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什麼要讓一群孩子生擒鰲拜而不動用大內高手?

悟空八卦歷史


題主說的“大內高手”應該指的就是大內侍衛!其實,擒鰲拜的哪些所謂的“孩子”,也是大內侍衛!下面,我們聊聊康熙用“一群孩子”擒鰲拜的事。

康熙要想擒鰲拜,其實真的很難。因為,鰲拜在京城各部院和內三院都有親信!而且,鰲拜還兼著領侍衛內大臣!也就是說,皇宮內的侍衛,也要聽他的。

費揚古之子倭赫也是康熙身邊侍衛,因為對鰲拜不尊敬,在康熙三年,被鰲拜以“擅騎御馬”和“取御用弓矢射鹿”的罪名擅自處死了。可見,鰲拜對侍衛的把控有多用心。

而且,康熙也不清楚現有的侍衛誰是鰲拜的人,所以,康熙只能自己重新招人!

康熙依靠的是索尼的兒子索額圖,就是《康熙王朝》中魏東亭的角色。康熙先讓索額圖解除其他職務,專門擔任自己的貼身保鏢。索額圖上任以後,就從滿清貴族的八旗子弟中招募了十幾個布庫(摔跤)少年入宮,也算是充當侍衛。

索額圖負責訓練這些小孩,但是,這些小孩是不知道究竟要幹什麼的。只有索額圖和孝莊太后知道此事內情。康熙當時也小,14週歲,鰲拜以為康熙只是喜歡和小孩子一起玩。於是。鰲拜就沒把這事放心上。畢竟,他是滿清第一勇士,每天還都是帶刀入宮!

動手那天,鰲拜其實也是帶著刀的。可是,在武英殿門口被索額圖攔住了。索額圖很會說話,就勸鰲拜,皇帝年紀也大了,您老是帶著刀嚇唬皇帝也不對啊。鰲拜也沒多想,可能覺得老子不帶刀也能嚇唬皇帝。於是,鰲拜順手把刀給了索額圖!

(電視劇有些誇張)

在鰲拜進來之前,索額圖先讓人準備了一張椅子(左前方的一條腿是鋸斷的)。因為鰲拜喜歡向右後“斜靠著坐”。所以,鰲拜正常坐的時候,椅子是沒事的。等鰲拜入座以後,鰲拜身後還站著一位假太監(布庫少年假裝的)。

康熙和鰲拜聊一會以後,另一位假太監(布庫少年)拿盤子端著一杯茶,從鰲拜左前方遞給鰲拜。盤子上的茶碗是在開水中煮著的,燙手!鰲拜一燙手,杯子掉地上。同時,椅子腿也被壓斷,鰲拜順勢倒在了地上。這兩位假太監貌似是去攙扶鰲拜,其實是上去摁住鰲拜!

同時,康熙和索額圖等人,高呼其他布庫少年上前“扶鰲拜”。鰲拜就此被擒住!鰲拜就是在不經意之間,被一群小孩擒住了。

鰲拜這次,算是馬失前蹄了。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康熙8年(1669)5月16日,鰲拜像往常一樣去武英殿“參見”16歲的康熙。但是這天他在武英殿門口遇到一個人,這個人叫索額圖。

是2年前死掉的索尼的三兒子,在此不久前剛剛去職吏部右侍郎,專職成為康熙的一等侍衛。索額圖只說了一句話,鰲拜就乖乖地將佩刀交了。索額圖說,“皇帝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你每次見皇帝總帶著刀似有不妥。”

而當鰲拜踏進武英殿的時候,等著他的並不只是康熙,還有一幫陪著康熙玩布庫(摔跤)少年。

只聽康熙一聲令下,少年們一擁而上,鰲拜猝不及防,被摔倒在地,束手就擒。鰲拜隨即被打入大獄,康熙命議政王大臣審訊鰲拜。先被抓,再議罪,那實際上就是已經定性了。所以議政王大臣會議很快就給出了結論,宣佈鰲拜30條罪狀,應處以革職、立斬;抓鰲拜的黨羽12人,抓遏必隆等,革職審查,動作迅速。

