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般電影比起來,《銀翼殺手2049》有什麼不同和相同點?

前作對比

《銀翼殺手2049》剛上映的時候第一時間就去看了,整體來感覺還是很棒的。

而且我特意在看這部電影之前又補了一遍前作《銀翼殺手》,讓印象加深一下,而且確實這個系列的電影需要去複習一下,它著重的是概念,而不是形式

我這裡說到概念和形式可能太抽象了,相比於第一部《銀翼殺手》來說,第二部顯然故事劇情更豐富了,特效也更逼真了,細節也跟著多了起來。

和一般電影比起來,《銀翼殺手2049》有什麼不同和相同點?

關於細節這方面,編劇下了很大的功夫。

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銀翼殺手2049》之前,《銀翼殺手》之後,總共出了三部小短片,分別是《銀翼殺手2022》、《銀翼殺手2036》以及《銀翼殺手2048》,這三部短片形成了一個聯繫網將《銀翼殺手》的世界歷史整合到了一起,在《銀翼殺手2049》裡有很多我們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點,都有在這三部短片裡面提到並詳細解釋過。

如果說《銀翼殺手2022》這個短片提到的重要線索是新系列的複製人的壽命大大延長,泰瑞爾公司宣告破產的話。

和一般電影比起來,《銀翼殺手2049》有什麼不同和相同點?

那麼《銀翼殺手2036》則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生產新型複製人的公司崛起的短暫一瞥,實業家華萊士展現新型複製人的過程。

和一般電影比起來,《銀翼殺手2049》有什麼不同和相同點?

而之後,在《銀翼殺手2048》裡,就正好與《銀翼殺手2049》剛開始的劇情巧妙地結合到一起,展現的是複製人薩珀被發現逃跑的過程,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展現的是報警鏡頭。

和一般電影比起來,《銀翼殺手2049》有什麼不同和相同點?

這個鏡頭就向我們解釋了為什麼在《銀翼殺手2049》裡,銀翼殺手會找到薩珀。

綜上來說的話,我們可以把《銀翼殺手》想象成一個剛剛交接的新房子,房子裡面什麼也沒有,而然後呢,把《銀翼殺手2049》想象成各類傢俱和裝飾,讓整個房子看起來很充實。

我舉這個例子只是想表達兩部電影一個很重要的區別,就是關於側重點的區別:《銀翼殺手》創造了賽博朋克——作為賽博朋克藝術風格的先驅,我們可以稱之為創造,以及神秘主義、廢土文化、極簡風格、哲學氣息等等一些藝術風格或者說概念的體現。

可以簡單的說《銀翼殺手》創造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而《銀翼殺手2049》相對來說則是在前作的基礎上添磚加瓦了,從宏觀的角度來講的話,它就是把第一部裡已經建置的差不多的世界架構完善和充實了許多。

當然這並不是說《銀翼殺手2049》毫無創新可言,我們在片中看到的一些建築外景以及房間內景,大都是將存在於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先鋒文化和藝術融入到裡面去了。

這裡面有一些具體的例子,我就不再多解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一下關於《銀翼殺手》和《銀翼殺手2049》美學風格的文章,增加了解。

說完了這個概念上的東西,我們在來看一下如何讓這些概念表達出來,或者說是:我們怎麼才能把這些概念用形式的方法展現出來呢?

賽博朋克、廢土文化以及其他

賽博朋克,「cyberpunk」的中文譯名,有兩個單詞組成,分別「cybernetics」「punk」。

C開頭的英文本身就有控制的意思。

而P開頭的單詞指的是朋克風格,至於朋克風格本身,我們可以在相關的文章和百科裡面有個大致的瞭解,但是朋克風格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打破和重建的過程。

它不同於任何一種藝術形式——或者說他與其他藝術形式的相似點非常之少,而且在重建的過程中,呈現出來的風格大都是黑暗和癲狂的。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在很多類似風格的電影裡,比如《大都會》、《哈爾的移動城堡》、《蒸汽男孩》、《瘋狂的麥克斯》系列裡面,都能找到黑暗風格的體現。

和一般電影比起來,《銀翼殺手2049》有什麼不同和相同點?

