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自稱“十全老人”的由來以及他維護祖國統一的兩次戰爭

乾隆皇帝對於自己的文治,遠不如對於自己武功的欣賞。他晚年寫詩自詡的是“十全大武揚”,用漢、滿、蒙、回四體文字刻碑的是《十全記》,後來還乾脆稱自己是“十全老人”。

乾隆皇帝的“十全”,就是說他在位期間一共打了十仗,而且十仗都打勝了。其中,平準、平回、兩徵金川,都有利於祖國的進一步統一。

乾隆皇帝自稱“十全老人”的由來以及他維護祖國統一的兩次戰爭

一七四五年,噶爾丹策零被殺,他的次子那木扎爾被立為準噶爾部的汗。但不久,那木扎爾的庶兄達爾札卻殺汗自立,並想殺掉在雅爾擁有重兵的達瓦齊和阿睦爾撒納。

二人起兵攻下伊犁,殺了達爾札,接著做汗的便是達瓦齊。達瓦齊不受阿睦爾撒納的擺佈支配,雙方意見不合。阿睦爾撒納擊之不成,便於一七五四年去見皇帝,被乾隆皇帝封為親王。而達瓦齊則繼續保持分裂割據的狀態。於是,乾隆皇帝便決定進擊達瓦齊。

一七五五年,弘曆命班第等為統帥,以阿睦爾撒納等為嚮導,領兵五萬,分兩路進發。達瓦齊戰敗逃至格登鄂拉。清軍追至夜襲達瓦齊營,達瓦齊營大亂,七千人投降,達瓦齊領了二千餘人逃走。

乾隆皇帝自稱“十全老人”的由來以及他維護祖國統一的兩次戰爭

逃到南疆烏什城時只剩下百餘騎,被城主灌醉捆了獻給清軍,跟達瓦齊同時被擒獻的還有以前從青海逃來的叛亂頭目羅卜藏丹津。乾隆皇帝的第一次“平準”之戰,就這樣勝利結束。阿睦爾撒納也因隨軍征伐有功,被晉升為“雙親王”,食雙親王俸。

然而,這位雙親王阿睦爾撒納,卻並不滿足,他一心想的,是要做厄魯特四部的汗。因此,戰事結束後,乾隆皇帝召他入覲,他故意遷延不來,不但不來,還在九月二十四日,把朝廷給他的大印送回,又造起反來。他猛攻留守的清軍,迫使班第兵敗自刎。

一七五六年春,策楞率領的清軍,將阿睦爾撒納擊敗。被擊敗的阿睦爾撒納,竄往哈薩克地區,但不久,又折回圍攻伊犁,迫使兆惠撒回巴里坤。清朝大軍再次打敗他,他又再次逃往哈薩克地區。

乾隆皇帝自稱“十全老人”的由來以及他維護祖國統一的兩次戰爭

不過,這次清軍窮追不捨了,哈薩克汗阿布齎也只好答應擒獻他,並沒收了他的馬匹。他便與一七五七年徒步逃入俄國。迫於清朝的壓力,俄國不收留他,便死於俄國曠野。

康、雍、乾隆三個皇帝打擊準噶爾部分裂的戰爭長達七、八十年,使得俄國不敢侵入,加強了西北的防禦,使國家統一。西北的統一,為特爾扈特部的重返家園創造了條件。一七七一年,他們經過長途跋涉,返回故地。

平了準部,乾隆皇帝接著平定“回部”的叛亂勢力。“回部”指的是天山以南的維吾爾族地區。這一地區,清初以來,一直受到準部貴族的奴役。

乾隆皇帝自稱“十全老人”的由來以及他維護祖國統一的兩次戰爭

一六九六年擊敗噶爾丹之後,朝廷命回部首領阿布都實特管理南疆,阿布都實特死後,其內部又發生叛亂,一七五七年,阿睦爾撒納兵敗逃走,霍集佔在南疆與布那敦發動叛亂,把清朝派去的副都統、回部招撫使阿敏圖殺了。

一七五八年,清軍打下庫車,霍集逃走,乾隆命納木禮爾和兆惠合剿。兆惠偵知霍集佔在葉東羌城,便在葉爾羌河畔紮營。葉爾羌河,“回”語意為“黑水”,所以,兆惠之營被稱為“黑水營”。

河西,葉爾羌城,城周十餘里,四面十二門,河對岸有叛軍在埋伏,兆惠只能防守,等援軍。不料納木札爾等,早已陣亡。霍集佔據黑水上游以水灌之。霍集佔就這樣圍困了兆惠軍三個月。直到第二年二月,富德率領的清軍逼近時,兆惠軍才拼死突圍而出,退回阿克蘇。

乾隆皇帝自稱“十全老人”的由來以及他維護祖國統一的兩次戰爭

六月,兆惠和富德出兵收回葉爾羌城,霍集佔逃走。七月,清軍追至,霍集佔只帶幾百人逃走,九月,霍集佔和布那敦逃到巴達克山,被山主擒殺。

乾隆既結束了西北的分裂局面,而且,又強化了對四川、西藏的管理和統一。

一七七一年,小金川的頭目僧格桑,又與官軍開仗。乾隆派兵平定了小金川,但是,僧格桑逃入大金川,大金川的頭目莎羅奔卻拒不交出,而且二人串通一氣,殺了土司官,打敗了四川總督阿爾泰率領的軍隊。乾隆皇帝下令殺了阿爾泰,以尚書桂林作統帥,以大學土溫福來督師。

一七七三年,清軍進攻大金川,抵達木果木。溫福雖然看到石碉林立,卻不想繞出敵後,也不願避實擊虛,竟也大築碉堡千餘,與叛軍對壘,並日與提督董天弼等置酒高會,致使月餘無功,連小金川又重新丟了。

大、小金川的叛軍,一齊猛攻清營,溫福被擒,天弼等戰死。清軍大亂,潰時自相踐踏,爭渡鐵索橋時,鐵索斷了,淹死很多人。潰至美諾,後軍收留才安定。一七七五年九月九日,清軍終於攻破勒烏圍,莎羅奔逃到噶爾釐。一七七六年一月,清軍攻破噶爾壓,莎羅奔再次投降。

乾隆皇帝自稱“十全老人”的由來以及他維護祖國統一的兩次戰爭

平定了大、小金川,乾隆把土司廢去,改設州、縣,在小金川設美諾廳,在大金川設阿爾古廳,都直接歸四川省管轄。在勒烏圍,則置重兵把守。

乾隆中葉,侵入印度的英國殖民者,曾兩次派人進入西藏,妄圖迫使清朝政府簽下通商的條約,不成,就唆使廓爾咯封建主兩次侵入西藏。一七九二年,乾隆皇帝派福康安率滿、漢、蒙、藏、索倫等各族大軍萬餘入藏反擊,將侵略軍逐出,維護了祖國的領土主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