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 苏联情报机关在德国发动闪电战之前的报告

解密: 苏联情报机关在德国发动闪电战之前的报告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叫“巴巴罗萨”的计划,出动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军分三路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苏联。

一场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战争正式打响。

解密: 苏联情报机关在德国发动闪电战之前的报告

此时的苏联情报机关则保持着高度的清醒,在对德情报工作方面并不是没有准备,而是不断的收集、整理、上报了很多相关情报,虽然这些情报被掩埋在大量的文件中,使得苏联没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但苏联情报机关为此做出的贡献为之后的卫国战争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939年12月4日,乌克兰副内务人民委员、国家安全大尉戈尔林斯基就向乌克兰边防军总部通报了德国情报机关派遣间谍活动的情况:

“根据我们的情报,盖世太保准备向苏联领土派遣它在林茨市特别侦察学校培训的一批间谍。其中我们知道的有:约翰·瓦格、弗朗茨·施瓦策尔(来自维也纳)、塔洛戈伊贝尔、达茨舍克、盖林戈、奥列舍夫、朗甘季艾。从上述学校毕业的一名间谍埃贡·戈菲尔,是维也纳人并在那里生活长大,已被派遣到我国拉瓦一鲁斯卡亚地区。很有可能,上述人员冒充德国逃兵、以从事革命活动而被追捕的身份潜入我国。我要求向边防各总队下达紧急指示,令其采取措施拘捕上述盖世太保间谍,并立即将他们送我们处置。”

1939年12月,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国家安全总局对外侦察分队,关于所获军事技术情报的年度总结(摘要)中根据截获大量的军工类别的境外邮件及书刊杂志:

如:

捷克斯洛伐克《石匠》。

维特科夫工厂坦克装甲钢样品和说明书。

《马达工》飞机着陆情况下检验飞机超载的仪器。

《法兰克人》黑色无烟和硝化甘油火药制品和威力说明书。

《法兰克人》炮筒模胎铸件技术说明书。制造程序和材料型号。

《法兰克人》各口径火炮后坐力系统的技术报告

和减小后坐力的可能性。

《法兰克人》坦克、火炮和装甲车等制造的技术说明。

《法兰克人》各种形状的装甲钢铸造和淬火的方法。

《自动步枪》步枪和机枪枪简热处理(提高其使用

寿命)技术过程。

《自动步枪》步枪和机枪枪简热处理工艺过程

的补充材料。

《自动步枪》关于境外机枪和步枪特别型号

子弹的材料。

意大利

《鲁斯塔》意大利军用钢盔。

1940年1月30日,基辅军区内务人民委员部边防军副司令员、大校萨夫琴科《关于德国在边境地带构筑工事呈乌克兰人民委员部的报告(摘要)》更为详细的提供了德军情况:

“各个渠道的情报,主要是谍报材料证实,德国统帅部自确立德苏边界时起,开始把重兵调往西线,而边境地带留下的守备部队开始在直接靠近边界的地区和最近的后方建筑各种工事,建筑工作至今仍未停止。所建工事具有野战特点,但不排除在必要时将其改造成永备工事的可能性。根据情报材料判断,德国指挥部所建工事主要是掩体、避弹所和部分混凝土机枪和火炮发射点以及某些边界地段架设的铁丝网。掩体构筑建立在第91、92和93边防总队对面沿桑河和布格河西岸一线。这些掩体确保对西边公路和边界接近地以及其他军事目标实施射击。”

2月16日,乌克兰边防区内务人民委员部边防军司令员(师级)奥索金、内务人民委员部边防军政治委员(旅政委级)

克柳耶夫、内务人民委员部边防军指挥部第5处处长、大校萨夫琴科又联名上报了《关于德军在波兰调动情况呈乌克兰人民委员会部的特别报告》:

“从3个不同的境外渠道得到的情报说明,最近德军指挥部在原波兰领土进行了部队调动:调往与我接壤的边境地带。已查明:从1940年1月22-29日,沿克拉科夫一塔尔努夫-萨诺克一线,进行了大规模军事调动。往萨诺克和布诺祖夫两个边境县(第93边防总队对面)又增派了两个师。萨诺克市开来一个步兵团和坦克部队,其番号和数量均不详。对第92边防总队对面的边境地带公路路面进行了清理,因为将有大部队通过。在扎萨涅市(佩列梅什利德国部分),召集了大量细木工和木工整修营房住所,其中包括制作简易木床。

部队调动的原因尚不清楚,但不排除,这与德国指挥部的命

令——从1940年3月1日起在原波兰整个领土上征集18——44岁的人,包括波兰人入伍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情报是有关德军在与苏联接壤地区进行调动的早期侦察材料之一。引起了苏联国家安全机关的高度重视,促使以后苏联国家安全机关包括边防部队开始定期呈送有关德国军事准备的情报。

5月26日,乌克兰内务人民委员部边防部队副司令员(旅级)霍缅科、政委(旅政委级)克柳耶夫联名报告《关于德国在边境地带实施侦察飞行呈乌克兰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报告》(1940年5月26日)第005628号:

“随报告呈上1940年5月24-26日期间德国飞机犯我边界的有关情况。我认为,德国人在对我国边境地带,尤其是道路进行摄影。我已将此情况报告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边防军司令员,并请求通过内务人民委员部采取相应措施。”

贝利亚作为苏联实际上的二号人物,国防委员会成员,苏联国家安全机关的负责人则非常清醒。

1940年5月28日,贝利亚就发出了关于国家安全机关预备役人员进行集训的命令(摘要):

