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老人马相伯,63岁创办震旦大学,65岁创办复旦大学,生命的美丽惊艳了时光

世纪老人马相伯,63岁创办震旦大学,65岁创办复旦大学,生命的美丽惊艳了时光

这真是奇人奇事。

马相伯11岁时瞒着家人,带着积攒下来的铜钱,偷偷地搭乘木船离开家乡镇江当时叫江苏丹徒,前往上海。

木船花了整整10天才摇进黄浦江,马相伯弃船登岸,开始了他的上海传奇人生。

更为传奇的是,马相伯年过花甲,先后创办了震旦学院和复旦大学,生命的火焰映红了20世纪的上海天空……

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震旦学院

马相伯前30年致力于宗教,后30年奔忙在仕途,从少年走到青年再走进老年,他在花甲之年走向生命归途的时候,终于领悟到强国之道在于培育人才,在于办学,于是马相伯决心办一所大学。

1900年8月,马相伯60周岁,作为天主教徒的他,把自己在松江、青浦的3千亩田产捐给天主教会,用来开创中西大学堂。他在《捐献家庭产业兴学字据》上明确表示:“……愿将名下分得遗产,悉数献于江南司教日后所开中西大学堂收管,专为资助英俊子弟……”

不料,天主教上海耶稣会无心办学,马相伯创办“中西大学堂”的梦想如雪入河中,无声无息,没有荡起一片水花。

1902年初秋的一天,蔡元培敲开马相伯的门,希望马相伯教他拉丁文。当时,他在南洋公学(即现在交通大学)任教。

世纪老人马相伯,63岁创办震旦大学,65岁创办复旦大学,生命的美丽惊艳了时光

蔡元培

“拉丁文在西洋已成为古董,中国学者没有学习的必要。”马相伯微笑着说。

“拉丁文为欧洲各国语文的根本,各国语言多源于拉丁文,西洋一切古代文化源于拉丁文,假如不懂拉丁文,那就无从了解。”蔡元培坚持己见。

“好。”马相伯答应了。

从此,每天清晨5点,蔡元培就步行来到徐家汇土山湾马相伯家上课。

马相伯渐渐地犯难了,早晨5点他有时候还没有醒来呢,再说他每天早上有祈祷的习惯,蔡元培打乱了他的生活习惯。

一天,他对蔡元培提议道:“你选择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到我这儿来学,这样更好。”

“好主意!”蔡元培点头认同。

于是,蔡元培找来24名学生跟马相伯学拉丁文。

徐家汇教会的法国人都在背后耻笑,中国人学得好深奥的拉丁文?

马相伯教读拉丁文的文学名著和著名演说家西塞罗的演讲辞。不久,举行考试,学生们成绩个个优秀,这些学生中有黄炎培、李叔同和邵力子等。

法国人竖起大姆指表示钦佩。

1902年年末,南洋公学爆发学潮,校方宣布开除5班全体学生,总教习蔡元培和众多的学生愤然离校。蔡元培来见马相伯,介绍20多名学生向马相伯求学,同时邀请马相伯出面办学。

马相伯欣然允诺,办学堂是他晚年的梦。

说干就干,马相伯出资租下徐家汇老天文台东边一座小楼,其旧址就是现在的徐汇区第二中心小学,开始筹办大学。

马相伯为大学取名震旦学院。“震旦”是梵文,意思是“中国的曙光”。他自任监院即校长,聘请几位法国籍神父任教;他亲手制订章程……

世纪老人马相伯,63岁创办震旦大学,65岁创办复旦大学,生命的美丽惊艳了时光

震旦学院问世了

1903年3月1日, 震旦学院正式开学——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诞生了!

开学那天,马相伯从居住地土家湾来到徐家汇天主堂内的学校,师生们走下台阶热烈迎接他,马相伯微笑着和师生一起来到演说厅,在开学典礼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

治校有方却惨遭撤职

马相伯主持校政与众不同,颇有特色。

他公开宣布不让一切宗教教义进入学校;他制订了三条教学原则: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他采用“学生自治制”的模式管理学校。他办学“细节”也颇有特点,比如教授英语,外国学校教文句,不教拼法,马相伯却从拼音字母开始教,使学生渐渐地可以独立拼读外国语文,他还挑选英国上乘的文学作品作为教材。还有,每星期天9时到12时,他召集全校学生开演讲会,由一人登台演讲,然后其他学生点评,互相观摩和交流。

在马相伯的主持下,震旦学院一片向好,一年不到,学生翻了数倍,增至132人。

一件历史奇闻发生了!

