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人次减少两千余万 票价“疯狂”背后的代价

2019年电影春节档日前已落下帷幕,截至2月10日(大年初六)24点,春节档总票房超过58亿元,略高于去年。

与影片内容同样受到热议的还有票价。媒体对比去年与今年春节档前六天平均票价,票价涨幅达到9.52%,高票价让很多观众望而却步,造成观影人次的下滑,今年春节档前六天比去年同期不增反减,共减少了2069万人次,同比下滑16.54%。(第一财经日报,2月11日)

时评 | 观影人次减少两千余万 票价“疯狂”背后的代价

▲今年春节档上映的部分影片。

国内电影形成较为成熟的春节档体系始于2013年。之后,随着票房收入的高涨,春节档迅速成为了国产电影的必争之地。然而,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期间,相比影片的讨论,对于票价的议论可谓更加热烈,人们在朋友圈、微博都晒出了对今年春节档票价的惊讶,一些三四线城市,票价甚至直线上涨一倍有余。

其实电影票价年年涨,为何今年票价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呢?一言以蔽之,涨得太快!

以某四线城市为例,去年春节的观影票价有小幅上涨,从往日的20-30涨至40左右,而今年春节,不少人原定大年初一的观影计划,生生被涨至80的票价给取消了。据票房分析平台猫眼数据统计,2019年2月5日正月初一,全国平均票价约为45.1元,较去年同期上涨约15%。

虽然15%涨幅看起来不大,但若考虑整个中国电影市场,15%涨幅极为可观。有市民称,一家四口观影从前只要100元,如今要近500。如此一来,与其凑春节档热闹,倒不如避过春节,等一星期再看电影。

与票价关系最紧密的当属票房与观影。猫眼数据显示,2019年2月5日正月初一,国内电影市场总票房14.39亿元(含服务费),共出票3189.9万张,这个数据相比去年总量虽上涨了近两亿,但出票量反而有所下降;到了初二,不仅观影人数下降近400万,票房也下降近4000万元。观影方面,整体上座率和场均人次较去年也出现了明显下滑。今年大年初一整体上座率为55.5%,场均人次为58.5。去年这两个数值分别为67.12%和71.67。

电影票价波动属于市场行为,其变化离不开需求与供给,然而,在今年的的电影市场上,供给与需求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大年初一排片达49.5万场,破世界单市场单日排片场次纪录,较2018年的39.2万场增长了26%,即院线已经预估观影人数的上升做了提前的准备。不过需求方面,观影人数却持续下降,整个档期观影人次1.3亿,同比下降10%。需求并没有大于供给,相反,供给可能还远大于需求。而出于对人们观影需求的错误预期,院线大幅调高价格,平台取消价格补贴,导致票价走高。

票价上涨一方面让消费者观影体验受到影响,有较为明显的下滑,另一方面,票房收入的疲软让各电影传媒公司没有享受到春节应有的收入上涨。票价走高带来的市场效应最为明显的便是票房疲软,相比之前数年春节档票房70%、11%、68%的涨幅,今年0.5%的涨幅可谓是春节档失败的一年。

实际上,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国内电影行业发展,票价上涨应该属于正常现象,然而过度上涨,甚至是“割韭菜”式涨价显然让人难以接受。过度逐利可能带来电影行业的畸变,于行业发展不利。制片公司还应牢牢把握制片质量的主线不放松,同时市场根据供给需求适度调整价格,这样才能让电影市场不断刷新中国纪录。

文丨盘和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