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8年,堅持做一個好的、與時俱進的工具

所有的生意真的可以在微信裡面重新做過一次。

目前,微信主要業務包括:公眾平臺、微信支付、企業微信、小程序、小遊戲、微信搜索。2018,微信生態迎來蓬勃發展:小程序2週年,生態環境健康穩定;小遊戲大力鼓勵創意,生態內出現了越來越多優質的創意小遊戲;微信支付在持續深化商業數字化能力的同時,也展現出其多樣性的一面,讓智慧生活理念進一步下沉和普及;企業微信與微信消息互通內測,成為企業專屬內外部連接器……

根據微信團隊發佈《2018微信數據報告》顯示,目前微信與WeChat合併與活躍賬戶數達10.82億;消息日發送次數450億,較去年增長18%;音視頻通話次數達4.1億次,較去年增長100%。在出行、零售、餐飲、公共服務領域,2018年每月支付人數都較去年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從社交到商業,微信已經深入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微信8年,堅持做一個好的、與時俱進的工具

另外,2018年,微信創造就業崗位超2200萬個,其中小程序拉動就業超過180萬,較去年增長近80%。

微信7.0版除了界面設計上更簡約,在功能改版上動作幅度也頗大,比如上線“視頻動態”、微信公眾號“點贊”升級為“好看”、可以給“單聊”設置強提醒等。微信7.0更新後對於對於微信的未來有了一個更加明確的定位,對於微信的未來發展方向也有了明確的目標。

騰訊的大背景之下,微信為了實現馬化騰提出的“互聯網下半場屬於產業互聯網,將發展方向助力產業與消費。從大的戰略層面看,已形成更開放性的新型連接生態”的目標。

與騰訊雲切入產業互聯網的角度不同,微信to B業務與to C的功能密不可分。微信不光想要提供服務,還在做連接。

微信8年,堅持做一個好的、與時俱進的工具

微信面向B端用戶的內容,遠遠超過了C端用戶,這展示出微信對生態建設的態度和To B業務拓展的決心。這也是騰訊調整組織架構,紮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後,騰訊對外活動相應做出的調整。

微信是一種更快速的即時通信工具,具有零資費、跨平臺溝通、私密性、顯示實時輸入狀態等特點,集中了移動通信和網絡通信的絕大多數功能優勢。微信也是熟人社區,能夠獲取更加真實的客戶群,且易於傳播和推廣,使得微信營銷具備天然的營銷屬性。

隨著微信功能的日益強大,微信作為移動互聯網的超級入口,已經全面覆蓋人們的生活、工作。微信幾乎已經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工具,為了進一步優化微信用戶的使用體驗,更好地保障微信用戶合法權益,微信官方就已經發布了《微信個人帳號使用規範》、《微信公眾平臺運營規範》、《微信外部鏈接內容管理規範》、《微信朋友圈使用規範》、《微信小程序平臺運營規範》等多個平臺規範。

微信8年,堅持做一個好的、與時俱進的工具

只有符合法律法規和平臺規範的要求,微信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務。

近日,就有相關媒體曝出商家利用社交媒體兜售微信號的違法行為。商家將所售微信號分為新號、老號、半實名和實名綁定支付軟件等不同類型,單個叫價58元至500元不等。而買賣微信號背後,則牽出詐騙、非法開展股票博彩、色情行業等“灰色”利益鏈。部分嫌疑人通過一人掌握多個微信號,建群、參與群聊、“自說自話”的形式,營造高收益假象,進行詐騙。

微信團隊表示,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騰訊微信軟件許可及服務協議》、《微信個人賬號使用規範》,對非法薦股行為進行專項清理並持續打擊,對微信群進行限制群功能處理,對個人微信賬號進行限制功能使用或限制登錄等階梯式處罰。

同時,針對在一個設備上同時登錄、使用多個微信賬號,利用微信外掛工具組織賭博平臺,惡意引導用戶參與賭博並從中收取平臺使用費等“外掛”行為,微信團隊稱將依據違規情節進行處理。