鰲拜直到這一刻,才明白原來康熙是真的長大了,再不是那個敢怒不敢言的懦弱少年了。

鰲拜想起康熙身邊貼身侍衛費揚古之子倭赫就因為對他不禮貌,就被他找了個擅騎御馬、取御用弓矢射鹿之罪名處死了;甚至以“怨望”的罪名,將費揚古及其子尼侃、薩哈連一併處死,家產籍沒。籍沒的家產並未充公,而是給了自己的弟弟穆裡瑪;他想起因為自己看中的地,在康熙的再三反對下,矯旨將殺了拒不配合換地的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三人;他想起索尼臨終前上書康熙親政,蘇克沙哈請辭,目的就是讓鰲拜自己提出來一併歸政康熙,然而氣勢洶洶的鰲拜卻按著康熙的手臂,將蘇克薩哈處以絞刑,並誅其族。就明白等待自己的將會是什麼。

但是鰲拜的罪過雖大,但是功勞也大。

皮島之戰、松錦會戰、西充之戰都是立下赫赫戰功的。而且當年之所以能夠當上輔政大臣,是因為自己敢面對面拿著刀子跟多爾袞正面“剛”出來的榮華富貴啊。鰲拜實際上就是過於跋扈了,為了一己私利,連康熙的面子以及幼小的心靈都不顧及了。但是說什麼都晚了,康熙雖然免了鰲拜一死,但是他愁腸百斷,最終病死在了大牢裡。

康熙擒鰲拜,用玩布庫的少年,而不是用侍衛,正是佈局人的高明之處。

實際上並不像《康熙王朝》裡寫的那樣,康熙是和孝莊經過詳細的商討之後,定下來的擒鰲拜的計劃。史料裡並沒有證據表明孝莊知道並具體參與了這件事情,反而是索額圖深入參與可此事,所有事情的安排應該都是索額圖利用康熙和鰲拜之間的矛盾,利用康熙不得不賭的處境,進行的一次冒險性較大的賭博。

所以這個過程當中,索額圖考慮到了失敗的可能。

所以在擒拿住鰲拜之前,任何與政局有關的人和事情都不能參與進來,否則一旦失敗,誰都無法收場。一幫孩子如果擒得住鰲拜,直接下罪名,自己順勢解決鰲拜的黨羽;如果失手,孩子們(不是野孩子,都是親貴子弟,這一點很重要)跟你鬧著玩的,畢竟玩布庫的孩子們手裡沒有刀(這一點也很重要)。即便鰲拜很生氣,要追究責任,也不好發作,畢竟和孩子較勁,得看背後站著誰,到時候孝莊再出來說句話,尚有挽回餘地。

史料並沒有記載索額圖和康熙當時準備了多少套預案。但是謀大事,定乾坤。索額圖作為主要佈局人,“如果失敗”他是一定要考慮進去的。

擒了鰲拜之後,當月康熙做了3件大事,鞏固了自己的權威。

第一,下詔永遠停止圈地;第二,禁止虐待八旗奴僕;第三,嚴格議政王大臣會議保密制度。“永遠停止圈地”,武人鰲拜的時代就徹底結束了。

康熙16年(1677 年)康熙設立南書房,由皇帝親自挑選親信入南書房辦事,組成自己直接控制的機要秘書班子,“議政王大臣會議”就此沒落,此後清朝再無滋生權臣的土壤。


炒米視角


康熙帝,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二位皇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而且,康熙帝年少時智擒“權臣鰲拜”的事件更是廣為流傳。而康熙帝那時為什麼不用宮中的大內高手,反而是讓一群孩子去生擒鰲拜呢?

