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金庸先生,从小时候开始,别人见我都会问我黄蓉去哪了?

因为金庸先生,从小时候开始,别人见我都会问我黄蓉去哪了?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去世了,先生以94岁的高龄离开人间,留下后人对他的敬仰和膜拜。

说来惭愧,我没有读过金庸先生的小说,作为一个80后,在言情小说、武侠小说在校园里很盛行的那些年,我一心埋头学习不敢分心去看小说,生怕对不起用血汗钱供我上学的父母。

我虽然没有看过金庸先生的小说,但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看过由金庸先生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了,《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鹿鼎记》、《笑傲江湖》。

因为金庸先生,从小时候开始,别人见我都会问我黄蓉去哪了?

因为金庸先生,从小时候开始,别人见我都会问我黄蓉去哪了?

因为金庸先生,从小时候开始,别人见我都会问我黄蓉去哪了?

因为金庸先生,从小时候开始,别人见我都会问我黄蓉去哪了?

因为金庸先生,从小时候开始,别人见我都会问我黄蓉去哪了?

这些剧中,我对《射雕英雄传》的印象最为深刻,不仅仅是因为我家全家还有街坊邻居一起在我家的小黑白电视上看这部剧,更因为剧中“郭靖”的这个角色。每当剧中的人物提到“郭靖”这个名字时,坐在电视机前的我感觉都会有点不好意思。

因为我的名字叫郭静,我是一个女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时候的我走在村子里,无论是去小卖店买东西还是去村里小诊所打针,大人们都会笑着逗我:“黄蓉呢?黄蓉哪去了?”我每听到大人们这样逗我,我都会有点不好意思。等后来我再长大一些,村子里的人又逗我黄蓉去哪了时,我都会笑着说:“还没有黄蓉呢!”

我渐渐长大,无论我走到哪里,当我介绍自己的名字时,听的人都会笑一下,并且问我一句:“有没有黄蓉?黄蓉去哪了?”而我也都是跟他们开玩笑说:“哎呀,还没有黄蓉呢!”

我的名字跟“郭靖”虽然只有一字之别,但因为发音相同,大家也都把我的名字理所当然地想成《射雕英雄传》里的那个郭靖。

当我拥有我人生当中的第一个QQ号时,起名时,我没有费劲去想别的名字,只是把安静的静字改成了《射雕英雄传》里郭靖的靖字,这不就是一个现成的网名吗?

因为我的这个名字,从初中开始,大家就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叫“郭大侠”,久而久之,大家都不太经常叫我的本名,而是用“郭大侠”和“大侠”来称呼我,大学时,我的室友叫我“侠侠”和“侠”。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外号的关系,我本人是一个很乐观开朗洒脱有热心肠的人,我想,我的这种性格,也算对得起大家给我起的这个外号了。

从前,我从来没有深入想过我的名字跟其他人的名字有什么不同,但事实是有一种不同,因为金庸先生,因为金庸先生的作品改编的电视剧,我的名字,在听的人看来,他们首先都会想到《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

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从我小时候开始,在那个中国北方的一个小山村里,金庸先生的作品就已经深入寻常百姓的心了,并且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随着时光的流逝,成为了一种与老百姓精神相伴的存在,无论我走到哪里,当我说出我的名字时,人们第一个都会想到《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这就是文化的巨大魅力,是一种可以融入到血液中的强大的魔法。

感谢金庸先生,仅凭一己之力,就让这个世界的文化多了一种颜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