簡單的說,他是反烏托邦的,是極端的。

而開頭的賽博朋克除了擁有這些風格特點以外,還提到了一個新的概念,就是

集權,所有的資源和人力都有大公司和富賈掌控著,住在底層的人們沒有任何機會發聲或反抗。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在裡面很難看到人性的存在,主角在追趕複製人的過程中,身旁路過的行人麻木不仁,行動的指揮官——銀翼殺手的僱傭者居高臨下,貧富差距極端明顯。

除此之外,在新一部的《銀翼殺手2049》裡面,還有關於廢土文化展現,在主角尋找上一部的主人公戴克的過程裡,來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電影的整個色調呈現出一種灰黃色色調,在《銀翼殺手2022》裡,其中有一段講的是關於複製人與複製人之間的戰爭的片段,同樣也在色調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來表現荒蕪感和末世感。

廢土文化一般都會強調戰爭和滅亡,在《瘋狂的麥克斯4》裡面,整部電影都是灰黃色的色調,而且很多場景都有刻意的強調這些場景的荒蕪感,而且我們知道這個故事是講述的地球上倖存的人的故事,所以故事的核心就變成了倖存的人該怎麼活下去的問題上了。

廢土電影旨在探討文明在經歷巨大災難後遭到徹底毀滅後的世界。

如果故事發生在災後不久,故事的中心就會著重於探討倖存者的心理;如果時間發生在災後很長一段時間,遺失的災前文明則會常常作為故事的主題。

時代的更迭和人類的更迭都可以加入廢土文化這個點來深入探討,《銀翼殺手》的世界是一個獨立於現實世界的平行世界,這是我們需要首先明白的,其次,雖然人性已經幾近泯滅,但是人還是整個系列電影中最重要的故事推進者。

我們不妨從人與複製人的關係上著手,看看這個電影中一些存在於概念之下的問題,來強化我們對於這部電影意識形態的認知。

人與複製人

我們究竟是人,還是玩具(複製人)?

我們為了什麼去生活、去工作?

什麼是有意義的,什麼是無意義的?

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問題的話,我們幾乎都能夠得到一個比較好的答案,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是確確實實的存在的。

但是複製人的存在是有意義還是無意義的呢?

在《銀翼殺手》裡面,複製人引用了笛卡爾非常經典的一句話,就是:我思故我在。

(複製人)他說他在思考,所以他是存在的,而在第二部,也就是這部《銀翼殺手2049》裡面,我們的主角也開始產生這種思考,一開始當他發現自己兒時的記憶是真實存在著的時候,他確信自己是一個人類,而不是一個機器,一個skin job。

然後呢,在之後他又被告知,兒時的記憶確實是真實存在的,只是這段記憶不屬於他,他仍是一個複製人,不是真正的人類。

這就引出來一個問題,就是。

如果兒時的記憶不能確認自己是真實的話,那麼我們和複製人的區別是什麼?

我們人類有童年的記憶,複製人同樣也有;我們人類有思想,複製人同樣也有;我們人類懂得道德觀念,複製人不見得比我們差。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很經典的動畫電影,叫做《原始星球》,這是一部講述反抗統治的簡單影片,但是畫風怪異、想法獨特,讓這部電影的魅力大大增加。

和一般電影比起來,《銀翼殺手2049》有什麼不同和相同點?