這要先從鰲拜說起,鰲拜是清朝初期的權臣,並且與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一同被指派為康熙帝的輔政大臣,而這四位大臣開始時還是比較安定的,後來,他們之間的“爭鬥”逐漸激烈,特別是鰲拜,仗著自己的功勞以及皇帝的年幼,想要在朝堂上一家獨大,專擅朝政,哪怕在14歲的康熙帝正式親政後,鰲拜也沒有收斂。於是,在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1669年6月14日),康熙帝命令自己的少年侍衛在鰲拜進見時將其生擒。

而之所以用這群孩子去擒拿鰲拜,對於康熙帝來說,是一種謹慎的做法,因為鰲拜畢竟是權臣,對於年少的康熙帝而言,他不敢保證宮中的大內高手中有沒有鰲拜的人,如果大內高手中有鰲拜的人,消息走漏了,那場面就更加無法收拾了。再有,就是鰲拜軍功赫赫,號稱“滿洲第一勇士”,對鰲拜來說,他不會把一群孩子放在眼裡,而若是大內高手就不一樣了,那樣鰲拜就會警惕,並且有提防之心,反而會不好捉拿。

而也正是康熙帝的謹慎做法,加上鰲拜的大意,使得一代權臣栽在了一群孩子手裡。


說與山鬼聽


不管鰲拜想不想造反,單憑鰲拜獨掌大權在朝堂上呼風喚雨,擋了康熙親政、掌權的路,就是取死之道。

就已經成為康熙眼裡的死人。

康熙能夠“智擒鰲拜”靠的雖然是一群“小孩子”,但是這群小孩子可不簡單。

首先,這群小孩子經過嚴格選拔。

康熙選擇的這群小孩子都是“親貴子弟”。

可以說康熙選擇這群小孩子也是煞費苦心,必須是忠心耿耿,身份、家庭背景簡單,能夠一心一意為康熙效命,甚至能夠豁出性命。

鰲拜能夠撇開其他三位輔政大臣,自己獨掌大權,一定會兼任皇宮侍衛統領之類的官職。在皇宮裡面的,很多侍衛都在鰲拜的掌控之下,一旦走漏風聲,將極為危險。

所以,選擇這群“小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忠心。

其次,這些小孩子經過嚴格的訓練,戰鬥力極強。

另一個必須滿足的條件就是“身強體壯”。

為了達到擒拿鰲拜的目的,這群“小孩子”不說個個都力大無窮、天生神力,但是也必須是天賦異稟,能夠經受得住嚴格的訓練。

滿清作為遊牧民族,摔跤一直是滿清的傳統娛樂項目之一。在滿清與蒙古族交好以後,雙方更是經常性的、定期組織摔跤比賽,因為滿清幾任皇帝的重視,在順治朝滿清摔跤技術就已經超過蒙古族,經常性的取得勝利。

“布庫”意為“摔跤常勝者”,所以康熙選擇的確實是“小孩子”,但是挑選的肯定是入宮前就經過嚴格訓練的“布庫少年”。

經過兩年時間的嚴格訓練,再加上康熙肯定不會吝嗇區區牛羊等肉食,一定會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並且也從“少年”成長為膘肥體壯的“青年男子”,戰鬥力驚人。

最後,康熙能夠“智擒鰲拜”,消除了鰲拜的戒心。

實際上,在“智擒鰲拜”之前,康熙為了麻痺鰲拜,對於鰲拜的多項無理要求都給予滿足。

然後,康熙故意將鰲拜身邊的親信調離京城,換上了親近康熙的大臣。

最後,康熙肯定在此之前多次傳召鰲拜,使得鰲拜“常常出入宮廷”,徹底消除了戒心。

所以這群“布庫少年”一擁而上,成功地將滿清第一勇士鰲拜擒拿。

之後,14歲的康熙雖然感動於鰲拜身上的磊磊傷痕,和鰲拜為清朝作出的貢獻,法外開恩囚禁鰲拜,但是不久以後等鰲拜的黨羽被清除,鰲拜就去世了。

這群善於摔跤的“布庫少年”康熙也沒有解散,而是專門組建了一個編制300人的“特種部隊”善撲營,成為一支直接聽命於皇帝的宮廷內衛部隊。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個人認為康熙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其一:忠誠度完全沒有問題。鰲拜掌權,權傾朝野,大內侍衛中難保沒有忠於鰲拜的人員存在,在訓練以及生擒時難保不會有人通風報信,同時大內侍衛也算是混官場的人,這些人都有自己的政治敏感度,這就為訓練目的的遮掩工作增加了難度。反之如果選擇孩子則好很多,首先都是青少年時期的孩子,這個時期孩子容易被灌輸思想,也沒有官場生活的那種老於世故,只有士為知己者死的英雄氣節,同時孩子沒有政治敏感,天真無邪,所以訓練中出現差錯也不容易暴露康熙意圖。

