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财经:雷声大雨点小!盒马鲜生“标签作假”处罚为何迟迟未下

蛋壳财经:雷声大雨点小!盒马鲜生“标签作假”处罚为何迟迟未下

和阿里巴巴的纽带关系,让盒马鲜生一出世便是明星企业,然而知名度历来都是双刃剑,一则“标签作假”的监管消息一经流出,网络上的负面情绪便弥漫开来。

从11月21日上海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举报,对上海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静安第二分公司进行立案调查,到28日,盒马鲜生的“标签作假”已经先后被人民网、央广网、经济日报等10数家核心央媒关注。

蛋壳财经:雷声大雨点小!盒马鲜生“标签作假”处罚为何迟迟未下

“不解的是,为什么事发这么多天,始终没有看到官方的处罚信息?相反,全网都是盒马鲜生CEO侯毅的道歉信,有些讽刺……”有网友在微博如此评价。

被180盒胡萝卜“打脸”

盒马鲜生的造假事发纯属意外。

2018年11月15日,一位上海市民在盒马鲜生购物时,看见一旁的工作人员正在更换胡萝卜外包装的日期标签。颇感疑惑的顾客翻看后发现,被换下的胡萝卜标签日期为11月9日、11月10日、11月11日,被换上的标签日期为11月15日。

蛋壳财经:雷声大雨点小!盒马鲜生“标签作假”处罚为何迟迟未下

随后,该市民向门店负责人反映,门店负责人表示是工作人员在工作流程上有违规操作的行为,自行打印了标签。该市民没有接受,遂向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举报,盒马“标签门”事件由此持续发酵。

4天后,上海静安区市场监管局表示,已对该事件立案调查,对盒马所有产品的标签情况进行检查。而6天后的11月21日,盒马首席执行官侯毅发布致歉信,宣布盒马上海区总经理就地免职。

一根胡萝卜引出大危机

“这几天心情很沉重,盒马一路走来,承蒙大家的厚爱,让我们一点点积累起影响力和口碑,但近期包括标签事件在内,我看到用户对我们不好的反馈在增加。我也是盒马的用户,与大家感同身受。品质和服务是生命线,我们没保持好对客户的敬畏之心,散漫了对客户第一的坚持!”

侯毅在致歉信中这样说,但被换了标签的胡萝卜达到了180盒,截至11月14日已累计销售107盒,也就是说在被上海市民举报前,盒马员工的这个举动已导致“不新鲜”的胡萝卜被摆上了百个上海市民家庭的餐桌,而更多“不新鲜”的菜品生鲜是否此前也经由换“新标签”而在说着“日日鲜”的盒马被消费者买走了呢?

蛋壳财经:雷声大雨点小!盒马鲜生“标签作假”处罚为何迟迟未下

据了解,2015年3月从阿里巴巴内部孵化而生的盒马鲜生,不仅是在新零售概念下靠数据驱动、用整合供应链以及焕新零售业态成就的零售业“网红”和主力军标杆,它更是对生鲜电商玩儿了多年都玩不转的“保鲜”销售鲜活海鲜、新鲜蔬果的一次创举展示和就此冠名。

“标签作假”处罚迟迟未下

蛋壳财经:雷声大雨点小!盒马鲜生“标签作假”处罚为何迟迟未下

盒马鲜生宣称“希望从供应链角度进行优化,让消费者吃到更新鲜的食品,提供独特的品牌价值”,但相继被曝出用腐烂变质的落地苹果榨汁以及为本来并不容易显得“不新鲜”的胡萝卜换标签,盒马似乎再难举着“鲜生”的大旗了。

吊诡的是,自侯毅的道歉信之后,“民意”似乎就已经原谅了盒马鲜生,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更是几乎被道歉信和阿里的对内处罚信息覆盖。

“不是很能理解,食品标签作假不算小事,为什么10多天过去,上海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始终没有处罚措施发出?!”微博网友“西葫芦”称,之前山东枣庄一食品企业生产标签造假,第二日就被山东省枣庄市食药监局罚款17万元。

蛋壳财经:雷声大雨点小!盒马鲜生“标签作假”处罚为何迟迟未下

另有法律界人士总结了“标签门”事件在处罚上对盒马的影响,如依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规定经营者明知已经过期进行更改日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属于欺诈行为。对此,消费者可要求经营者赔偿损失并支付十倍价款或三倍损失的赔偿金。但从行政处罚的角度来看,盒马鲜生的行为很大可能会面临5000~10000元区间的行政处罚;

而又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十项的规定,禁止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盒马此番行为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可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