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二十四次辞职的北大校长,不做思想不自由的大学校长!

  • 民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校长,他一生曾经辞职无数次,其中有明确记载的就有二十四次之多。
民国时期二十四次辞职的北大校长,不做思想不自由的大学校长!

蔡元培

  • 1919年6月15日,这个校长再次宣布辞职,并且发布《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毫不客气地质问北洋政府说:“我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北京大学,向来受旧思想的拘束,是很不自由的。我进去了,想稍稍开点风气,请了几个有点儿新思想的人,提倡点儿新的学理,发布点儿新的印刷品,用世界的新思想来比较,用我的理想来批评,还算是半新的……现在教育部来干涉了,国务院来干涉了,甚至还有什么参议院也来干涉了,世界有这种不自由的大学吗?还要我去充当这种大学的校长吗?”敢于这样气势汹汹质问教育部、国务院的校长不是别人,他就是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
民国时期二十四次辞职的北大校长,不做思想不自由的大学校长!

蔡元培

  • 蔡元培先生生于1868年1月11日。祖父是浙江绍兴著名的商人,蔡家也有相当的富裕,蔡元培从小便受到了很好的教育,1883年,15岁的蔡元培就考取了清朝的秀才,第二年,蔡元培开馆收徒教书,同时准备继续进学。1889年,21岁的蔡元培赶赴杭州参加乡试,考中了举人。这一年,蔡元培迎娶了他的第一位夫人王昭。第二年,他前往北京参加会试,再中进士,顺利进入翰林院担任了庶吉士的宫职。身居清要的职位,名声又响彻京城,按说新任翰林应该对生活感到惬意,可身处一个腐败无能的朝延之中,满腔爱国热情的蔡元培深感报国无门的苦恼。
民国时期二十四次辞职的北大校长,不做思想不自由的大学校长!

蔡元培与鲁迅等人

  •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腐败的清王朝战败,于1895年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蔡元培对此悲愤交加,他逐渐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开始接触西方的民主思想。之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开始鼓动光绪帝变法维新,蔡元培对此也非常支持。可百日维新很快失败,清政府还杀害了蔡元培非常钦佩的维新志士谭嗣同。蔡元培看透了色厉内荏的清政府,他毅然辞官南下,回到绍兴老家,担任了绍兴中西学堂的校长,创办新式教育。然而该所学校中守旧派势力不小,他们对蔡元培的改革妄加干涉,蔡元培对此无法忍受,愤然辞职。这也是蔡元培的第一次的辞职。
民国时期二十四次辞职的北大校长,不做思想不自由的大学校长!

蔡元培与陈独秀

  • 1902年蔡元培去日本游历。目睹日本在新式教育以后,全国已经出现锐意进取的势头,蔡元培大感震惊,他认为中日最大的差距就是在教育上,更深感清政府愚民政策的毒害之大。他回国后开始公开谈论革命,并和陶成章一起在上海建立了光复会,被推为会长,密谋发动武装起义。1905年8月,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蔡元培经人介绍又加入了同盟会。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蔡元培剪掉了辫子、脱下长袍,与年轻学生一起搞起了军事训练,甚至传授给学生们暗杀的知识,希望用起义和暗杀来摧毁腐败的政权。1907年5月,在驻德公使孙宝琦的帮助下,蔡元培前往德国留学,就读于著名的莱比锡大学,前后学习了四年之久。蔡元培的此次留德是完全自费的行为,再加上上海的妻儿也靠他养活,所以他留学期间打了多份零工,不但给人当家庭教育,还为国内的商务印书馆编写教材,翻译德文著作,日子过得相当艰苦。可就是在这样紧张而忙碌的氛围中,他从一个只读四书五经的旧式知识分子转变成了一个通晓西方教育精髓的教育者。
民国时期二十四次辞职的北大校长,不做思想不自由的大学校长!

蔡元培先生

  • 1916年袁世凯病死,称帝闹剧结束,蔡元培接受北洋政府教育总长范源濂的邀请回国,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当时他已经49岁了。北京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随后改名为京师大学堂。民国成立后,京师大学堂又改称北京大学,学生数量增加到1500人。在京师大学堂时代,受清王朝教育腐败的影响,学校教育水平极差,很多老师是开后门进来的,就为拿一份国家给的薪水,上课时先发给学生一些印好的材料,然后照着读一遍就宣布下课,学生们根本学不到有用的知识。这还不算,学校风气也很不堪,每当放学以后,都有大量学校老师直接“杀向”八大胡同,在里面喝酒闹事,经常大打出手,这些都成为一时的笑谈。当时妓女们都称“两院一堂”是最好的主顾,这里的两院指的就是北洋政府的参、众两院,“一堂”指的就是京师大学堂。由于学校官僚习气太重,腐败问题难以解决,只能连续更换校长,蔡元培是作为“扛炸药包的勇士”被派去的。
民国时期二十四次辞职的北大校长,不做思想不自由的大学校长!

胡适 蔡元培 陈独秀 李大钊

在蔡元培上任之前,很多有名望的人都劝他不要去上任,因为那里就像一个陷阱,很多问题都不好解决,怕有失蔡先生的名望,但是孙中山劝蔡元培先生去上任,说要把咱们的思想直插军阀的“心脏”。蔡元培便毅然决然的去上任了,而上任的第一天,蔡元培就生动的给北大全体师生上了一课。上任的那天全体师生在门口迎接,然而蔡元培先生立马摘帽向师生鞠躬。当时震惊了北大全体师生。蔡元培先生在上任之后便大刀阔斧地实施起了改革。蔡元培深知当时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当官,当官之后贪污,名利双收。

民国时期二十四次辞职的北大校长,不做思想不自由的大学校长!

蔡元培

  • 而民国初年大部分学生读书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做官。他努力改变学生们的这种旧观念,教育学生应当以学术研究为重,不能将神圣的大学视为升官发财的阶梯。他还要求学生们要努力提高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做一个对国家、社会、家庭都有益的人,不能成为金钱和权力的奴隶。
  • “五四运动”之后。因为蔡元培鼓励师生去参加运动,自己也毅然决然的参加了运动。之后被北洋政府免除了校长的职位,后来迫于社会的压力又恢复其身份。但是蔡元培已经深感厌烦,便说出了那句“我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学校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