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創辦了復旦公學,最後卻把自己比作動物,究竟為何呢?

他創辦了復旦公學,最後卻把自己比作動物,究竟為何呢?

清末,外國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土地淪陷、割地賠償、國家權利的喪失和遭受屈辱,百姓生活一天不如一天。清朝的政府就像一塊有強烈誘惑的蛋糕。被外國人盯著,咬得一絲不掛。"恐洋症"也就產生了,外國人想方設法剝削百姓和政府。這就是晚清政府的現狀。西方人在中國的土地上享有各種特權,沒有受到清朝法律的制裁。

他創辦了復旦公學,最後卻把自己比作動物,究竟為何呢?

1939年,在越南諒山的一位百歲老人躺在床上即將死去,身邊都是他的子女。這位百歲老人可能知道他不曾回憶起自己痛苦的生活,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力氣大喊"我是一條狗,叫了一百年,都沒能把中國叫醒。"老人家正是復旦大學的創始人馬相伯先生。

他創辦了復旦公學,最後卻把自己比作動物,究竟為何呢?

馬相伯出生於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他既聰明又渴望學習,年輕時獨自出國留學,拜訪著名教師,18歲時就掌握了多種語言。那時,有人僱他做翻譯。馬相伯拒絕了,而他的拒絕是是有充分理由的。理由是學習了外語是為了幫助中國發展壯大起來而不是為了賺錢。畢竟,當時清政府支持的洋務運動正進行著。馬相伯有幸成為李鴻章的翻譯家。正是由於李鴻章的緣故,馬相伯才有機會去歐洲學習歐洲式教學方法和管理方法。

他創辦了復旦公學,最後卻把自己比作動物,究竟為何呢?

馬相伯跟著李鴻章與列強談判,經過長時間的周旋。最後,簽署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緊接著,"叛徒"的帽子被扣押在他們身上。馬相伯的母親聽到自己的兒子簽署了叛國條約,從此不願意見他,甚至直到去世也沒有見上一面。馬相伯不明白他忠於國家,也不能拯救清代腐爛的局面。他決定辭去官職,另尋一條新的救國之路。他注意到了教育事業,認為只有教育事業能幫助人民開闊智慧,國家才有希望。之後他就賣掉他的家產,到處籌錢,組建一所學校。

他創辦了復旦公學,最後卻把自己比作動物,究竟為何呢?

1903年3月1日,馬相伯創辦了復旦大學。經過幾次挫折,馬相伯為復旦大學的建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隨著時間的流逝,全面抗日戰爭的爆發,馬相伯多次避開戰爭,來到越南的諒山,並最終死於異國。

他創辦了復旦公學,最後卻把自己比作動物,究竟為何呢?

是的,像馬相伯這樣的教育家見證了舊中國社會的痛苦。他們只想拯救國家,只為了國家富強。"我是一條狗,叫了一百年,都沒把中國叫醒"這句話是這位百歲老人心中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