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齡:書法不僅是傳統藝術,也可以是很當代的藝術|大米藝術

[ 本文共計1616字 · 建議閱讀3分鐘 ]

文 / 王冬齡


王冬齡先生的傳統書法創作以草書為主。“亂書”是他藝術創作中的一個新突破,他認為,這完全體現了中國書法中的“狂草精神”,以期拓寬書法藝術的視覺維度和表達境界,撞擊和改變人們對於書法認知的經驗,努力使中國書法介入當代藝術的語域,從書齋向公共空間轉換和向大眾傳播。

——施晗


傳統草書基礎上的“亂書”


1989年,我應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邀請去美國教授了四年書法,在教課過程中,我很明確地希望把中國書法中最了不起的書寫性,毛筆豐富細膩的線條變化,還有抽象的空間布白等精髓讓他們能夠領略,然後豐富他們自己的藝術。當時我在美國看過一箇中學的現代舞演出,突然發現中國書法和現代舞有很多有意思的相似之處,我意識到中國書法也可以去拓展和再創造,這也是完全必要的。


王冬齡:書法不僅是傳統藝術,也可以是很當代的藝術|大米藝術

王冬齡

所以從美國回來之後,我一方面每天堅持臨摹古帖,同時又在進行書法現代化的思考和創作實驗,同時還在做水墨抽象。應該說從美國回來的這二十多年,我一直在尋找一種適合自己的藝術語言,最後尋找到“亂書”,確實是找到了一種自己的藝術語言。

書法傳統和當代書寫之間的關係

我是一個從傳統書法中走出來的人,雖然我們傳統意義上的死功夫可能不及古人,但是我們今天的知識結構、藝術觀念和表現力可以完全超過古人。美國的教書經歷讓我認識到書法不僅是一種博大精深的傳統藝術,它也可以是很當代的藝術。書法藝術和它獨特的工具毛筆、宣紙是分不開的,用這兩種工具可以書寫出世界上最細膩而富有變化的線條,中國人用這種線條來表現自己的生命和情感,這在布面上用油畫是表達不了的。

王冬齡:書法不僅是傳統藝術,也可以是很當代的藝術|大米藝術

王冬齡的“亂書”作品 秦觀 《滿庭芳 ·山抹微雲 》

所以從中國書法出發來做水墨抽象,它會有特別不一樣的地方。我曾經總結過三點,第一點就是線條,這是用幾十年如一日的功力所錘鍊出的線條。第二點,書寫性,當你一點下去之後,它就像音樂一樣,要能夠表達出完整的樂章。第三點,是從名碑法帖訓練出的一種審美,所以他在創作的時候可以去掉具象的束縛,表現更加的具有精神性。

“亂書”書寫是否背離了傳統

“亂書”實際上就是字和字的交叉重疊,而這恰恰是傳統書法的大忌。這也不是我某一天的突發奇想,而確實是在工作中發現的創作方法,慢慢從感性到理性,我覺得這種方式其實完全體現了中國書法中的“狂草精神”

王冬齡:書法不僅是傳統藝術,也可以是很當代的藝術|大米藝術

王冬齡書法作品

“亂書”中字與字、行與行的交叉重疊又可以分為三大類型,一種類型就是偶爾有點交叉,但是你還能夠看出來這是書法;再就是相對交叉比較多一點,但是你還可以看出部分的字;還有一種就是重疊交叉的非常厲害

,寫完已經無法辨識。但我不會因為無法辨識就不講究筆法,特別是最後一種,已經完全走出了傳統書法的審美經驗,但是它和抽象畫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實它是有內容的,如果用現代科技把它透視解析,它又是筆筆到位的書法線條,同時又有抽象空間布白的節奏感,從右上角一直到左下角一路寫下來,非常貫氣。

因此有人說“亂書”是打通了古今中西。實際上西方人欣賞書法最大的障礙就是漢字,“亂書”既保持了書法的精髓,同時在視覺上的抽象性又能與西方人的審美習慣相契合。

王冬齡:書法不僅是傳統藝術,也可以是很當代的藝術|大米藝術

王冬齡書法作品

身體的參與使書寫魅力得到強化

古代書論裡面像懷素、張旭都有解衣磅礴,當眾揮毫的例子,但是到了後來,書法逐漸還是成為書齋裡一種安靜、高雅的書寫,更多是要體現一個人的學養。我的“亂書”作為大字的書寫,應該說也從西方的行為藝術中得到了啟發。對一個訓練有素的人來說,毛筆就是書家手的延伸,然後毛筆所寫出的線條,是作者心靈深處直接的精神表達。書法的揮灑有一種氣場,這個是很重要的。也是一種讓世界瞭解書法,感受書法的一種非常有說服力的方式。

確實,“亂書”對於自我生命的表達來講是更加放縱不羈了,即使傳統的狂草也沒有表達得這麼淋漓盡致,字與字的疊加之後,顯得更加渾厚雄壯,不可言說,這也增強了它的視覺張力。我現在仍然一方面在做傳統功夫的修煉,另一方面也在積極地做當代性的書寫。

王冬齡:書法不僅是傳統藝術,也可以是很當代的藝術|大米藝術

王冬齡書法作品

說到底,一個藝術家和他的書法作品,實際上是一次生命的書寫,這個是最關鍵的。

————

王冬齡,江蘇如東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學院現代書法研究中心主任,杭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蘭亭書法社社長。


王冬齡:書法不僅是傳統藝術,也可以是很當代的藝術|大米藝術

大米藝術


出品人 | 施晗

主編 | 李妙染 責編 | 趙國林 王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