“为提高国家安全机关预备役人员的契卡业务专门技能和战斗能力,我命令:在1940年6月15日至10月15日期间,在各军区、集团军内务人民委员部特别机关监督下,按照公布的实施集训和分配程序的训令,对725名应进行复训的契卡预备役人员进行为期2个月的集训。各军区和集团军内务人民委员部特别处处长要亲自负责抽调最有专门技能的特别机关业务人员上理论和实践课。契卡业务的理论学习和军事训练遵照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干部处制定的大纲,在军区和集团军内务人民委员部特别处监督下组织实施:而实践训练则在工农红军各部队内务人民委员部特别机关的监督下,在野营条件下进行。”

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负责航空兵力量的中将普罗斯库罗夫也报告了与立陶宛接壤地区德军的行动。

随着时间逐步的推移,苏联边防军总部一局更是直接以《关于德国准备同苏联作战呈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报告》的醒目标题与1940年6月28日上报情况:

“1940年6月24日,立陶宛“舒丽亚”号轮第二领航员拉兹努利斯·亚历山大在对列宁格勒通行检察站检查员们谈到德国成就时说,德国在粉碎英法之后将把兵力调来反对苏联。他似乎知道,现在在德国有几万名16一20岁的青年在接受跳伞和俄语训练,准备在同苏联作战时充当伞兵。

拉脱维亚“奥斯曼”号轮报务员奥西波夫·亚尼斯对列宁格勒通行检查站检查人员说,一次在一个德国港口停靠时,他听许多德国人说,德国未来针对苏联的军事行动将主要是夺取乌克兰。”

1940年7月12日,交通运输总局也上报了《关于德国进行战争准备呈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的特别报告》:

据境外谍报机构从汉堡、吕贝克和斯德丁提供的情报,德国现正在加紧向梅梅尔、蒂尔西特、柯尼斯堡和但泽运输水泥、钢筋等建材,以在靠近苏联边界的地区构筑工事。最近,运输这些建筑材料的轮船也增多了。这些建筑材料是用来沿苏德边界一从梅梅尔到东普鲁士经过波兰到斯洛伐克—一构筑工事的。据技术人员讲,工事构筑将考虑以前的军事经验,其威力似乎要超过现有的“齐格菲防线”。德国东海岸(波罗的海沿岸),从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泰因州(通过基尔、吕贝克、斯维内明德、科尔贝格、柯尼斯堡、皮劳)至梅梅尔已巩固设防。除岸上工事和高射炮发射地点外,这里还有许多航空降落场。在波美拉尼亚湾,在斯维内明德湾入口4公里处,埋设了了地雷。现在,在斯维内明德有3艘扫雷舰和1艘装备有2门150毫米火炮的辅助船。斯维内明德有一水上飞机库,长200米,宽200米,预计可容纳40架飞机。近几天飞机库有12架“多尔涅”号双马达水上飞机。为使飞机从库里开出,水里有专门吊架。在斯维内明德以南205公里森林里,集中了许多弹药库和陆海军燃料基地。仓库建有围墙。在斯德丁市“奥德河”造船厂,第二装配车间大楼即将竣工。战争期间“奥德河”造船厂生产中等吨位的军用船:驱逐舰、雷击舰、扫雷舰、快艇和辅助船只。今年6月12日,造船厂建造中的船只有:1艘排水量1500吨的驱逐舰、2艘雷击舰、3艘水雷艇和几艘快艇。150吨位的鱼雷快艇时速已达到35~40公里,船头装配两个伍雷发射器,舰桥装配一挺机枪。快艇船员15~18人,活动半径不清楚。

根据同一谍报,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基尔运河,从布吕斯比捷尔到戈尔捷纳乌设防坚固。沿运河安装了160门口径20、37和125毫米的高射炮。大炮安装了电子测量仪器。这些炮的火力在大规模空装的情况下似乎作用不大,但这些炮用来消灭地面装甲车辆甚至35吨的重型坦克却非常合适。

此后,苏联副内务人民委员、中将马斯连尼科夫,红军第5局局长、中将戈利科夫也不断上报德军情况。

国家安全总局对外侦察处处长上报《关于德国部队在苏德边界集结给红军情报部的通报》中非常明确的指出:

我驻保加利亚谍报机构报告:

“载有重炮的德国驳船正沿多瑙河向鲁塞港①驶进,这些炮是为加强黑海岸防用的。从德国经桑博尔向潘切沃开来2艘驳船,上面装载着运给保加利亚的航空炸弹。德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给南斯拉夫军事部长通报说,德国人在波兰集结了75个师,其中18个是摩托化师。按计划苏德边界应集结120个师。”我们请求对报告的材料做出判断。

1940年8月,距离战争已经不到短短十个月的时间,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正式上报——《关于德国进行军事准备呈苏联人民委员会的报告》,报告甚至详细到了火车运输的坦克和火炮,防坦克障碍物的设置,水泥掩蔽所,人员的检查甚至到了空袭的预防和德军的灯光伪装。

苏联副内务人民委员、中将马斯连尼科夫上报了抓获德国侦察机关间谍,代号“约涅茨一尤德温”。派来苏联是为了侦察筑垒地域和红军守备部队情况。

1940年9月18日,国防人民委员部甚至做出了《关于苏联武装力量战略展开原则呈联共(布)中央的报告》。

解密: 苏联情报机关在德国发动闪电战之前的报告

早在“巴巴罗萨”计划施行前几个月,西方世界便扬言道:德国将进攻苏联。但斯大林认为,英国和德国的战争见分晓之前,德国还没有能力进犯苏联。他甚至怀疑,这是英国间谍为了将苏联拉入对德作战的陷阱而捏造的。可是斯大林的判断错了,6月22日凌晨3时30分,德军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2000多公里的漫长战线分为北方、中央、南方3个集团军群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解密: 苏联情报机关在德国发动闪电战之前的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