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取一個國號,那麼你會取什麼?來看看國號的幾種取法

觀中國的歷史,國號那是多不勝數。所以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了,這個朝代的國號到底是怎麼取的呢?假設這麼一個場景啊,你穿越到古代去了,有幸穿越去見識一個建國大事件,比如說秦朝建立,漢朝建立,唐朝建立的時刻。這個取國號的任務交給你,你會取什麼國號?

如果讓你取一個國號,那麼你會取什麼?來看看國號的幾種取法

我們編造一些地名或者人名啊。

在一個叫做“春”的朝代,有一個姓“”名“潮”的人,住在“水連”城,然後一路高升,受封“海平”王/公/侯,結果到了王朝末年,林在“海上”地起事,起事頗為順利,於是圈了一片區域“明月”城,後來一帆風順。這個時候,需要取一個朝代號 ,要取什麼好呢?

底下的謀臣們紛紛各抒己見。

1號大臣:陛下發源於“水連”地,便宜行事,便以“水連”命國號。

2號大臣:不可,不可,“水連”字難以顯現雄威,不若以陛下公侯的封號為名,“海平”為國號,表示受命於天,名正言順。

3號大臣:不然,不然,吾主雄才大略,怎可屈居,以陛下建權之地“明月”命名更妙!

4號大臣嚮往幾百年前的一個“千萬裡”的朝代,暗戳戳的說:陛下,“共潮生”朝聲名赫赫,不如承繼,以“共潮生”命名吧。

5也有大臣想拍馬屁,陛下建立如此偉業,以陛下的姓氏命名也不錯。

6號大臣也欲欲躍試,陛下,新朝新氣象啊,不如我們翻翻字典,找找更有含義的詞語吧。

哈哈,以上的就是常見的幾個國號的由來了。正經點,說到國家命名方法,大概就是這麼幾類:

1、居住地名稱(部落)

夏朝的“夏”,據說就是因為啟住的地方叫“大夏”。

遼,因居於遼河之上。

如果讓你取一個國號,那麼你會取什麼?來看看國號的幾種取法

2、當大臣公侯時的封號

這個類別下面的應該也比較多了。就說幾個出名。“漢”國號的原因就是劉邦被封為漢王,後來新的朝代就命名為漢朝。唐朝也是如此啊,李家的長輩被封為唐國公。

3、建立政權的區域

趙匡胤在宋州兵變,後來建立宋朝。用地名的那也是很多的,比如孫權的“吳”。

4、沿用以表示正統

這個前面的文章就詳細說了,“漢”這個國號可謂是被沿用得非常的多的。

如果讓你取一個國號,那麼你會取什麼?來看看國號的幾種取法

5、以姓氏為國號

戰國七雄都是以姓氏命名的國家。不過真正以開國君主命名的國家歷史上還是比較少的,唯一一個,魏晉南北朝的末期的一個政權,陳霸先建立的陳國。

6、字意

新朝,一個新字,就表明是改革了,和王莽的做法很符合。還有“元”朝。看國號就知道統治階級的意思了。

如果讓你取一個國號,那麼你會取什麼?來看看國號的幾種取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