微信公眾平臺的能力不斷開放完善。其中,2015年上線原創保護功能後,不斷進行功能更新和升級,並且逐步上線了圖片原創保護和視頻原創保護,形成了尊重版權、保護原創的良性生態。目前,微信公眾平臺累計開放近50項功能,為廣大公眾號運營者提供多樣化的能力支持。

微信7.0升級之後,公眾號文章底部“點贊”改為“好看”。點擊“好看”可以將文章深度關聯“看一看”欄目,是此次7.0版本更新的第二核心。“看一看”原來便曾叫做“朋友圈熱文”,之前發展一直不溫不火,而這次的更新,首先更像“朋友圈”了,其次也更像“熱文”了。

當下朋友圈等渠道的宣傳效果已日漸降低,各類自媒體的內容打開率也一降再降,微信中急需更加垂直的場景來重新喚回用戶對內容的關注,此次“看一看”的改版更新,不僅可以增加優質內容的曝光機會,而且可以緩解朋友圈的宣傳環境,可謂一舉多得。微信各方面的生態得到制衡,因此很可能重新煥發第二春。

越來越多微信公眾賬號正嘗試做內容電商。“內容即產品,產品即內容”,如果用產品思維去看待微信自媒體,內容是獲取流量的手段,而點贊、評論則保證了流量的“活躍、留存”,電商最終實現“購買-重複購買”的交易閉環。微信公眾賬號內容的背後是價值觀認同和社群延伸。

這意味著,商品讓內容和用戶之間產生“實體”連接。關注、閱讀,只能算讀者,而成為粉絲意味著更多價值觀的認同、行動的追隨。目前,許多微信公眾賬號嘗試每週固定做電商推送,不僅擴充了內容的豐富度,粉絲也逐漸形成購買習慣,從內容“種草”到商品“拔草“,轉化率越來越高。

微信公眾賬號主要是用來輸出內容的,通過高頻高質量圖文、自動回覆、自定義菜單等來加強用戶的認知。當用戶關注公眾賬號以後如何去沉澱用戶,留存、轉化才是關鍵。

從用戶的角度來說,如果長期關注一個公眾號,那必然是公眾號的內容對於用戶來說是有用或者有價值的,所以,如果想要留存用戶, 就需要了解用戶的需求,並根據他們的需求持續的為他們提供有用、有價值的內容。

微信公眾賬號還可以利用個人號、社群、小程序等來沉澱用戶,通過文案把用戶沉澱到個人號,或者引流到微信群、小程序裡面再去做裂變。

小程序是未來,未來該如何佈局

目前小程序經過過去的一年成長,日均用戶使用頻次增長了54%,1年提供了超過1000億人次的商業和政務服務。微信的人透露,小程序累計從創造了超過5000億元的商業價值。對於年齡階段,從數據看來,老年人喜歡養生,閒空的時候也看新聞,而整體的數據裡面,在10.8億的月活躍用戶裡面,中老年用戶為6800萬!

微信8年,堅持做一個好的、與時俱進的工具

小程序自上線以來,也獲得了眾多用戶的喜愛,截至2018年11月2日,人均使用超過20個小程序,政務服務類小程序半年內共服務6.5億人次,近半年,小程序日交易量也提升142%。小程序的能力不斷在開放,應用領域也愈發廣泛,連接的場景正在不斷增多。

在未來,小程序希望能夠搭建一個服務平臺,能夠去引入更多的服務類型,去滿足不同人群和不同場景之間的需求。騰訊雲宣佈,將推出總價值超過10億元的“小程序·雲開發”資源扶持計劃,為超過100萬小程序開發者提供免費雲開發資源扶持,全面助力開發者打造優秀小程序。小程序團隊也將陸續推出更精準的行業解決方案、為行業提供數據分析及運營方案,以及提供包括激勵視頻、插屏廣告、個人小程序變現等全新的盈利方式,讓行業用戶可以更快獲得商業支持。

微信將為小程序提供更多曝光機會,如增加新的發現方式,發力新的搜索方式,讓用戶搜索直達內容,以及迭代新的“附近的小程序”功能等。

此外,還會去優化在合作中的各個環節,讓合作更加簡單高效。首先做信息互通。信息互通意味著,以後個人服務商可以在這個平臺上發佈自己的需求,做定製化的電商小程序可以在這裡發佈需求。小程序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將個人開發者、普通商戶和服務商連接起來。

