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裡的那些事之寶寶吐奶!做到這八點,寶寶少吐奶,媽媽少擔心

對於每一對新手父母來說,即使做了再充足的心理準備,面對新生兒的各種狀況不免會手忙腳亂。新生兒吃完奶有時候會溢出一些奶,有時候是大口噴奶,不少新手父母開始慌了手腳,擔心寶寶是不是生病了?吃完就吐奶會不會影響生長髮育?還能不能接著餵奶?溢奶和吐奶是不是一回事?怎麼預防寶寶溢奶吐奶?一連串的問題困擾著新手爸媽。


月子裡的那些事之寶寶吐奶!做到這八點,寶寶少吐奶,媽媽少擔心

溢奶?吐奶?有區別

新生兒溢奶是非常常見的正常生理現象。大多數嬰兒都會溢奶。一般是嬰兒喝完奶平躺在床上會有少量奶水從嘴角流出。寶寶沒有痛苦的表情,也不影響生長髮育。
月子裡的那些事之寶寶吐奶!做到這八點,寶寶少吐奶,媽媽少擔心

吐奶是奶水極速地湧出口腔,吐奶量較多,有時是從嘴裡,甚至鼻子裡噴出的。吐奶前有時有比較痛苦的表情。

吐奶有生理性吐奶和病理性吐奶。多數是生理性吐奶。生理性吐奶不嚴重不需要擔心。一般三個月以後吐奶情況會明顯減少,六個月基本消失,有的可能時間長一些。而病理性吐奶需要經過醫生檢查才能確定。一般來說如果寶寶每次吐奶量都很多,呈噴射狀,嘔吐物中有血或綠色膽汁,伴有精神不佳或煩躁易怒,頻繁哭鬧,腹脹,發熱,體重不增等情況則需要諮詢醫生,病理性因素的可能性較大。
月子裡的那些事之寶寶吐奶!做到這八點,寶寶少吐奶,媽媽少擔心


原因何在?

1.新生兒的胃呈水平狀態,用通俗的話講就是"入口鬆出口緊",奶水很容易從入口返回口腔;

2.餵奶姿勢問題使新生兒吃奶時常常容易吸入空氣,之後打嗝會把吃進的奶水泛上來;

3.餵養不當,喂太多太飽,而寶寶胃容量又小,所以吃的食物超出了胃容量;
月子裡的那些事之寶寶吐奶!做到這八點,寶寶少吐奶,媽媽少擔心

4.吃完奶護理不當等都容易讓吃進去的奶迴流到口腔。
​​

如何幫助寶寶減少溢奶,吐奶呢?

小月齡寶寶尤其是新生兒,完全不吐奶是很難的,我們可以幫助寶寶儘可能地減少吐奶。不妨嘗試以下方法:

1.儘量抱著餵奶,抬高寶寶的頭部和上半身,讓寶寶身體有一定傾斜度。

2.保證寶寶含乳姿勢正確,應讓寶寶含住乳頭和大部分乳暈。奶瓶餵奶時應讓奶充滿整個奶嘴,以防吸入空氣。
月子裡的那些事之寶寶吐奶!做到這八點,寶寶少吐奶,媽媽少擔心

3.餵奶時間應儘量避免在寶寶哭鬧時喂,以防吸入過多空氣。掌握好餵奶間隔,不要等到寶寶非常餓的時候再餵奶。
月子裡的那些事之寶寶吐奶!做到這八點,寶寶少吐奶,媽媽少擔心

4.不要喂太飽。寶寶胃容量有限,太飽的話容易吐奶。尤其對於愛吐奶的寶寶,建議少食多餐。每次餵奶不要超過二十分鐘。

5

.避免奶陣嗆到寶寶。媽媽奶量充足,奶陣很多,呈噴射狀,寶寶會大口吞嚥奶水,很容易吞進空氣而吐奶,也容易被嗆到,寶寶會因為又餓又被嗆到而吃不到奶哭鬧。媽媽可以提前擠出一些奶,不要讓奶水太沖。奶陣的時候可以先暫停餵奶。
月子裡的那些事之寶寶吐奶!做到這八點,寶寶少吐奶,媽媽少擔心

6.拍嗝。寶寶吃完奶拍嗝。媽媽坐在沙發上身體稍微後仰,將寶寶豎抱在胸前,頭靠在媽媽肩膀上,媽媽一隻手託著寶寶屁屁,另一隻手用空心掌輕拍寶寶背部,等聽到"嗝…"的一聲就說明拍嗝成功。如果寶寶吐奶比較厲害,可以在餵奶中間拍1-2次。如果幾分鐘後還拍不出來不必強求,可將寶寶豎抱10-15分鐘防止吐奶。

7.吃完奶後不要折騰寶寶,吃完奶不要馬上換紙尿褲,平躺抬小屁屁極易吐奶,儘量吃奶前換。若吃奶後有大便必須換的話,注意不要給腹部太大壓力,以免擠壓胃部吐奶。

8.吐奶厲害的寶寶,喂完奶後,家人不要長時間離開寶寶視線,以防寶寶吐奶太多堵住口鼻。若發現寶寶吐奶,不要馬上抱起,為避免奶水吸入氣管應迅速把寶寶的臉偏向一側,利於奶水流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