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金庸先生,從小時候開始,別人見我都會問我黃蓉去哪了?

因為金庸先生,從小時候開始,別人見我都會問我黃蓉去哪了?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去世了,先生以94歲的高齡離開人間,留下後人對他的敬仰和膜拜。

說來慚愧,我沒有讀過金庸先生的小說,作為一個80後,在言情小說、武俠小說在校園裡很盛行的那些年,我一心埋頭學習不敢分心去看小說,生怕對不起用血汗錢供我上學的父母。

我雖然沒有看過金庸先生的小說,但我在很小的時候就看過由金庸先生的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了,《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鹿鼎記》、《笑傲江湖》。

因為金庸先生,從小時候開始,別人見我都會問我黃蓉去哪了?

因為金庸先生,從小時候開始,別人見我都會問我黃蓉去哪了?

因為金庸先生,從小時候開始,別人見我都會問我黃蓉去哪了?

因為金庸先生,從小時候開始,別人見我都會問我黃蓉去哪了?

因為金庸先生,從小時候開始,別人見我都會問我黃蓉去哪了?

這些劇中,我對《射鵰英雄傳》的印象最為深刻,不僅僅是因為我家全家還有街坊鄰居一起在我家的小黑白電視上看這部劇,更因為劇中“郭靖”的這個角色。每當劇中的人物提到“郭靖”這個名字時,坐在電視機前的我感覺都會有點不好意思。

因為我的名字叫郭靜,我是一個女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小時候的我走在村子裡,無論是去小賣店買東西還是去村裡小診所打針,大人們都會笑著逗我:“黃蓉呢?黃蓉哪去了?”我每聽到大人們這樣逗我,我都會有點不好意思。等後來我再長大一些,村子裡的人又逗我黃蓉去哪了時,我都會笑著說:“還沒有黃蓉呢!”

我漸漸長大,無論我走到哪裡,當我介紹自己的名字時,聽的人都會笑一下,並且問我一句:“有沒有黃蓉?黃蓉去哪了?”而我也都是跟他們開玩笑說:“哎呀,還沒有黃蓉呢!”

我的名字跟“郭靖”雖然只有一字之別,但因為發音相同,大家也都把我的名字理所當然地想成《射鵰英雄傳》裡的那個郭靖。

當我擁有我人生當中的第一個QQ號時,起名時,我沒有費勁去想別的名字,只是把安靜的靜字改成了《射鵰英雄傳》裡郭靖的靖字,這不就是一個現成的網名嗎?

因為我的這個名字,從初中開始,大家就給我起了一個外號叫“郭大俠”,久而久之,大家都不太經常叫我的本名,而是用“郭大俠”和“大俠”來稱呼我,大學時,我的室友叫我“俠俠”和“俠”。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外號的關係,我本人是一個很樂觀開朗灑脫有熱心腸的人,我想,我的這種性格,也算對得起大家給我起的這個外號了。

從前,我從來沒有深入想過我的名字跟其他人的名字有什麼不同,但事實是有一種不同,因為金庸先生,因為金庸先生的作品改編的電視劇,我的名字,在聽的人看來,他們首先都會想到《射鵰英雄傳》裡的郭靖。

這是為什麼呢?我想,從我小時候開始,在那個中國北方的一個小山村裡,金庸先生的作品就已經深入尋常百姓的心了,並且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隨著時光的流逝,成為了一種與老百姓精神相伴的存在,無論我走到哪裡,當我說出我的名字時,人們第一個都會想到《射鵰英雄傳》裡的郭靖,這就是文化的巨大魅力,是一種可以融入到血液中的強大的魔法。

感謝金庸先生,僅憑一己之力,就讓這個世界的文化多了一種顏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