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董明珠說還要再幹三年!

延期超過7個月的格力電器董事會換屆終於迎來結局,1月16日,65歲的董明珠高票當選新一任非獨立董事,並以9票同意、0票反對、0票棄權,當選為格力電器董事長。過去近七年,格力電器在董明珠的帶領下獲得了許多,董明珠也刷新了事業上的新篇章,二者互相成就。下一個任期,仍然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面對物聯網時代與智能家居的到來,董明珠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65歲董明珠說還要再幹三年!

意料之中

1月16日下午5時30分,格力電器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召開,董明珠當選格力電器新一任非獨立董事,劉姝威當選格力電器新一任董事會獨立董事。在這次選舉中,格力電器新一任董事會共提名9名董事候選人,分別為董明珠、黃輝、望靖東、張偉、張軍督、郭書戰、劉姝威、邢子文和王曉華。在選舉非獨立董事議案時,董明珠現場得票率134%、黃輝91%、望靖東99%、張偉88%、郭書戰89%;選舉獨立董事時,劉姝威得票率100%。

選舉結果揭曉前,董明珠就格力未來接班人的問題回應稱,“我心目當中還是有評估的,誰能真正對未來格力電器的發展負責,這是個嚴肅話題,這個人選不是我說了算,是他自己做出來的”。

對於股東關心的分紅問題,董明珠表示,2012-2018年,格力累計分紅超過400億元,相信格力會持續分紅,但什麼時候分紅、給多少分紅,也要看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我原來1萬元的格力電器股票,現在已經增值到幾千萬元,因為我從來沒賣過。”

在位七年

作為一名“老格力人”,董明珠加入格力電器已近30年。董明珠獲得連任,對很多格力電器的股東和投資者來說無疑是強心劑。1995-2005年,也就是董明珠領導格力市場期間,連續11年將格力空調產銷量、銷售收入、市場佔有率做到全國首位,使得格力銷售額每年均以30%的速度增長,淨利保持15%以上的增幅。一時間,很多人都知道了董明珠,她的一句“好空調,格力造”,也讓消費者記住了格力。

2012年5月,格力電器宣佈,董明珠正式被任命為格力集團董事長,她擔任董事長的七年來,格力電器累積淨利潤1094.9億元,營收從2011年的835.17億元增至2017年的1482.86億元,淨利潤從2011年的52.27億元增至2017年的224.02億元。董明珠在本次股東大會上透露,預計2018年將實現2000億元的營收,稅後利潤超過260億元。

業績成就顯眼,業務拓展也引人注目。在董明珠的帶領下,格力電器一直在走多元化之路,做手機、做冰洗、進軍新能源、做芯片。其中,最轟動的應該是對珠海銀隆的投資。2016年,格力電器發佈公告稱,有意斥資130億元入股新能源汽車企業——珠海銀隆,同時還公佈了詳細收購方案,但受到外界大量質疑,甚至格力不少股東都持反對意見,最終這項收購計劃流產。一個月後,董明珠宣佈以個人身份投資珠海銀隆,目前她已經是該公司第二大股東。

在此次臨時股東大會上,董明珠回應了自己對珠海銀隆的堅持:“格力收購銀隆,我認為是遭到了一些阻礙。隨著人類生活物資的變化,儲能、新能源是必然方向,我認為,對於格力來講,儘管能在(家用)空調領域做到世界老大,卻沒辦法打進汽車空調,所以收購銀隆是打開汽車空調市場的一條路,我們是帶著夢想去做這件事的。”

65歲董明珠說還要再幹三年!

多元化挑戰

董明珠曾承諾,2023年格力電器要實現6000億元的營收。業內普遍認為,這是個很大的挑戰,其中一個阻礙性因素就是產品線太過單一。

家電分析師梁振鵬認為,格力電器絕大部分銷售額來自於空調,抗風險能力較低,如果碰到夏季不夠炎熱等不可抗因素,就會對業績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格力過去就有過這樣的先例。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格力電器收入909.76億元,其中空調銷售為758.2億元,佔比達到83.34%。

產經觀察家、釘科技總編丁少將也認為,目前格力只能靠空調支撐主要營收和利潤,其他多元化家電品類、智能裝備等尚不能對公司形成有力支撐,但空調業務又受房地產、天氣以及市場競爭趨於激烈等因素制約,增長的天花板明顯。“董明珠承諾花重金研發芯片,也成立芯片公司,在下一個任期能否讓芯片半導體業務進入投入回報期,是一個挑戰。”

對此,董明珠在臨時股東大會上表示,空調依然是主業,也不認為空調行業已經到了天花板,稱中央空調、光伏空調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全國中央空調1000億元的市場,格力佔比超過20%,且以每年30%的速度在增長,市場空間拓展非常快。

至於外界對格力多元化發展受挫的質疑,董明珠直言:“大家說格力手機沒成功,你怎麼知道沒成功呀?我的業績在增長,我就是成功的。芯片也是一定要做的,每年格力電器進口那麼多芯片……格力希望成為創造者,而不是靠著別人活下去。”

65歲董明珠說還要再幹三年!

任重道遠

沒有企業能夠永遠高枕無憂,面對強勁對手,面對互聯網時代向物聯網時代的轉變,格力必須做點什麼。產業觀察家洪仕斌指出,正因為過去幾年董明珠帶領格力取得了不小成績,她在外界留下了美譽度,但珠海銀隆過去一年出了不少問題,對董明珠本人產生了負面影響,她需要做出轉變。

在專家們看來,多元化嘗試是對的,但怎麼做才能達到目的最為關鍵,對此,他們給出了不同側重點的意見。

廣撒網,重點突破。丁少將認為,格力還是應該在做好空調的基礎上,重點突破一到兩個其他品類,形成多業務協同支撐公司發展的態勢,並爭取早日在上游半導體領域獲得技術突破和落地產業應用,打開新增長空間。

自有品牌有效跨界。“新能源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董明珠應該帶格力到另一個大產業領域中,做有效的跨界,而不是單純投資一家公司;在冰洗、小家電等領域,格力不應只做其他品牌產品的延伸,最好用格力品牌來支撐跨界,兩方面同時發展,才可以完成6000億元的目標。”洪仕斌坦言。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梁振鵬強調,格力這幾年的多元化都沒有成功,很大一個原因在於“不專業”。“格力主業是空調,屬於機械製造業,手機屬於IT類的消費電子行業,需要具備移動互聯網思維的、懂IT的人,組建專業的團隊,做專業的市場策劃,才能夠做出成績,而不是原有的空調專業人員來接手。”他說,格力一直在佈局智能家居,但智能家居要做到互聯互通,前提是產品線齊全,格力本身的產品範圍就不大,未來必須突破這一點。

董明珠的下一個三年任期,仍然是一條鋪滿荊棘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