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城故事之鐘鼓樓

鐘鼓樓位於城內十字大街中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鐘鼓樓始建於明景泰五年(1454年),為都督焦禮所建,嘉靖四十三年重修,天啟年間再次重修,崇禎十五年拆除。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依原址重修,鍾、鼓合為一樓,竣工於乾隆四十四年。後經多次維修,基本保存了原貌。

興城故事之鐘鼓樓

鼓樓為戰時擊鼓進軍、平時報曉更辰所用。

鼓樓樓高17.2米,分為三層。基座平面為正方形,高如城牆,下砌通向四條大街的十字券洞,全部大青磚砌成,分東、西、南、北各築拱形通道。上為兩層樓閣,第二層外部遊廊懸掛歷年來興城視察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及重要外賓的圖片。內部闢為興城出土文物陳列館。展出“紅山文化”時期(約五六千年前)及春秋戰國時期的骨針、陶器、刀幣等珍貴出土文物。還架設一面巨型牛皮大鼓。大鼓直徑2.25米(整張牛皮繃制),實為全國罕見。1995年李鵬總理第二次視察興城時曾來此參觀。

興城故事之鐘鼓樓

鐘鼓樓夜景

三層為民族英雄袁崇煥將軍蠟像館。此蠟像經能工巧匠的精雕細刻,人物表情豐富細膩、栩栩如生,似乎正在向人們宣佈“我與此城(寧遠城)共存亡”的決心。周圍廊式,歇山卷鵬、飛簷凌空、朱廊畫棟,西北開函洞小門,有石階可上下。當登上鼓樓,古城風光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興城故事之鐘鼓樓

袁崇煥蠟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