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当各位还沉浸在张馨予和何捷的“梦幻婚礼”时,赵丽颖在网上晒出了和冯绍峰的结婚戒指。在网友们还在辨别戒指是哪款品牌时,淘宝已经迅速挂出同款戒指了。

一要结婚,戒指就成了跳不过去的坎儿。在这场重要仪式中,过去大部分人都认为婚戒必须得用金制造而成,因为它既象征了夫妻关系的真实性,又代表了为此而做出奉献的坚定的意愿。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天底下也没什么新鲜的” 戒指 , 2004

作为对这样的传统与习俗的回应,首饰艺术家Kim Buck创作了另一种用心形焊接“堆砌”而成的戒指,并为之取了一个稍带讽刺意味的名字“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天底下也没什么新鲜的)”,膨胀的心形元素,似乎都在抢占着人们的视线。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说出来” 戒指, 2001

他的另一件作品《说出来》从表面上看与一般的戒指无异,但是在戒指的内环中有一些心形的浮雕。只有佩戴者才能感受得到这些心形的存在,也只有佩戴者与赠与者才知道这个秘密。

戒指中暗含的“玄机”正是赠与者想要向接受戒指的人所传递的秘密信息。这位艺术家很喜欢在首饰中隐藏秘密,只有与首饰有亲密接触的佩戴者才能感知与知晓它的存在。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Kim Buck生于1957年,丹麦人。1985年毕业于丹麦首饰与银器学院(现在的丹麦贵金属协会)后,他成为一名独立首饰艺术家,并在1990年成立了自己的首饰工作室和店铺。

“我所接受的教育是我做所有作品的基础,然而对于首饰的传统我既尊重又反感。” Kim Buck的作品是对“首饰”这一传统概念的解构。“首饰”作为一种可佩戴的物品,在生活中对于人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又承载着什么,Kim试图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用作品呈现他对“首饰”以及围绕首饰文化的反思。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钻石戒指” , 2005

《Diamond Ring钻石戒指》为Kim Buck的作品,尽管他是丹麦当代最为著名的首饰设计师之一,但是却总是习惯自称为“金匠”,虽然他在称号上执意回归传统,但是他的作品却足够现代,少了传统金匠工艺的追求,多了几分现代艺术家艺术观念的探索。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Gold Heart, Signa-Intima”, 2005

这件《Golden Heart Signa Intima》是他使用收集来的结婚戒指做成心形造型。他把钻石这一形象夸张的变大,他将我们从现实中抽离出来,于是我们就看到硕大的钻石变成了一种概念,这种概念可以是财富的象征,也可能是人间美好事物的代表,种种对钻石的印象因人而异,但是我们取得共识的一点就是这件作品意味着首饰不再是服装的附属物,而是作为一件真正的艺术品而存在。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单宝石戒指, 2001

当钻石戒指的形象已经铺天盖地的时候,你有多爱ta就送多大的钻戒。用物质的价值去量化对爱情里抽象的情感关系。使人不得不产生怀疑。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单宝石戒指与珍珠耳夹” 胸针, 2003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一串珍珠与金夹子”胸针 , 2003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复制”, 2007

这枚戒指是顾客带来到Kim Buck店里的。岳母结婚的戒指,它传承了几代人,已经磨损了,顾客想把它修复。在家族里,每一代人用这个戒指做象征和标志,通过戒指可以看到戒指所蕴含的故事和它记忆的传承,Kim Buck认为这是最美的事情之一。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黄金手镯与包装(附带用于吹气的吸管), 2003

充气的手镯,附有小管子,要人自己吹起来。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戒指, 2001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标本 38-583A-C号”, 2007

Kim Buck希望《标本 38-583A-C号》这个作品能够让大家产生反思。他把戒指两翼去掉、进行打磨,因为打磨就可以看到里面真正是什么。看到这件作品的时候思考:它带给我们情感的价值是什么?在这种思考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这件作品就逐渐变成了这个样子。

Kim Buck其他作品欣赏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巧克力戒指, 2001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黄金的心”胸针, 2003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华而不实”, 2011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哭是没有用的”戒指, 2008. 750金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金, 首饰,金, 首饰, 金…”, 2008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修理与损耗”, 1996-2009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Daisy, freely after Niels Heidenreich”, 2007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爱戴


"那些关爱才是有价值的”, 20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