同時,整合各類服務,通過一些行業分類的檢索,讓大家更便捷發現想要的各種服務。有了信息互通,有了便捷發現之後,希望提供更高效的服務。我找到服務商主頁跟他聊一聊我的需求,同時我們希望在這個平臺內幫助大家去完成合作。

除了更豐富的合作和更高效的合作,如何幫助判斷哪些服務商適合自己,小程序後面還會提供更詳細的服務信息,讓更多優質的服務被發現,幫助大家去選擇更優質的服務。在未來,自己使用的服務,可以去服務提供方進行評價,同時也可以去參考其他人對他的評價,而且微信平臺也會提供小程序包括服務穩定性的數據供參考。平臺建立自己的信譽體系,每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有成長卡,每一個開發者在這裡有一個榮譽體系,提供他在平臺內運營情況和違規記錄,幫助大家判斷哪些服務商適合自己。

在2019年還將評選個人優質小程序,扶持一些個人開發者。同時去建立每一個開發者和企業開發者的粉絲機制,也就是說以後每一個個人和企業在社區能夠有自己的粉絲,希望培養更多的社區網紅開發者出來。

為了刺激和把小程序的市場弄的回暖,現在微信開始釋放小程序的廣告以及個人的小程序變現能力,這個其實也是對於2019年低迷現象的一種手段吧。

小遊戲未來可能是一個大的紅利點

一個總體的數據:目前小遊戲的月度活躍用戶為4億,據說2018年上半年中國移動遊戲規模也是4億多。而這個4億用戶裡面男女比例是5:5,而他們公佈,優秀的遊戲的次留是60%,三十留是43%,七留是54%,而實際其實真實的做小遊戲的開發或者公司表示,最多就是15-18%而已!

另外就是提倡了創意和原創。不過對於小開來看,小遊戲這個東西並不是大家所看到的那麼健康,甚至是回到所謂的小程序上面甚至公眾帳號上面,有的玩法更加刺激:18年花1億投放廣告,而這個資金也是外面的公司墊資,付一定的利息,賬期在3-6個月左右。這種玩法有的可以賺到錢也賺到粉絲,但是有的1億下面還有6000萬的坑!

小遊戲是小程序的一個類目。它即點即玩,無需下載安裝,體驗輕便,你可以和微信內的好友一起玩,比如PK、圍觀等,享受小遊戲帶來的樂趣。

微信8年,堅持做一個好的、與時俱進的工具

從技術、遊戲品質、到商業模式等各方面,目前小遊戲可以說已經發展得相對成熟。微信的平臺載體有多大、用戶量有多大,小遊戲的市場規模就有多大。

微信小遊戲新遊種子孵化計劃,也叫扶持計劃。種子計劃在對中小開發者就流量和用戶體驗的平衡取捨上有很大幫助。比如當一個產品有了至少幾千或者上萬的初始種子用戶,他就能初步知道用戶是怎麼看產品的,產品口碑是怎麼樣的。簡單算一個賬,給一個作品一萬的孵化種子用戶,是否通過玩法形成十萬,把用戶留下來,好的產品可以做到10%,那麼你能做到百分之幾,這是好的循環。好的商業生態,因為有DAU,所以有循環。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生態,未來會越來越好。

今年小遊戲優惠政策仍會延續:分成比例包含道具內購收入50萬以下不分成。這是讓更多開發者的創造能夠獲得更大的收益。

現在國內手遊市場的流量紅利已經不復存在,而頭部手遊和大廠又壟斷了大量用戶的時間。

小遊戲平臺本身需要藉助龐大的流量來構建,微信小遊戲的爆發,依託的也是微信這一個用戶量頂尖的平臺。

流量在哪裡,遊戲從業者的陣地就應該在哪裡。在微信小遊戲開了個好頭之後,相信接下來會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小遊戲”平臺,這或許將是一個千億級市場的未來。

