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贤妻与美妾

唐太宗的贤妻与美妾

唐太宗的贤妻与美妾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长孙皇后《春游曲》)

唐太宗的贤妻与美妾

上林苑的桃花迎着朝阳开得正绚烂,深闺里美丽的女子心中涌动着春情。井栏边的桃花仿佛她红润的面色,屋檐下的新柳仿佛她柔软的腰身。美景配美人,春色惹春情。如此香艳、风流的绝唱出自大唐第一夫人长孙皇后之手。

在历史的叙述中,长孙皇后端庄贤淑、勤勉公正,为唐代后宫的表率,也深得太宗信任。身为开国皇后,人们赞颂她以母性的温柔软化了太宗的杀气,几次挽救了名臣们的性命。她善良、高贵、优雅,不但是唐朝女子们争相效仿的对象,也是现代社会知性女子的典范。

然而,在春色、春意、春光中,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回归到一个普通女人的愿望,她渴望着爱,也奉献着爱。“兰闺艳妾动春情”,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会被认为是勾引皇帝的“妖言”,必定会被扣上“惑主”、“狐媚”的罪名。但是,所幸的是,大唐以开放的襟怀和气度,包容了年轻皇后的一腔春情。

长孙皇后去世时,唐太宗痛不欲生。也许是太欣赏前妻的才德,在长孙皇后离世两年后,李世民才开启了自己的又一段旷世绝恋。这段爱情的女主角便是大名鼎鼎的湖州才女——徐惠。

徐惠四五岁便熟读四书五经,八岁作诗《拟小山篇》歌咏屈原的高洁,并由此扬名。唐太宗爱惜才俊,一道圣旨翻山越岭来到湖州,年仅十一岁的徐惠就这样被召进宫门,封为才人。徐惠钟灵毓秀、天资聪明,而且勤勉好学、温柔可人,深得太宗的喜欢。

据说,有一次太宗下旨召见徐惠妃,结果左等右等就是不来。太宗非常生气,正要发火却等来了一首诗: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徐惠《进太宗》)

唐太宗的贤妻与美妾

太宗看完此诗之后,不仅没有发怒,反而哈哈大笑。原来,徐惠的诗中说道:“从早上开始我就整理妆容,是为了迎接陛下。但是等了很久你都不来,急得我团团转。古人说千金才能博得佳人一笑,现在怎么能你一下诏我就来呢?”这当然是徐惠与太宗开了一个玩笑。这其实是一种恋爱花语,必得解花之人才能明白其中的情味。

古代社会很讲究“夫妻有别”,太宗与后宫佳丽更是有君臣之分,但是徐惠能够毫无顾忌地开此玩笑,足见二人之间的感情绝非一般。太宗死后,徐惠相思成病并拒绝服药,第二年就追随太宗而去,年仅24岁。

作为千古名帝,唐太宗拥有一个温柔如水的贤妻,一个聪慧乖巧的美妾,犹如他人生中的白玫瑰与红玫瑰。

而作为大唐的开国红颜,长孙与徐惠身上都展示着大唐风韵,她们热烈而坦荡,率真又重情,使得她们能在三千佳丽中脱颖而出,是当之无愧的名媛才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