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S中的另類 沒有個人英雄主義的《彩虹六號:圍攻》

說到FPS遊戲,玩家大多會想到眾多知名遊戲,如表現宏大戰場的《戰地》、個人英雄魅力的《光環》、或者是畫面堪稱大片的《使命召喚》。在這種當下主流射擊遊戲都追求“不要慫,就是幹”的爽快潮流下,本文要說的FPS遊戲《彩虹六號:圍攻》可謂算是其中的一股清流。

FPS中的另類 沒有個人英雄主義的《彩虹六號:圍攻》

作為一款射擊遊戲,《彩虹六號:圍攻》更加看重戰術設計與執行,玩家想要獲得勝利除了需擁有高超的個人技術之外,還需要依靠團隊的協作加配合。簡而言之,就是將嚴謹的戰術執行凌駕於個人英雄主義之上,從而使玩家在完成任務後的成就感大大高於其他的射擊遊戲。

當世無雙的《圍攻》

在《圍攻》中個人的槍法不再是第一位的,想要擊斃敵人首先得發現敵人。胡亂的衝入房間中,等待你的只能是對手設置的各種陷阱,如毒氣彈、震爆彈、詭雷、夾子等等,結局也只能是分分鐘去見上帝。所以在戰鬥前,要利用偵察工具,如遙控小車、無人機等,蒐集儘可能多的戰場信息,制定出進攻戰術並嚴格執行。

FPS中的另類 沒有個人英雄主義的《彩虹六號:圍攻》

相應的,防守方不再是固守一地,而是需要預判對手的進攻方向,比如有限的牆壁加固板應該放在哪?對方的無人車會往哪幾個方向來?等各個方面的問題。這些信息和行李的博弈較量已完全獨立於傳統射擊遊戲的槍法,讓《圍攻》能夠從真正意義上成為一款戰術射擊遊戲。

FPS中的另類 沒有個人英雄主義的《彩虹六號:圍攻》

所以,《圍攻》是一款策略大於技術的遊戲,它給玩家營造的不是一個無腦端著槍突突突的宣洩之地,玩家必須要謹慎思考自己的行動,完美的戰術加精準的行動,才是取勝的關鍵。讓玩家在“真是”與“遊戲”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並且再也不會出現玩家口中那種“要打一萬發子彈來個痛快”的局面。

風格迥異的特警探員

在傳統的多人對戰射擊遊戲中,玩家操作的角色都是可重複的,可能在一局遊戲裡會看到跟你長的一摸一樣,拿著同樣武器的對手。而被要求做的事也和對手無異:都是儘可能多的擊殺對方。

而在《圍攻》中,除了獨特的戰術射擊元素,遊戲中的特警探員也都是個性鮮明,每個探員都有不同的技能、武器、甚至不一樣的奔跑速度和護甲強度。玩家可以選擇拿起大盾為隊友開路,也可以選擇可以掩蓋腳步聲的“女鬼”Caveira,悄無聲息的潛入敵陣。每一局遊戲,都會隨著敵我雙方幹員的變化、攻守態勢的轉換、地圖地形的更改等衍生豐富多樣的戰術搭配,讓遊戲的體驗不再會有重複。

FPS中的另類 沒有個人英雄主義的《彩虹六號:圍攻》

另一方面,在特警幹員的形象上,《圍攻》也是別有千秋。在36位特警幹員中有接近半數都是女性形象,比如波蘭幹員的形象就是如今大受玩家歡迎的“姐妹花”形象。而無論是現實生活中還是眾多的FPS遊戲裡,大都以男性角色為主,《圍攻》這樣的設計無疑又給遊戲增加了新的亮點。從效果上看,這些英姿颯爽的女特警自然受到了玩家的青睞。

FPS中的另類 沒有個人英雄主義的《彩虹六號:圍攻》

源自小說的反恐遊戲

俗話說,藝術來自於生活。同樣,《彩虹六號:圍攻》這款帶給玩家強烈真實感的遊戲源自於同名小說《彩虹六號》,而作者就是美國軍事作家,當今世界最暢銷的反恐驚悚小說大師湯姆·克蘭西,眾人熟知的《獵殺紅十月號》、《驚天核網》、《細胞分裂》等作品就是出自他的筆下。

FPS中的另類 沒有個人英雄主義的《彩虹六號:圍攻》

從遊戲獨一無二的玩法可以看出,這確實與現實中反恐行動有異曲同工之處。從制定策略,到開始行動,每一步都是有據可循。而遊戲中的隊友傷害也是默認開啟,玩家的血量在受傷後也無法恢復,不可能存在那種打個繃帶,嗑個藥包就可以滿血復活的情況,這都與真實的戰鬥如出一轍。純粹的英雄主義在遊戲中同現實一樣,也都是不存在的,只有依靠團隊作戰才能取勝。

FPS中的另類 沒有個人英雄主義的《彩虹六號:圍攻》

總的來說,《彩虹六號:圍攻》在遊戲玩法,角色設計等方面都與近幾年的傳統FPS遊戲有著不同之處,雖然這並不足以說服玩家參與遊戲的理由,但對於厭倦無腦突突突的FPS玩家,可以試著體驗遊戲,等待你的也許是全新的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