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很小的時候聽過許許多多楊家將的故事耳熟能詳。那楊家將滿門報國心和戰場廝殺的英雄情結,每次想到,總是讓人蕩氣迴腸扼腕嘆息。

楊家滿門為了宋代君臣,或是戰死沙場,或是被奸臣所害,或是看破紅塵出家五臺山,楊家將們在金沙灘上血戰成仁,力盡殉國。

傳唱了幾千年的楊家將的故事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代縣後人,讓人想起楊家將曾經浴血奮戰的雁門關,不禁熱淚盈眶。

從歷史文化名城代州(今山西代縣)往東北20公里,有一個村子叫鹿蹄澗村,就是宋代名將楊業的祠堂——楊忠武祠所在地。

在我國流傳的古代忠君愛國的英雄中,北宋時期有名的將領當屬楊家將,人們耳熟能詳的老令公楊業、威震三關的楊六郎、齊天廟打擂的楊七郎、陣前招親的楊宗保、巾幗英豪佘太君、穆桂英等。這些民間廣為流傳的人物以及故事演義,表達了人們對忠良的愛戴,特別是在國家民族積弱積貧、面臨外侮侵略之際,人們愈發樂意宣傳楊家將、岳家軍這些傳奇人物故事,以寄託老百姓反抗外敵侵略、保境安民的強烈願望。楊家將的一些人物在史書有名有傳,還有的只是存在於民間故事傳說之中。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這些人和事都在楊忠武祠有所記載,這裡也就成為紀念楊家將的“聖地”。上世紀80年代後,海內外楊氏後裔更是願來這裡朝拜,祭祖歸宗。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出代縣城往東北方向20公里處,即見路北有座氣勢雄偉牌坊,上書“天波楊府”,這當然是現代建築,標誌著鹿蹄澗村到了。

楊忠武祠,亦稱楊令公祠,俗稱楊家祠堂,位於代縣城東北20公里的鹿蹄澗村,是楊業後代為祭祀楊業夫婦暨楊氏後代英烈而建造的祠堂。為山西省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楊忠武祠,創建於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祠座北南向,對面樓臺三間為祭臺,題名“頌德樓”。樓前有古槐兩株,粗狀挺拔。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楊業戰死陳家峪,後宋追贈太尉,並縊“忠武”,楊氏子孫以此題共祠名。人們通常稱它為楊令公祠或楊家祠堂。祠堂裡保存著一些關於楊家將的比較真實的資料,可補史書的不足;也有許多生動的塑像和畫像,可供遊人憑弔和觀覽。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鹿蹄澗村背依勾注山(也稱雁門山,屬北嶽恆山山系),有澗水自山中流經村旁;面對五臺山,有臺頂積雪終年可見。西北方不遠可出雁門關,正南方不遠可渡滹沱河。這裡西去代縣城四十五里。自從五代後晉石敬瑭把雁門關以北的雲州、應州、寰州,朔州全部割讓給契丹(後為遼)以後,代州就成為漢族防禦外族入侵的邊防重鎮。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楊家父子兵從五代北漢時就為抵禦外族侵略而征戰,長期駐守在雁(門)代(州)這片土地上,並在此傳宗接代,延續後裔至今。這座楊令公祠就是楊令公(楊業)在雁代一帶活動的紀念和見證。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楊忠武祠佔地一萬二千平方米,祠對面樓臺三間為祭臺,上有“頌德樓”題匾;調堂門前築臺階二十四級,階下有石獅一對蹲踞左右。祠門三間,每間前簷各懸金字巨匾一面,中書“奕世將略”,左書“一堂忠義”,右書”三晉良將”。門楣上立一盤龍藍底大匾,上有“忠武祠”三個金字。“忠武”乃楊業戰死後,宋太宗皇帝給予他諡號。