1904年初春,上海十六铺码头一艘客轮靠岸,年青人于右任悄悄地下了船。他在陕西老家三原县写诗抨击清朝统治,遭到清政府通缉,被迫逃亡上海。他寄居在法租界的朋友家,很快认识了不少朋友,其中有位朋友雷祝三是震旦学院的学生,而他把于右任的遭遇告诉了马相伯。

“你让他明天来见我。”马相伯热情地说。他在报上读到陕西举人于右任亡命沪上的消息,这是青年才俊啊。

于右任前来拜见马相伯,一番交谈,马相伯对他说,“你马上回去,今天就取行李来入学,我免收你的学费、膳费和宿费!”

于右任还以为听错了,睁大眼睛盯着马相伯:你要招收朝廷通缉犯?

马相伯肯定地笑了笑。

于右任来学校了,马相伯让他易名“刘学裕”入学注册。

几个月后,马相伯把于右任叫到办公室,郑重地对他说,“我知道你过去曾经教过几年书,现在你的学识足以做我教学助手。从明天开始,你就是震旦的教师了!”

于右任又是一惊,马相伯居然聘请他做大学教师?

世纪老人马相伯,63岁创办震旦大学,65岁创办复旦大学,生命的美丽惊艳了时光

马相伯和于右任

于右任后来成为中央政府监察院院长、国民党元老,没有马相伯,他恐怕不会有此成就,当然此是后话。

震旦学院的“主管单位”天主教上海耶稣会,原来并不看好震旦学院,没想到该学院声誉日隆,于是就想“摘桃子”了。他们不能接受的是马相伯从不强迫学生信教,他们也不能接受马相伯采用“学生自治制”——这不是否定和放弃天主教的领导吗?还有,马相伯居然收留并重用通缉犯于右任,如果导致清朝政府加害天主教徒那就大祸临头了。

1905年春,天主教上海耶稣会下令罢免马相伯,让他住进医院“养病”;任命法国神父南从周(Perrin)担任震旦学院教务长,主持院中教务。南从周上任伊始就宣布学生要上宗教课、取缔学生自治制度等。

学生们大哗,群情激愤,一齐激动地奔向礼堂开会。学生沈步洲作为会议主席主持会议,他登台发表激情澎湃的演说:“现在学堂已经变为教会……”

大家纷纷慷慨激昂地发言。

会议结束时,沈步洲取出信笺两卷,放在讲台两端,大声地说:“这是签名的信笺,一卷信笺签名退学,另外一卷信笺签名留下,大家自行决定吧!”

学生们排队走上讲台,纷纷拿起笔签名退学,全校132名学生有130名签名退学,仅有两名学生签名留下。

邵力子、于右任等7名学生受全体退学学生委托来见马相伯,他们含泪把签名信笺递给马相伯,说:“马院长,我们已经退学了,但是我们还要读书!”

马相伯看着学生退学签名信笺,不由得老泪纵横,决定离开震旦,另办新校。

马相伯走了,震旦学院被迫关门,但在同年重新开学。1908年震旦学院计划迁往别处另建校舍,派人上门恳求帮助,马相伯不计前嫌,捐款4万元,还把自己8处地皮捐出募得10万多元——震旦学院用马相伯的捐款购置了卢家湾吕班路(今重庆南路)的土地103亩,建造震旦学院新校舍,后来成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28年,震旦学院改名为震旦大学,并举行建校25周年纪念活动,邀请德高望重的马相伯以创始人身份到场发表祝贺演说,马相伯也欣然前往。

只要是办学,只要是培养人才,马相伯可以捐弃前嫌,也乐于尽其所能!

含着热泪创办复旦大学

我们扯远了,赶快回来继续说邵力子、于右任等人拜见马相伯。看到学生悲伤的样子,马相伯潸然泪下,决定再办一所新校,这个想法得到学生们一致叫好。

取什么校名好呢?

于右任提出建议:“复旦”。一者,《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有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另者,取名“复旦”还有不忘震旦、复兴中华之意。

马相伯立刻表示赞许。

复旦建校紧锣密鼓,从制定教学课程到聘请教师,从寻找校址到招收学生,年届66岁的马相伯殚精竭虑,倾力而为。

马相伯为复旦公学制定了新的发展坐标:

提倡“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教学内容瞄准美国大学的课程和内容,规定除本国语文、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均采用外国课本,用外语教学。同时,学生应自习国文,每月末交一二篇国文作文,由教师评定优劣并公布成绩;每周六或星期天下午举行演说会,由校长、教员登堂演说,培养学生擅长表达意见……

“1905年,复旦公学成立。学校初办,经济非常艰窘,又没有校址。我们在吴淞看好了一座房子,是吴淞镇台的旧衙门,地方很宏敞,既远城市,可以避尘嚣;又近海边可以使学生多接近海天空阔之气。大家决定了,我便打了一个电报给两江总督周馥,请他把这个旧衙署拨给我们,并请他帮助些许经费,他回电很鼓励我们,吴淞旧镇衙署照拨,并汇了两万银子给我们做经费。”马相伯事后回忆道。

