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聽音樂,孩子更聰明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音樂療法”這個詞,這是什麼意思呢?百度詞條上說這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以心理學為基礎,運用音樂的特質,經歷音樂體驗,從而消除心裡障礙。從中醫學的角度來講,用樂如用藥也。古代的音樂只有五音:宮、商、角、徵、羽,也就相當於相當於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遞升的“fa”和“si”,五音搭配組合可以調節失調的五臟六腑和身體,因為音樂震動的頻率與人體的心率、脈搏、大腦等是同頻產生共振的,患者根據自己的病情,選聽音樂,在一定程度上糾正器官的振動頻率,使其達到同頻,實現治療疾病的目的。音樂有它的節拍、樂器、音符等,不同音符的組合彗產生不同的音樂,音樂容易和人情緒同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平時調侃時說:“傷心的人別聽慢歌”的原因。我們在起初就說了音樂療法是以心理學為基礎的學科,那是因為音樂對大腦神經系統有調節作用,音樂的刺激可以提高神經細胞的興奮性,也能促進大腦刺激神經分泌出有益的激素。

這樣聽音樂,孩子更聰明

《黑色星期五》被列為十大禁曲之一,它誕生於法國,聽過此曲的人幾乎都患上了精神疾病或者抑鬱症,所以歐洲各國將其銷燬。對於這歌事件有不同的說法,其中有個解釋是,這個音樂的旋律刺激人類的大腦皮層神經,人的腦部和次聲波產生共振,人們卻無法用意志力剋制。或悲愴或歡喜的音樂時刻挑逗著我們的情緒,我一個朋友家的孩子,一聽“阿彌陀佛”的聲音,瞬間就安靜了,所以我們在心慌氣短、鬱悶無聊的時候,聽一聽節奏舒緩的音樂,是最為養心靜氣的。

音樂神奇嗎?神奇,可我又擔心用“神奇”這個詞將音樂形容的玄乎其玄。我想,唯獨我們從中受益了才會理解其中的道理吧。美妙的音樂除了對成人有舒緩情緒的作用,對嬰孩的益處更為明顯。音樂能夠幫助孩子提升運動能力,認知能力,溝通交流的能力,和社會社會性行為。

現如今最為流行的早教,就將音樂融入到教學當中,在陪孩子做被動操或者舞蹈的時候,隨著音樂韻律的響起,孩子的肢體在輕快的音樂節奏裡舞動起來,讓孩子感受音樂的旋律,提高節奏感和身體協調能力。音樂節奏還可以使孩子放鬆身心,放下戒備,在不會語言溝通的年紀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歡快,這個就和讀繪本時學貓兒狗兒叫是一個道理,只是這裡換成了用音樂吸引孩子的注意。

在嬰兒0-6個月的時候,他們的運動量很少,促進運動的發展就是促進大腦的發展,所以“翻身、抬頭、伸展運動”等被動運動很有必要,肌肉較為緊張的孩子聽到音樂能夠使肌肉放鬆,會在被動操中減少抗拒和阻力,音律舒緩的音樂可以適用於做被動操,節奏感較強的音樂《小跳蛙》等可以讓孩子感知節奏,調節感統失調。《靈氣》、《軍港的夜》等音樂又適合哄孩子入睡的時候播放。日本有關專家做過實驗,給剛出生的孩子聽四個月的莫扎特小夜曲,寶寶的表情和動作比其他孩子更機敏,眼睛更有神,怪不得懷孕是在醫院聽“孕媽大講堂”的時候,講課醫生說多給孩子聽聽莫扎特的音樂,會聰明的,但臺下有人不信,一番鬨笑。

這樣聽音樂,孩子更聰明

年齡稍微大一些的孩子更需要接觸音樂了,比如說三歲左右孩子的語言爆發期,這個時候有音樂訓練,會提高他們的想象力和記憶力,這些能力又對孩子的溝通能力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讀繪本的主要目的是發散孩子的想象力,培養他們的溝通語言能力,音樂也同樣如此。有很多偉大的人物,從小就因為通過音樂的薰陶,愛因斯坦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音樂世界賦予我的直覺,對我的新發現‘運動物體的光學原理’有著極大的幫助。”莫扎特在幼年就被譽為“音樂神童”,這和他家裡濃厚的音樂氛圍是分不開的,他的父母是宮廷樂師,在這種環境下,莫扎特三歲可以彈琴,六歲方可作曲,八歲寫下第一部交響曲,十一歲歲完成了第一部歌劇,十四歲指揮演出,十六歲時就被任命為宮廷的管風琴師。我想除了遺傳基因意外以外,他的“為音樂而生”和家庭裡的音樂氛圍也密不可分吧。

那麼我是怎麼讓自己的孩子接觸音樂的呢?我每天都會列出一個孩子發育計劃來,就像我們成年人所用的計劃表,樹立自己的目標,並將目標拆分到每一天去實行。比如孩子現在是一個月,我會根據當前月齡的特點給孩子制定計劃,就音樂審美的培養,我會在寶寶早上起床會用《起床啦》這個音樂來營造起床儀式,然後帶孩子喝牛奶吃輔食後再下樓遛彎,中午午睡播放睡眠音樂《靈氣》,傍晚時候做運動也是根據各種歡快的音樂進行,可以抱著孩子一起跳舞或者做遊戲,晚上讀完繪本還會聽一些其他的古典音樂,睡覺時又要響起《靈氣》這歌音樂,寶寶不哭不鬧,好似一聽音樂就知道下一步要幹嘛似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再增加音樂的欣賞廣度。

音樂的神奇之處在於可以調節大腦或身體其他器官的頻率,調節人的身心,從而影響孩子的發展,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後,才會將溝通能力升級,想不到的是,每天聆聽音樂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這樣聽音樂,孩子更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