祠門內側高懸木匾一塊,上面抄錄了北宋皇帝關於楊家的誥敕十篇,其中有贈楊業太尉中書令一篇,加封楊延朗開國公誓券一篇,給楊延朗敕旨六篇,給楊宗保、楊文廣敕書各一篇。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後院,有正殿五間,中額書“忠勳世美”。廊前雙柱上有一副木刻金字楹聯:“豐功偉烈著邊疆,勇冠千軍稱無敵;浩氣英風留古塞,聲威萬代佩長城。”廊兩廂還有元以來石碑四通:一為元天曆己巳年(1229)趙鶴鳴撰龍虎衛上將軍楊友碑;一為楊族世系牌,碑陽為趙鶴鳴所撰《題世將楊族祠堂碑記》,記述了楊懷玉以前的世系及楊懷玉建宗祠、纂家譜、修墳墓、置護田等等,碑陰刻楊業父楊兗至楊懷玉十七世世系表;一為明萬曆年間山西提學使為楊族立的表忠閭碑;一為宏農宗祖碑,碑文追溯了楊兗以前的世系,上至東漢太尉楊震。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正殿前簷懸匾一塊,上書“敕建’二字。正殿內,正中一龕,塑楊業與佘太君像。看到塑像那種飽經風霜、老而彌堅的神態,不禁令人肅然起敬。左右兩旁塑楊令公八子及宋、元、明歷代楊氏功臣名將像共二十尊,無不氣宇軒昂,姿容偉俊。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在鹿蹄澗村,除了能看到楊令公祠,還能看到一軸十分珍貴的楊族史卷。這軸族史卷全長2.7丈,寬1.3尺,以素絹為幅。據說這是楊家“五通”(五個史卷軸)之一,其餘的都已失傳。卷軸中裱有黃綾御旨一幅,楊族歷代武將名臣的傳記四幅、畫像五幅、讚詞五幅,共計十五幅。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另外,在鹿蹄澗楊令公祠裡還保存著兩部楊氏族譜。據族譜記載,楊氏族譜始修於元代的楊懷玉,繼修於明萬曆,三修於清道光,四修於清光緒。今元、明兩版皆散佚,只有道光版本和光緒版本尚存。道光本共十卷,一卷為舊話記略,二至六卷記世系,七卷記封秩,八卷記誥封,九卷記墳墓,十卷記人物。光緒本與此略同。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千載忠義,楊潘兩姓相鄰,正應了忠奸到頭終有報


這些寶貴的歷史文物和資料,都是楊家後代精心保存下來的。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曾用刺刀逼著保存者將族史卷軸交出,終未得逞。“文化大革命”中,族史卷軸幾乎被當作小學生字帖賣掉。想到自宋代以來,雁代之間,干戈常起,朝代屢易,而楊家祠堂和這些珍貴的族史卷軸能保存至今,實在是一個值得慶幸的奇蹟!

歷史上的楊業及子延昭、孫文廣

關於對楊家將事蹟的瞭解,人們大多來源於演義故事,其中既有真實歷史,也有美好傳說。大蝦曾混跡方誌界,染上按史料說話的毛病,這裡也不能免俗。《宋史·列傳》記載:“楊業,幷州太原人。父信,為漢麟州刺史。業幼倜儻任俠,善騎射,好畋獵,所獲倍於人。……弱冠示事劉崇,為保衛指揮使,以驍勇聞。累遷至建雄軍節度使,屢立戰功,所向克捷,國人號為無敵。”

楊業(楊繼業)原是北漢劉崇手下將領,歸順大宋後,太宗十分賞識楊業,“帝以業老於邊事,復遷代州兼三交住泊兵馬都部署……會契丹入雁門,業領麾下數千騎自西徑而出,由小徑至雁門北口,南向背擊之,契丹大敗。……自是契丹望見業旌旗,即引去。”太平興國五年(980年),楊業率軍奇襲遼國十萬大軍於雁門,聲威大震,以至遼兵見到楊家將的大旗就跑。

降將楊業受到皇上的信賴與賞識,自然引起一些人的妒忌與不滿(這是國人的通病,宋人也不免),時常有人給打小彙報,還好聖上英明,沒怎麼聽,可也沒處罰小人,搞折中和稀泥吧。雍熙三年(986年),楊業奉命掩護邊民內遷,因潘美、王侁等人臨陣脫逃,致使楊業陷入遼兵重圍,楊業英勇奮戰,然敵眾我寡,不幸負傷被俘,三日不食而死。其子楊延玉同時戰死。忠勇的楊業戰死了,太宗皇上很傷心,他下詔褒揚楊業“誠堅金石,氣激風雲”,追贈太尉,大同軍節度。同時處罰了潘美、王侁等人。

楊業的兒子除延玉戰死外,延朗(昭)、延浦、延訓、延瓌、延貴、延彬等也分別升職或錄用。這楊家幾個兒子的名字是史書上記載的,與代州《楊氏族譜》中的有所不同,與楊家將演義中的也不同。在楊業的幾個兒子中,楊延朗最為出色。歐陽修在《供備庫副使楊君墓誌銘》中稱楊業“父子皆為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裡兒(巷)野豎,皆能道之”。延朗本名延昭,楊業死後朝廷錄供奉官延朗為崇儀副使,後知景州。楊延昭屢建戰功,朝廷委以重任,鎮守三關。史書稱他“智勇善戰”,“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遇第必身先,行陣克捷,推功於下……在邊防二十餘年,契丹憚之”。