1905年7月24日上午8时,在上海静安寺张园楼上,复旦公学校长马相伯和严复先生主持了复旦公学的首届入学考试。出乎意外,前来报名的多达500多人,马相伯不得不增加招收名额。

世纪老人马相伯,63岁创办震旦大学,65岁创办复旦大学,生命的美丽惊艳了时光

1905年9月14日,复旦公学正式开学,学生分为5班,共170多人,许多学生都是坐了独轮车从市区赶到学校的。那天晚上,由吴淞提督衙门改成的学生宿舍,到处都有煤油灯星星点点地闪烁,直到很晚,才渐次熄灭。半夜三更,同学醒来,发现床前的鞋子都漂走了,啊,满屋子都是水在荡漾,原来开学那天正值中秋之夜,江水涨潮,所以水满金山。学生们没有怨言,纷纷起床排除积水,宿舍四处回荡着欢乐的歌声和笑声。

马相伯亲自上课教授法文,上课时坐在讲台上,鼻子上架着大大的铜边眼镜,“口说指画,不以为苦”。

马相伯规定每日每餐,轮邀学生四五人与他在膳厅里同桌共餐。那时同学不太多,第一、二学期,各班诸生一一轮到。他利用这段时间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有一次学生因饭食问题闹了起来,马相伯生气了,严厉地教训他们:“你们到此地不是来做大少爷,而是来求学的;而且学生不应以家庭为家庭,而应以社会为家庭……”

学生们惭愧地低头不语。

辛勤的耕耘换来了丰硕的果实,复旦公学人才辈出。1908年至1911年,高等正科毕业共56人,直接赴美留学及任驻美公使的有6人,供职外交部、司法部、教育部和交通部等的有5 人,任北大和复旦等高校教员的7人,其余大多供职于省立中学等,优秀的毕业生有于右任、邵力子、陈寅恪和竺可桢等,他们日后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世纪老人马相伯,63岁创办震旦大学,65岁创办复旦大学,生命的美丽惊艳了时光
世纪老人马相伯,63岁创办震旦大学,65岁创办复旦大学,生命的美丽惊艳了时光世纪老人马相伯,63岁创办震旦大学,65岁创办复旦大学,生命的美丽惊艳了时光

以上为于右任、竺可祯、陈寅恪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教育部通告各地学校立即开学。复旦公学吴淞校址因毁于战火(一说是为光复军士兵占用)而被迫停课,马相伯向已成为南京临时政府交通次长的于右任求助。于右任和邵力子一起向孙中山汇报,孙中山特批拨发补助金1万元给复旦公学,江苏省都督指定上海徐家汇李鸿章祠堂作为复旦新校舍。于是,1912年9月,复旦迁至徐家汇复课。

世纪老人马相伯,63岁创办震旦大学,65岁创办复旦大学,生命的美丽惊艳了时光

李鸿章祠堂,现为复旦大学校史馆

1913年年中,马相伯因年事已高提出退休,举荐美国留学归来的李登辉为校长。此后,1917年复旦公学扩充为大学,在江湾购地70余亩建筑校舍,几年后复旦大学正式迁往江湾。抗日战争爆发后,复旦大学西迁重庆,马相伯也避难桂林、昆明,最后寓居越南谅山,于1939年11月4日溘然长逝,终年100岁。复旦大学校董会和复旦大学同学会等于11月15日上午10时,在浦东举办追悼会,出席者有千人之多,面对马相伯的遗像,人们奉献鲜花,恭读祭文,场景相当感人……

世纪老人马相伯,63岁创办震旦大学,65岁创办复旦大学,生命的美丽惊艳了时光

马相伯百年人生的行囊里,最珍贵的就是他在上海创办的震旦学院和复旦大学。

上海松江区泗泾镇老街上,有一处江南风格的私家住宅,那是马相伯的故居;重庆南路205号41号新式里弄万宜坊,是马相伯晚年的故居;徐汇区蒲汇塘路55号的“土山湾博物馆”楼上,是马相伯最后生活了20多年的故居;宋园路上宋庆龄陵园,是马相伯永远的栖息地:马相伯和上海永远在一起。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人物档案:马相伯

世纪老人马相伯,63岁创办震旦大学,65岁创办复旦大学,生命的美丽惊艳了时光

马相伯(1840年4月7日—1939年11月4日),原名马志德,圣名若瑟,又名钦善、建常、绍良,字斯藏,又字相伯,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祖籍江苏丹阳,生于丹阳马家村(今丹阳市)。

中国著名教育家,震旦大学、复旦大学、复旦中学、向明中学创始人兼首任校长,耶稣会神学博士。后人辑有《马相伯先生文集》。

1937年抗战爆发,98岁高龄的马相伯发表广播演讲,号召国人抗日。上海沦陷后,马相伯经武汉、长沙到桂林。1938年11月,学生于右任请他移居昆明;马相伯在赴昆明途中,因病留居越南谅山。

1939年11月4日,马相伯在越南谅山病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