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不痴不聋,不做家翁”背后有什么故事?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现在一般是说,在大家庭里长辈们,对晚辈们的一些无关紧要的小过失,要装聋作哑,故作糊涂,否则凡事追究大家庭就难以维系。

这句话最早见于《北史·长孙平传》:

平进谏曰:“谚云:不痴不聋,不做大家翁。此言虽小,可以喻大。邴绍之言,不应闻奏。”

俗语“不痴不聋,不做家翁”背后有什么故事?

但更著名的是关于郭子仪的故事,郭子仪是唐代名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四朝元老,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平定了安史之乱,收复长安、洛阳,平定太原、绛州兵变,多次击退吐蕃、党项入寇,后又单骑说服回纥,唐军骑兵联合回纥,大破吐蕃。

俗语“不痴不聋,不做家翁”背后有什么故事?

唐代宗时,皇帝李豫为了嘉奖郭子仪,除了给他高官厚禄外,还把自己的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他的儿子郭暧为妻。

郭子仪八十大寿时,全家人都去拜贺,唯独升平公主摆公主架子不去拜贺。郭暧大怒,乘酒醉殴打升平公主,并随口说了气话:“你是公主又有什么了不起!我爹是不稀罕做皇帝,要不然早就做了!”升平公主气得立刻跑回皇宫向皇后哭诉。

俗语“不痴不聋,不做家翁”背后有什么故事?

郭子仪知道这事儿后大惊失色,郭暧的话如果认真追究就是谋反大罪。于是立刻把郭暧捆绑起来,去向代宗李豫负荆请罪。李豫却不以为然地笑道:“俗谚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儿子、媳妇吵嘴说的话,大人何必计较呢?”

郭子仪回家将郭暧杖责一顿了事,一场大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俗语“不痴不聋,不做家翁”背后有什么故事?

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卷二三四·唐代宗大历二年》中有提到:

子仪闻之,囚暧入待罪,上曰:“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为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

多个剧种将这个故事改编为传统剧目《打金枝》,或名《富贵寿考》、《满床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