得的重視。這裡,至少有兩個原因:

一是聯盟成員的構成。這個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螞蟻金服、阿里巴巴、華為、中興、三星等單位共同發起成立的聯盟,在短短3年時間便發展成為了超過170家成員單位的大型聯盟組織,成員單位遍佈安卓生態鏈的每一個環節。

參與者眾多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安卓陣營產業鏈有意協同,並寄希望於聯盟組織。

二是成績。在聯盟成立後短時間內推出金融級身份識別解決方案後,該方案迅速覆蓋智能手機品牌36 家,機型接近350款,並全面支持蘋果iOS,總覆蓋設備數超過12億。

再沒有什麼比這些數據,更能說服供應商繼續協同一致了。在這一背景下,IFAA聯盟全球首發支持安卓的“3D安全人臉支付解決方案”,在今天看來,也就並不那麼令人意外了。

支付寶刷臉支付技術終於惠及安卓用戶

“我們正在探索將Face ID與虹膜識別進行結合的識別認證方案。”馮春培在世界移動大會上透露說,這一探索的結果,將再次刷新本地生物識別認證的安全性。

方案預示著標準。這對於整個安卓生態發展而言,都是極為重要和急需的養分。“安卓人”對此的期盼時迫切的,蘋果的技術演進至少在當下還是壓力。

在過去的3年中,圍繞標準化建設問題,IFAA已經推動了身份認證框架、生物特徵識別技術、測試認證規範等標準相關內容。

目前IFAA主導了6項聯盟標準,並牽頭國家標準5項、參與國家重大專項1項,還推動了2項國際標準的制定。

世界移動大會上的消息稱,IFAA聯盟當下正在研發的解決方案和標準準備對象,涉及了指紋(含屏下指紋)、人臉識別、虹膜識別,以及多模態(多因認證)等。

對於那些期待安卓生態技術進步的市場參與者而言,這些,應該都是值得他們歡欣鼓舞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