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朝元老,享年112岁:人生在世,多想好的,别想坏的

一个人,跨越了四个朝代,从晚清到北洋,从北洋到民国,从民国到新中国,他的一生可谓是精彩绝伦。既做过经济学家,又成为语言学家,再成为启蒙思想家,最后成为汉语拼音之父,几乎改变整个中国的命运。

这个人,他的名字叫做周有光,享年112岁。他的一辈子,堪称旁人的好几辈子。

民国四朝元老,享年112岁:人生在世,多想好的,别想坏的

一、青果巷中走出的大家

周有光出生于江苏常州的青果巷,这里一共出了三位大家--赵元任、瞿秋白以及周有光。这三位都是后来鼎鼎有名的中国语言学家,为汉语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周家是名门望族,可惜到周有光出生之际,家族已经没落。他在常州上学,虽然当时已经提倡使用白话文,可学校依然要求用古文来写文章。不过幸运的是,他的老师拥有最新的思想,因而在小小的周有光心中留下了一颗接触新事物的种子。

民国四朝元老,享年112岁:人生在世,多想好的,别想坏的

后来周有光考上了圣约翰大学,那时当时非常著名的学校,可也是非常昂贵的学校。为了让他读书,家里四处举债。后来入学时,周有光的学生卡上不仅要求填写中文,还要求填写拼音,可当时的拼音并不统一,所以周有光写的是上海话的发音。

民国四朝元老,享年112岁:人生在世,多想好的,别想坏的

这件事给了周有光一个思考,那便是有没有可能统一全国的拼音。后来他入学学习,接触到了拉丁文,也学习了字母管理。或许那个时候的他还不知道,这些事情奠定了他以后的事业。那个时候的他,不过认为这是自己的兴趣,因为他的专业是经济。

民国四朝元老,享年112岁:人生在世,多想好的,别想坏的

二、热血青年,潇洒往事

周有光读书期间,因为日本人打死了女工人,全社会都在抗议,而校方却不允许他们抗议。最终热血青年和老师们脱离学校,重组光华大学,他也在其中。后来的他,本来准备去日本留学很长时间,因为日军侵华,他愤然离开,归国参加反日同盟。

此后战乱结束,他被派往美国工作,直到40岁。那时的美国可谓是非常繁华,而周有光也过了一段非常潇洒的日子,甚至于他还见过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告诉他,人和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如果能够好好利用这些时间,必然能够在某个专业有所建树。

民国四朝元老,享年112岁:人生在世,多想好的,别想坏的

正是这次见面,让周有光重新审视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开始了副业之旅。后来的他,转行成了一个语言大师,专门为了提高当时百姓的文化程度而努力。新中国成立,国内85%的百姓都是文盲,为了让这群人更好认识汉字,周有光开始了汉语拼音的统一之旅。

民国四朝元老,享年112岁:人生在世,多想好的,别想坏的

这个工作并不简单,至少花费了周有光好多年的时间。如今我们的小学生,入学第一课必然时学习汉语拼音,这和周有光的付出脱离不了干系。有人说,汉语拼音帮助儿童阅读能力提前了两年,可见其贡献之大。

对于自己的成就,周有光不以为意,并且常常教导自己的孙女,千万不要学习自己,经济学一半,跑去搞语言,一半加一半可是等于零的。

民国四朝元老,享年112岁:人生在世,多想好的,别想坏的

三、人生哲学,多想好事

周有光生活在动乱的年代,自然没有躲过特殊时代。他比别人好一点,至少没有受到人身伤害,但家底却被抄尽。很多人闷闷不乐,高龄的周有光却笑呵呵的,还说:“抄走了也好,没有了包袱反而轻松。”

他的妻子张充和也曾在回忆时说,那群抄家的人,年纪小到可以做儿子、孙子,只是不懂事罢了。如此开阔的胸襟,也难怪他们能够长寿了。

民国四朝元老,享年112岁:人生在世,多想好的,别想坏的

乐观豁达,或许是周有光长寿的秘诀了。他也曾经参加过劳动,被分配到宁夏。那时的宁夏还很荒凉,物资跟不上,日子很苦,所有人都叫苦,唯有周有光却笑嘻嘻,他觉得如果不是下放,他这辈子也不可能见到这样的地方。

民国四朝元老,享年112岁:人生在世,多想好的,别想坏的

此外,他还特别会找生活中的小确幸,比如当所有人被鸟屎沾染了头顶,他因为一定帽子幸免于难之际,他必然哈哈大笑,仿佛将一身阴霾都散去。他一直活到了112岁,常常挂到嘴边的话便是,遇见了倒霉事,一定要多想好的,别想那些坏的。

民国四朝元老,享年112岁:人生在世,多想好的,别想坏的

十年浩劫,周有光和张充和依然保持着优雅,虽然同样历经磨难,却乐观阔达。他们接受生命里的一切美好和不美好,并且将注意力集中在好的地方。这样的人,如何能够不长寿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