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看學生懶惰,隨口說了這樣一句“髒話”,卻成了人們的口頭禪

作為老師,都以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學生為傲,所以總是勉勵學生們要勤勉好學。看到不勤奮學習的學生,老師們往往不會坐視不理,會對學生們進行比較嚴厲的勸誡。孔子當初看到自己的學生懶惰,就曾“罵”了一句比較難聽一點的話,想不到卻成了人們時常說起的口頭禪。

孔子看學生懶惰,隨口說了這樣一句“髒話”,卻成了人們的口頭禪

孔子有一名學生叫宰予,思維比較活絡,人也很聰明。剛成為孔子的學生時,就有人就在孔子面前誇宰予,再加上一開始孔子發現宰予言談確實是很有條理,所以對他還是比較喜愛的。但是沒多久,孔子就發現這個學生說話是有條理,就是管不住嘴,說話太過犀利和刁鑽,簡直就是個刺頭,於是就有了些不滿。

孔子看學生懶惰,隨口說了這樣一句“髒話”,卻成了人們的口頭禪

其實,宰予的名字就比較有個性,用現在的話講就是殺了我的意思,和名字一樣個性的還有他的嘴巴,總是給孔子帶來一些麻煩。有一次,孔子帶著他一起去參見齊國君主,剛好君主比較寵愛的一個梁姓士大夫也在場。這個士大夫前陣子讓蛇給咬了一口,養了很久才治好,這也是傷好後第一次上朝覲見。朝中的官員們為了巴結這個寵臣,所以就紛紛向他獻上治療蛇咬傷痛的藥方。

孔子看學生懶惰,隨口說了這樣一句“髒話”,卻成了人們的口頭禪

宰予看到大臣們的行為,十分不屑,又管不住自己的嘴,張口就來了一句,梁大夫的病都好了,你們還來獻藥方,是不是想讓他再被咬一次?其實,眾人在梁大夫痊癒之後依然獻藥方的做法確實有些不妥,但是再怎麼不妥,也不能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說出來!宰予的話一說出口,他自己倒覺得沒什麼,別人卻很尷尬。其中,尤為尷尬的當然還是他的老師孔子。學生言語不得體,丟他自己的臉,也丟老師的臉啊!回去之後,孔子就訓誡了宰予,讓他把握分寸,不能總是亂講話!

孔子看學生懶惰,隨口說了這樣一句“髒話”,卻成了人們的口頭禪

不過,宰予卻一直沒有改掉自己牙尖嘴利的毛病,另外,還讓孔子不滿的是,他經常問會一些古怪刁鑽的問題,甚至是質疑老師的理論。學生求知心理強,總愛提問題本來是一件事,但是總提一些刁鑽的難題來質疑老師,這讓誰也多少有些受不了。所以,時間一久,孔子對自己這個難纏的學生,就不是特別喜愛,以至於在宰予犯錯的時候,很斯文地罵了他一句。

孔子看學生懶惰,隨口說了這樣一句“髒話”,卻成了人們的口頭禪

有一次,孔子在講學的時候,看了一圈,都沒有發現宰予的影子,於是就趕緊讓學生去找。找了一會兒後,學生趕緊回來報告,說宰予哪也沒去,現在正躺在自己的屋裡睡大覺呢!孔子一聽,比較生氣,再加上平日裡的不滿,於是就“罵”了一句:“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孔子看學生懶惰,隨口說了這樣一句“髒話”,卻成了人們的口頭禪

都知道,孔子一向是比較和氣與謙恭,像這樣痛罵一個學生還是很少有的。這前半句意思是,腐爛的木頭不能用來雕刻,還算比較斯文一些,但是這後半句“像糞土那樣汙穢的牆不能再去粉飾”,就很嚴厲了,也相對比較難聽。這前後半句都是形容一個人不爭氣,不成才,完全沒有培養和扶持的必要。

孔子看學生懶惰,隨口說了這樣一句“髒話”,卻成了人們的口頭禪

沒想到,孔子說的這一句“髒話”,居然會傳了下來,前後兩個半句都成為了人們的口頭禪。這前半句,人們是直接引用,而後半句經過變化成了“爛泥扶不上牆”,也更加簡潔和直接。這兩個口頭禪,都經常被人們用到,專門用以訓斥那些不上進的人。

不過,罵歸罵,孔子可沒有放棄對宰予的教導,而且宰予雖然是口無遮攔,但是本身還是很聰明的,分析問題的眼光很獨到,有理也有據,面見各國君主時也不卑不亢,經常受老師之銘出使各國。所以,他並沒有不成才,最後還成為了孔子比較賢達有名的學生之一。而且,唐朝、宋朝、明朝等朝代都給了他非常尊崇的封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