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沒人在意「品牌」這個事?


為什麼沒人在意「品牌」這個事?

為什麼沒人在意品牌?

因為大家都是直男嗎?

因為中國的企業都不重視形象嗎?

還是因為品牌在我們眼中就是裝逼,就是花錢嗎?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但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1.競爭激烈,要忙著掙錢,沒空了解品牌

很多中國企業都在忙著掙錢,要交工資,要交水電,社保,還要進貨等等,錢像一把利劍垂在頭上。

大多數普通想創業做個生意都是在渠道,產品,商業模式上絞盡腦汁才能掙到錢。而在商業模式上絞盡腦汁本身,並不是一個壁壘足夠強的商業模式,因為聰明一點都能模仿,它缺少技術保護。

於是我國的很多企業都是無技術,無背景,無創新的企業,它們只能陷入激烈的競爭裡。

很多企業的焦慮感都由自而來,因為今天掙的錢,明天不一定還能掙,在這樣的心態下做生意,是根本聽不進去什麼品牌這種長線價值的事情,因為大家都很急。


2.品牌是花錢的,短期我看不到回報

同時,品牌又是個花錢的活,而且看不到回報。你設計個logo,取個名字要錢,設計一套宣傳冊,做個網站,開個公號要錢。剛才才說了,很多企業都渴望掙錢,我錢都沒掙夠就要花錢在沒有用的地方上,覺得沒必要,所以覺得不需要品牌。


3.沒接觸過高階品牌之術

品牌是什麼,我相信80%的人都會回答,做LOGO,印名片,打廣告。但這些都只是最基本的,僅僅解決一小部分企業形象的戰術而已。真正完整的品牌架構是如下這樣的:

為什麼沒人在意「品牌」這個事?


圖中紅色的部分是品牌真正趨近於正常的架構,可以看到品牌不止包括推廣和傳播這些,還包括了產品策略,價格策略,渠道策略這些市場營銷的範疇。

再上走一層呢,品牌還包括定位策略,核心價值,調性這些人們嘴上總提到的逼格啊,風格啊,形象啊,但很顯然它不是靠拍腦子決定的。

如果你透過品牌再往上看,你會看到競爭策略,市場策略這些可能公司CEO都會來參與的事情,通過觀察全局你就會明白,其實一個真正受到重視的品牌規劃是跟企業戰略目標緊緊掛鉤的。怎麼打市場決定怎麼做品牌。

舉例,這一次我們要打入青少年市場,那麼打入青少年市場的工作中跟品牌相關的就有,青少年是怎樣的一群人,針對它我企業該說什麼話,在哪裡說,怎麼跟青少年溝通,以及包裝怎樣的產品,賣多少錢等等。這一系列都跟市場策略有關。

但大多數公司這部分的職責都是市場總監或者運營總監或者CEO負責,品牌他們沒時間弄,也不會讓那些做品牌的同事參與,兩者沒法打通。

大多數企業還是覺得BD銷售比做品牌來錢更快,或者做流量比品牌更看得到效果。

於是品牌的話語權在很多公司裡一直不高,沒法發揮效能,也不願進行提高了。


4.品牌的課還沒學透,互聯網就來了

由於越來越多的購買決策,行為,交易都發生在互聯網,在互聯網的早中期,大量企業都去追趕流量的紅利,時至今日,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上的流量仍然是增長速度最快的渠道之一。而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多企業可能剛剛開始認識品牌的魅力,又被流量思維給吸引走了,覺得那裡客戶多,來錢快。

所以大量的裂變,投放,活動字眼出現在很多互聯網人也好,非互聯網人也好的眼裡,讓很多人一下子又覺得數據流量比什麼品牌要重要的多,跟過去沒有互聯網時候的重銷售思維,注重業績思維差不多,都是更看重實效而不願意瞭解品牌。

但是,真的是注重流量就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

這幾年,做互聯網的人也知道流量完了是需要留存才有轉化的,簡而言之,你無論從互聯網上還是互聯網下找來了1000多個人,你下一步必須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留住他們,讓他們多次購買你的產品。

BUT,你用什麼保證來了的人會購買的你產品呢?你又如何保證這1000多個人不會走呢?很多企業就又陷入沉思。


為什麼沒人在意「品牌」這個事?

品牌,其實就是一方面解決“如何更好地”拉人這個問題,同時也解決如何留住人,讓更多的人期待,為高溢價購買等問題的重要思維。

在品牌的啟發下,聰明的互聯網為了留住客人,為了促銷,為了製造高溢價同樣也創作了很多玩意,如內容運營,社群運營,各種運營,等各種各樣的,想讓“遠方的客人”留下來的種種戰術。

但這不斷填充來填充去的東西,不就是過去品牌在互聯網思維下的新應用嗎?

其核心,個人覺得就是品牌那一套基於產品/服務,針對相關人群的持續而全面的一種溝通和關係維護方式。

為什麼沒人在意「品牌」這個事?

宜家最新的品牌slogan

講簡單一點,品牌就是讓客戶喜歡你,且反覆地喜歡,越來越喜歡你所做的一系列嘗試。

說白了,品牌就是企業在面對市場,面對客戶時所展現出來的形象和情商。

情商高的,品牌就好。

情商低的,品牌就差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