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朱元璋的亲家,徐达的岳父,却投降了张士诚

谢再兴是淮右旧将,很早就跟随朱元璋,他的战功和军事才能虽然比不上徐达和常遇春,但也是一员得力干将,曾任中翼右后元帅,参加过成就朱元璋帝业关键的攻克金华的战役;谢再兴为人又宽厚,因此,很受朱元璋喜欢。

此人是朱元璋的亲家,徐达的岳父,却投降了张士诚

至正十九年(1359)二月初一日,朱元璋在诸暨设立枢密分院,升谢再兴为院判,亲自命他镇守诸暨,是当地最高行政长官。在镇守诸暨期间,谢再兴多次与吴王张士诚的军队交战,多次粉碎张士诚的进攻。

至正二十二年(1362),金华蒋英和处州李祐之连发叛乱,张士诚趁火打劫派遣亲弟张士信领兵十万,前来进攻诸全州,围城达一个月之久,鏖战无果。后谢再兴派遣部将城外设伏,自己则引兵从南门出战,大败张士信。

不久,张士信又卷土重来,因城内兵少,谢再兴向镇守严州的李文忠求援,当时严州叛乱刚平,李文忠方自顾不暇,于是采用虚张声势之计,派遣胡德济带了少量人马前往救援,却宣称第一猛将邵荣即将到来。

敌方得知援军即到的消息后,阵营大乱,谢再兴趁半夜大开城门,来了个突然袭击,再次大败张士信,张士信几乎全军覆没,仅有勇冠一时的猛将吕珍得以幸免。

此人是朱元璋的亲家,徐达的岳父,却投降了张士诚

谢再兴可以说战功赫赫,并且对朱元璋忠心耿耿,在朱元璋阵营中也是级别比较高的官员了,然而,到了至正二十三年四月初四,谢再兴却突然叛变投敌,投降了朱元璋的死对头张士诚。

谢再兴是老革命了,为什么会变节呢?只因朱元璋干了一件缺德事。这要从谢再兴的女儿说起。

谢再兴有两个女儿,长女已嫁给了朱元璋的亲侄子朱文正,次女年幼待字闺中。为慰劳徐达,朱元璋未征得领兵在外的谢再兴的同意,就自作主张,把谢再兴的次女嫁给了年龄和谢再兴相近的徐达,等到谢再兴得知消息后,生米已做成了熟饭。

不久,谢再兴的两个心腹部下左总管和糜万户,因曾经私自到扬州进行交易买卖违禁物品,朱元璋怀疑他们泄露军机,于是派人捉拿了二人,并杀死了他们俩,却偏偏将他们的头颅悬挂于谢再兴的议事厅上,接着,朱元璋又召谢再兴应天府听候告谕。

此人是朱元璋的亲家,徐达的岳父,却投降了张士诚

朱元璋另派了参军李梦庚前往诸暨节制其军马,却又令谢再兴回诸暨听从李梦庚的调遣。谢再兴回到诸暨后,愤怒地说:“连自己的女儿出嫁都不让我知道,有同于货物的供给分配,又让我身为主将却听从他人节制。”于是,他便与知府栾凤,就地执拿参军李梦庚,以及元帅王玉、陈刚,率领诸暨全城的兵马,前往绍兴投降了张士诚。

投降张士诚后,张士诚让他率领东吴军进攻战略要地东阳,结果在义乌被李文忠与胡深打得大败,仅以单骑走脱,虽然交战失败,张士诚并没有过多的责怪,此后他又随同李伯升进攻诸暨新城,又再次失败,从此下落不明,成为历史之谜。

谢再兴还有两个弟弟,谢三和谢五,他们是余杭守将。谢再兴叛变后,李文忠立刻率兵包围了余杭,宣谕他们投降,并发誓说只要他们兄弟俩开城出降,就保证不会杀死他们,谢三和谢五于是出降。

朱元璋得知谢三和谢五投降后,就立即下令解送他们入京,李文忠恐怕自己的誓言得不到实现,就赶紧上奏说,他答应人家不杀,他们才投降的,如把他们杀死,如失信于人,将无人肯降。

此人是朱元璋的亲家,徐达的岳父,却投降了张士诚

朱元璋却说:“谢再兴是我的亲家,长女嫁给了我大哥家的朱文正,次女嫁给了徐达,我待之甚厚,他却反背叛我,而投降张士诚,此情不可恕。”

于是将谢三和谢五凌迟处死了。传闻谢再兴的全家均被朱元璋处死,只有两个出嫁的女儿得以保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