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低,不代表讀書少!三個故事告訴你真相!

學歷低,不代表讀書少!三個故事告訴你真相!

關於學歷和能力,有人堅持說:學歷不如能力,讀書再多,還不是一樣給人打工麼?

的確,現在看來,能力的重要越來越凸顯出優越性,但是也沒有必要直接否定學歷不重要啊!你若是真的很有能力,為什麼不用你得能力去獲得一張國家認可的學歷呢?

學歷低,不代表讀書少!三個故事告訴你真相!

故事一

田家炳老先生,這位香港的富豪,被公認為是“百校之父”,為咱們內地中小學無私捐款10億多元人民幣,然而他只讀到了初中沒畢業,因為家窮,上不起學了!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初中沒有畢業,大多是學習不好的,這是我們現代人根深蒂固的片面思維。

田家炳老先生有一本特別推崇的書《朱柏廬治家格言》,說,這本書已經融入到我的血脈當中了,先父在世的時候,時常督促我們背誦和理解這本書上的格言,雖然今年已經70多歲了,我至今仍然能琅琅上口呢!

田家炳老先生以這本書為做人處事的源動力,創造出了不休的神話!

有朋友感慨的說到:我們總喜歡拿那些“不讀書”的人作比較,認為他們的成功和讀書沒有多大關係,唉,我們都錯了,他們讀的書比我們想象的要深刻的多啊!

學歷低,不代表讀書少!三個故事告訴你真相!

故事二

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有小部分人彎曲其含義,認為讀書無用!可是,沒有人敢許下海口說讀書是萬能的呀!

古人言: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

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

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我們不能把世界上所有美好的道德品質都歸結於讀書的結果上來,但是有一點可以很明確,讀書是一個人去認識這個世界的一個最討巧的方式!

學歷低,不代表見解也低;學歷低,同樣可以通過讀書,通過感悟去認識這個世界的本來!

學歷低,不代表讀書少!三個故事告訴你真相!

故事三

大學的一個同學,大專剛畢業就去自考,而我們其他人,畢業即失業,茫然而不知所措,回家等等吧。

兩年很快過去了,我的同學拿到了山東大學的本科證書,我們依舊在忙著換下一家公司,學歷是硬傷,高不成低不就,始終在被挑剔著。

再回到我這同學,因為自考時間很自由,在每天的學習之餘,他就去看大量的教育心理學書籍,沉澱了兩年,去了一家教育機構做輔導老師。又是一年,他開了一家自己的輔導班,每月營收大概在五六萬的樣子。

他曾對我說:每天多學點習,看會兒書,生活就會有希望。

因為每天學習和工作都要交替進行,他做事情的態度更加認真了,是一種質的改變。

其實吧,讀書真的不是最重要的,而如果想改變一個人的心態,除了讀書,我再也找不到第二個性價比最高的辦法了。

學歷低,不代表讀書少!三個故事告訴你真相!

今日話題

別再被讀書的儀式感給矇騙了,狹義上的讀書只是學習、獲得信息的一種渠道而已,而真的讀書,它是一種主動學習和積極思考的態度。

有這麼一句話:我就知道讀書,這是我努力就能改變的為數不多的事情之一!

對這句話,你的觀點是什麼呢?

歡迎大家來聊一聊!

學歷低,不代表讀書少!三個故事告訴你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