在《原始星球》裡面,一個奴隸奧姆斯人得到了學習統治者戴格斯人的先進技術之後,領導族人反抗統治者戴格斯人,並最終取得勝利。

在故事的起初,奧姆斯人被統治者戴格斯人當做玩具玩弄,然而到了最後,當奧姆斯成為星球的主宰之後,反而之前作為統治者的戴格斯卻成為了玩具。這種戲劇性的反轉讓人很難忘掉,我看著這部電影很長一段時間都有一種壓抑感,現在想通之後,發現這種壓抑感其實來源於對自我的認知不準確的問題上。

在《銀翼殺手》系列片裡面,複製人就是人類的玩具,而如果複製人取得了統治地位的話,起先的人類可能就會成為複製人的玩具。

這也就是我為什麼細思極恐的原因所在:

我們一直以為自己是自己,然後到了某一天突然發現,原來自己是別人,而別人才是自己。

可能比較難以理解,但是如果能夠理解這句話的話,你就大概知道可能《銀翼殺手》系列的故事會怎樣發展了。

所以電影的意識形態的架構基本上就是由我在前面提到的三個問題裡延伸出來的,發展心理學家埃裡克森

曾經提出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角度,就是人的「身份認同」概念,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延伸閱讀一下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相應的著作,對這個概念有一個更深的瞭解。

說完了人和複製人,我們再把這些串在一起,說一說我沒提到的關於神秘主義這個點的一些猜想。

“神秘主義”一詞是從拉丁文occultism(意為“隱藏或隱蔽”)派生而來的,其基本含義是指能夠使人們獲得更高的精神或心靈之力的各種教義和宗教儀式。

我把神秘主義理解為人類未知的文化和思想,而不僅僅侷限於宗教和教義。

《原始星球》就是一部典型的神秘主義電影,因為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沒有存在過這樣的社會,也沒有戴格斯人統治著我們,或許在很遠的地方確實存在這樣的星球,但是我們無從得知,所以這就是一種神秘的文化。

和一般電影比起來,《銀翼殺手2049》有什麼不同和相同點?

同樣的,《銀翼殺手》系列也是如此,裡面的一些建築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我們沒有見到過,或者說大多數人都沒有見到過——我之所以在這裡強調大多數,是因為在《銀翼殺手》裡有些美學風格都是借鑑了當今社會上一些先鋒藝術和文化的結果,是有跡可循的,但是確實我們大部分人還是普通人,沒有見到過這樣的藝術風格。

所以這裡還要對神秘主義有一個補充,就是:

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體驗過或有過經驗的文化和思想。

《2001太空漫遊》太出名了,也太先鋒了,但是他所講述的故事在我們如今看來並不離奇,首先是因為電影裡所講述的外太空在我們如今的電影裡已經有過多次展現了,成為了我們的經驗,其次則是這部電影講的仍是人類的生活,而不是一種新型的、未知的文化。

但是即使是現在,我們也很難看懂這部電影,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的思想的先鋒性。

對於人類的存在和其他一些哲學問題的探討上,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有無限的問題要問,大部分是一些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答案的問題,所以對於我們這些片段傳達的思想同樣是未知的、神秘的以及無從知曉的。

但是思想有一個好處,就是感知——我們說不出這種感受,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感知來理解這種感受,我想《銀翼殺手》系列在很大程度上,同樣也有類似的態度。

在編劇的規則中有這樣一句話形容此時此刻的感受特別好,就是:

展示,而不要告訴,無論是我前面提到的美學風格,還是電影的形式與概念,亦或是人與複製人存在主義的探討,都是如此。

思想想獲得長久的保存,最好的方法就是理解,藝術的形式雖然重要,但是如果你不懂藝術,那麼看的時候也會覺得索然無味,只有看清他,然後抓住他,才會懂得他。

梵高對他弟弟說的一句話我很喜歡:

沒有什麼是不朽的,包括藝術本身。

唯一不朽的,是藝術所傳遞出來的對人和世界的理解。

我覺得,這句話表達了我之前沒有表達清楚的觀點。

綜合以上,希望會有更多的思想性的作品出現在大銀幕上,期待《銀翼殺手》的第三部。

最後,謝謝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