其二:麻痺眾人。一群孩子能成什麼大事,這是所有人的感想,康熙選擇這些孩子時,這些孩童應當都不大,所以當時所有的朝中大元包括鰲拜都沒當做會事。而當孩子們長大時,鰲拜已經被麻痺,忽視了這群已經長大了的孩子,在其眼中依然是孩子。同時孩童更有利麻痺在血中歷練出來的鰲拜,使其放鬆警惕,從而一舉擒拿。

其三:初生牛犢不怕虎。青少年並沒有真的不入過社會,可謂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們天不怕,地不怕,就像我國青少年犯罪率直線上升,校園暴力層出不窮一樣,他們沒有什麼法律、害怕以及畏懼。這種沒有受過挫折,這種我老大,天老二,地老三的心態正式康熙所喜歡的心態。當然,也正是他們這種心態,成就了康熙一番偉業,自古英雄出少年,帶刺的孩子才更有出息。

以上皆為筆者雜談,切勿當真。


polityW


康熙為什麼要讓一群孩子生擒鰲拜而不動用大內高手?這問題其實很好回答,因為如果康熙讓大內高手動手,那就不知道被拿下的是鰲拜還是他自己了,這一點我們可以從鰲拜的官職中發現端倪:領侍衛內大臣、少傅兼太子太傅。也就是說,按照當時的分工,大內高手是歸鰲拜管的,小皇帝是要管鰲拜叫老師(名義上)的。

在鰲拜專權時期,大內侍衛要是不聽鰲拜的話,那就只有死路一條,費揚古曾為步軍統領(既後來的九門提督)、內大臣,但是他的兒子倭赫因為對鰲拜不夠禮貌,結果鰲拜二話不說就把倭赫拉出去砍了,小玄燁也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啥招兒沒有——倭赫就是康熙的侍衛,也就是所謂的“大內高手”。

連倭赫都說殺就殺,那些大內高手即使自己不怕死,也要為自己的家人想一想。沒準兒這邊康熙剛給大內高手們佈置完擒拿鰲拜的任務,那邊鰲拜就已經知道了詳細的行動計劃。

而且我們細看史料就會發現,康熙這個人是比較多疑的,他既不相信自己的兒子,也不相信身邊的大臣——這其實就是少年時期留下的陰影和養成的習慣。少年老成的康熙不相信任何人,自然也就不相信身邊已經成年的大內侍衛(高手)。而那幫跟自己整天做遊戲的小孩子,頗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勁兒——這很重要,那些小孩可可以“出於義氣”對“發小”忠貞不二,為了康熙可以捨棄家人性命。

一張白紙好做文章,其實那些布庫少年可以看做是康熙從小培養起來的“殺手團”,而且這些人似乎最後結局也都不大好:鰲拜固然是被拿下了,但是索額圖(據說是韋小寶的原型)被康熙關起來餓死,曹寅(魏東亭的原型)被康熙吃光了家產吃出了虧空,最後落得個被抄家的下場……


半壺老酒半支菸


看到這個問題先簡單介紹一下康熙和鰲拜。

康熙本名愛新覺羅·玄燁,是清朝第四位皇帝,入關的第二位皇帝。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2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鰲拜本名瓜爾佳·鰲拜,滿洲鑲黃旗人,是三朝元勳,康熙帝早年輔政大臣之一。以戰功封公爵。鰲拜前半生軍功赫赫,號稱“滿洲第一勇士”,晚年則操握權柄、結黨營私。

歷史上鰲拜大權獨攬,仍把持著權力不放,要把年輕的皇帝變成任憑自己擺佈的傀儡。這當然是康熙不能容忍的,除掉鰲拜那是必須的。

但鰲拜當時候勢力太大,當然不能貿然行事。所謂的小孩只是康熙自己培養以後的親信,名義上是陪康熙練摔跤,暗地裡卻計劃除掉鰲拜。況且這些孩子的功夫在鰲拜眼裡不值一提,也放鬆了鰲拜的警惕性。如果動用大內侍衛,目的性太大鰲拜會察覺也會防範,甚至扼殺。