微信支付的人說做的好的第一個是掃碼購,有些門店,用了通道優化之後可以從每天的使用量從2%到12%,有使用掃碼購和無掃碼購相差5、6倍。

目前微信支付活躍用戶是8億,去年是6億。從微信支付這裡得到一個數據:2018年上半年出境遊人數7131萬人次;2017年中國出境遊消費總額為1690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0年,將突破20000億元人民幣2015年以來,中國出境遊人均單次花費基本維持在1.3萬元。

從2016到2018企業微信的變化:從企業的專業通訊工具到連接微信生態,這句話確實一個這樣,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釘釘走在前面,而企業微信確實壓力比較大,所以需要藉助微信的力量。但是從目前企業微信開放的能力或者做的功能來看,還是比較拘謹的,並沒有像釘釘那樣的直接明瞭。

另外一個層面就是,其實感覺小龍很想把企業微信作為企業營銷管理的基礎,而不是單純的在微信上去做東西。昨天晚上我還在跟同事感慨,說微信在做基於地理位置的餐飲推薦,實際我們感覺就是微信的東西越來越多,而微信也不再是工具,而是一個大的生態,而微信很多新的功能點實質其實也並沒有真實的解決一些問題。

企業微信團隊表示,2019年,企業微信還將進一步提供行業解決方案,深化連接概念並落地到具體的功能,觸及到細分領域的每一環,以獨特的方式連接產業、服務產業、也服務於人。

微信8年,堅持做一個好的、與時俱進的工具

這種變化是由剛需進階到高體驗感,再轉到高效與如今因宏觀經濟進入週期性調整導致企業要尋求的增量增長。實現企業內外關係鏈的各個環節和角色進行統一管理,高效辦公、拓展業務,讓管理體系更加立體、統一和平臺化,形成一個高效運作的組織形態。

目前,以BAT為首的互聯網大佬都把目光放在移動商務領域上,落後一步的百度,現在也快馬加鞭的加入到移動辦公領域,以移動辦公為切入點進入市場,移動辦公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新藍海。有數據顯示,截至 2017年末,全國工商註冊的中小企業總量超過7000萬家,在中國企業比重中佔到了97%以上。但多數企業沒有完善的郵箱、OA等系統,企業IT化停留在相對原始的階段。

未來,企業微信繼續強化作為“企業專屬內外部連接器”的能力,進一步釋放與微信的互通,幫助企業更好的連接微信生態,助力企業擊破轉型路上的各種壁壘。實現企業內外關係鏈的各個環節和角色進行統一管理,高效辦公、拓展業務,讓管理體系更加立體、統一和平臺化,形成一個高效運作的組織形態。

總之,企業微信背後10億的微信用戶數是企業微信抗衡釘釘最大的武器。同時,落地到企業服務類產品,需要“對症下藥”地提供面向企業的私有化和個性化部署。自2015年至今,騰訊在企業服務方面的佈局幾經調整,對待企業用戶亦採取更加開放的態度,如今就看雙方誰能爭取更多的企業用戶。

總結

從個人用戶角度來說,微信希望成為每個人最好的朋友;從平臺角度上來說,微信作為一個工具,希望成為一個好的、與時俱進的產品。

2018年,微信創造就業崗位超2200萬個,其中小程序拉動就業超過180萬,較去年增長近80%。隨著微信生態日益壯大,圍繞小程序、公眾平臺、企業微信、微信支付聚集了大量開發者、運營者、服務商等生態合作伙伴,微信也始終在與這些合作伙伴同行,共創價值。

微信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將數字經濟與社會服務相融合,在政務、扶貧、醫療、教育、環保、交通和其他眾多社會服務方面取得了顯著的“互聯網+”成果,截至2017年4月,微信“城市服務”覆蓋中國大陸362個城市。

微信通過公眾平臺、企業微信支付、小程序等功能的不斷創新,從提供基礎社交通信功能的原生階段,演化至連接生活、商業、產業的開放階段,再到連接設備、社會的系統性生態階段,影響範圍隨用戶規模增長、功能服務完善而日益延展。

站在微信裡去鏈接微信外的生意,本質就是利用微信這個工具的用途、功能、優勢與服務來創造商業價值、社會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