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體稱二,其他書法不稱一

柳公權唐末年書法家,在書法歷史上,楷書到達最高境界的時期便是唐朝。柳公權的書法最終將唐朝之前的所有精華熔於一爐轉變成為——柳體。唐朝的書法家眾多,在各個領域都有名人,唐朝楷書為主流,然而草書、行書一樣有異於常人的大師,懷素、張旭等等。

華夏復興,書法文化先行——國粹書魂

後世有人把唐朝的書法整體風格評為:善於法度。這種評價不說對錯,總體上取勢了楷法、草法的大趨勢。然深入研究會發現,唐朝的傳承創新能力也是空前狀態。

柳體稱二,其他書法不稱一

重點來說說柳體,由七朝元老柳公權創立

唐楷確實影響中國書法後世千年

柳公權吸收歐陽詢、顏真卿真傳筆法

融合了唐朝諸多名家精華

借鑑唐朝以前的二王及更多歷史書法家精髓

終生以文職主導的柳公權,幾乎把楷書研究到了極致

柳體稱二,其他書法不稱一

柳體要從技法上稱為楷書第二,基本上沒有其他書體可以稱為第一。即便有其他稱首,也都不在技法方面。如歐陽詢的結構第一,後世稱為結構大師,工楷鼻祖;顏真卿筆法第一,創新第一,其字體結構方面又沒有歐體那般嚴謹。

柳體稱二,其他書法不稱一

歐體

柳公權的楷書,最大特色在於骨力。每一筆畫都力求完美,在柳體中難以看到虛筆。小到一個點,大到捺筆一波三折,沒有一個細節會丟失,他用完美的技法呈現自己字跡。現代人會評說柳公權或許有強迫症,不然難以完成這種超高技術集合的書體。

柳體稱二,其他書法不稱一

顏體

把柳體放當下社會,就好比一種不起眼的工作,有人居然花費了一輩子去研究,最後還得出了煥然一新的結果。唐朝時期科舉制度,會書法是文人必備技能。這麼普及的能力,柳公權花費60多年光陰去仔細琢磨,去深入學習,去融會貫通,非常讓人欽佩。

柳體稱二,其他書法不稱一

柳公權的技法固然第一,唐朝之後也有不少書法家技巧達到巔峰

最終能成為柳公權的人物極少,幾乎沒有

實際上柳公權核心能力在於人品

心正則筆正,筆正字則正

歷經七個朝代變化,他沒有退縮

始終保持自己對書法的熱愛

唐朝末年變化莫測的時代

柳公權能駕馭這種變化並且將思想融入書法之中

柳體是有血有肉的剛強!

柳體稱二,其他書法不稱一

在學習書法時,初學者選擇字帖很重要。不少人覺得書法容易寫,那就選擇最難的柳體去挑戰。寫到最後發現自己“走火入魔”成了書匠。

柳體稱二,其他書法不稱一

其實最大錯誤在於,現代喜歡把書法獨立出來,只重視技巧的高低,重視美化標準能力。忽視書法的文化作用,忽視每種字體背後的來龍去脈,忽視原貼書法家的生平。

柳體稱二,其他書法不稱一

重視起柳體,相當於重視柳公權的品格。中國書法最大特色在於,字因人貴。如果一個人的品德不行,他在某個小領域能夠發揮長處也不足掛齒。就似秦檜在宋體方面有不小的推進貢獻,但其人在德行方面是負面大案例,不足以以小誇大。然柳公權不同,他的字體不僅僅技法超群,他的人品更是高貴無比,學柳體必學柳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