蓋世楠爵


康熙為何要培養少年打手,這要看當時政局的背景,主要分析如下:

1、鰲拜勢力大,怕打草驚蛇

在四大輔臣之首的索尼逝世之後,他殺死了輔臣之一的蘇克薩哈全家,一時之間權侵朝野,成為威脅康熙皇帝的心腹之患。朝野上下有不少鰲拜的人,包括大內高手,這個時候下令捉拿一定會走漏風聲,甚至逼迫鰲拜造反。

2、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當一個人心理放鬆警惕之後,被皇帝召見,也是家常便飯。鰲拜進宮後,根本沒有思想準備會被捉拿,所以這種場景下的抓捕出其不意,沒有反抗時間。

3、雖是少年,卻也武藝高強

這些人不是普通的少年,也是經過精挑細選且嚴加訓練的少年,本身就身手不凡,再加上鰲拜再厲害也只是一個人,雙拳難敵四手何況是那麼多隻手。


少公子趣說歷史


清世祖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曆十五年世祖患麻疹病死亡,其八歲的兒子玄燁即位,是為聖祖。世祖臨終前,特任命朝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顧命大臣。在這四個人中,雖然鰲拜論資排輩是最末一位,但他憑藉在與明軍的戰爭中立下的戰功,從此居功自敖、專橫跋扈,在朝內依仗權勢、結黨營私、排除異己、打擊正派朝臣。事事凌駕於他人之上,甚至連年少的皇帝他也不放在眼裡,經常當面頂撞,大施淫威。他羅織罪名,屠殺朝庭忠臣,最後連顧命大臣蘇克薩哈父子宗親數十口人也被他強迫皇帝下詔誅殺。對這個罪大惡極的殘暴之徒,康熙帝早就心懷憎恨,內心必欲除之而後快。但又怕鰲拜在朝數年,培殖的黨羽眾多,勢力強大,自己又無實權,一時難以取勝,所以,只能待機而動。一六六八年,康熙己十五歲,他認為除掉鰲拜的時機己經到了。他命令吏部侍郎兼自己的一等侍衛索額圖,招集一些十五六歲的青年衛士,以訓練滿族傳統摔跤運動布庫戲為幌子,加緊訓練武功。這些人見到鰲拜也不迴避,鰲拜只當是小孩玩遊戲,並沒′有引起他的重視。這些青年經過刻苦訓煉,武功大大長進。康熙把這一切準備就緒後,在當年五月的一天,皇帝在南書房召見鰲拜,這些青年早己四處埋伏妥當,等鰲拜一步入書房,這些經過訓練的衛士們便一擁而上,將鰲拜擒住。接著,康熙帝立即傳旨康親王傑書擬定鰲拜和遏必隆及其同黨的罪狀。將鰲拜革職,立即斬首,同時將其親子宗親數十人問斬,並抄沒家產,鰲拜二十多位親信被革職查辦,從而將鰲拜黨羽一網打盡。


渤海綠洲


康熙年幼繼位有四個輔政大臣,分別是索尼、鰲拜、蘇克薩哈、遏必隆。當康熙成人親政之時,鰲拜還沒有過完權利癮不願放權,蘇克薩哈首先提出辭職還權於康熙,鰲拜見蘇克薩哈這樣做很有意見,就羅列了一些罪名誣陷蘇克薩哈,併成功的將蘇克薩哈滿門抄斬,從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當時鰲拜的實力是非常強悍的。

在鰲拜這樣一手遮天的情況下,康熙的身邊也不見得沒有鰲拜的眼線。康熙為了不引起鰲拜的注意,就暗地裡挑選了一批勇猛的青少年練習摔跤,等這批勇士基礎打牢有與鰲拜一戰的實力後伺機而動。其實當時鰲拜也是注意過這批人的,可想想康熙和一群年輕孩子玩耍,也就沒有特別在意。



直到有一天康熙感覺時機成熟了,就和索額圖(索尼的第三子,當時索尼已病死)計謀將鰲拜重要黨羽支離京城,再擇機宣鰲拜入朝面聖,就這樣康熙的這一批孩子兵就真把鰲拜拿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