延昭之子文廣(非楊宗保也)也是一員戰將,因功授殿值(武階官,大內侍衛),後在范仲淹麾下,曾從狄青南征,被皇上稱讚“名將後,且有功”。遼人爭代州地界時,楊文廣曾獻退敵之策,但未報而亡。

總之,楊家代代忠君報國,保境禦敵,英名流芳百世,成為統治者和平民百姓都讚揚的英雄人物。直到上世紀60年代我們小的時候,還很崇拜楊家將呢!現在呢?除了偶爾能聽到評書講外,那麼多的古裝電視劇,好像沒有《楊家將》的故事。也許是覺得中華民族要“和諧”,歷史上民族矛盾不提為好吧。

圖為位於代縣鹿蹄澗村的楊忠武祠,這是1990年修葺後的祠門景

祠堂的修建和村名的來歷

楊忠武祠是為了祭祀北宋名將楊業的豐功偉績,於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年)奉旨修建的。因楊業戰歿後被追贈太尉,諡號“忠武”,故祠堂被稱之為“楊忠武祠”,亦作“楊令公祠”。祠堂佔地面積約1800平方米,坐北朝南,分外院、前院、後院三個部分。外院有戲樓,前院包括祠門、中殿、廂房,後院包括正殿、廂房。祠門三間,建於高臺之上,石階左右有石獅一對,豎旗杆一雙。門楣懸“忠武祠”金匾,威嚴奪人。祠堂中殿的殿門上懸“氣壯山河”匾額,殿內有清同治十年(1871年)制《楊氏封秩》額匾五塊。後殿明間簷頭懸“敕建”豎匾,廊柱上有對聯一副:豐功偉烈著邊疆勇冠千軍稱無敵,浩氣英風留古塞聲威萬代佩專城。殿內正中神臺塑楊業和夫人神像,兩側分列楊業八子神像,東西南三面是楊氏家族歷代名將塑像。此外,祠堂內還有關於楊家將的歷史文物,仿製兵器物品,傳說故事繪圖,紀念活動照片等。

按說楊業官居高位,又是朝中重臣,應在都城生前有府,死後享祀,怎麼跑到這裡建廟呢?北宋都城開封府有木有楊府(傳說中的天波府)呢?這些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但可以想象當年在開封應該有楊家的宅院,只是後來北宋滅亡,一切都灰飛煙滅了。楊家將幾代人把守邊關,後北宋滅亡了,邊關成了內地,留下後人在代州居住,也是常理之事。大蝦在代縣插隊時,曾聽老鄉們說,後來楊家將官兵都改姓氏為楊,所以就有了代州龐大的楊氏族群。要不怎麼就有傳說中的老管家楊洪、燒火丫頭楊排風呢?

相傳楊家將十四世孫、元代靖邊元帥楊友及其弟武節將軍楊山,一日外出打獵,射中一隻鹿的腿,鹿帶傷逃跑,楊友弟兄放馬緊追,到了一地忽然不見。楊友讓士兵掘地發現一塊帶箭的鹿形狀的怪石。因鹿與“祿”同音,所以楊友認為此為寶地,於是決定將家族遷至此地,並命名為“鹿蹄澗”村,現在祠堂後院還有這塊怪石。從此楊家後人在此繁衍生息,延綿不絕,這裡也就成為楊氏後人朝拜歸宗的勝地。

代縣與楊家將有關的遺蹟和傳說

大蝦在代縣插隊時,正是“文革”期間,舉國滅“封資修”,大興破四舊、立四新之風(五臺山廟裡佛像大多砸壞),與楊家將有關的應算是掃除之列。還好代縣比較平穩,動盪不是很厲害,楊家在代縣人多勢眾,所以損失不大。上世紀70年代初,我曾到過鹿蹄澗村,廟還在(塑像沒看見),戲臺也在,牆上依稀還能看見楊家將歷史故事的彩繪,只是無人參觀遊覽。

此外,代縣城裡矗立的威武的鼓樓,即靖邊樓,保護完好,據說樓上還有楊六郎穿過的鎧甲和兵器,不開放我也沒上去過。雖說當時“山漢進城”只看鼓樓一眼,可留下深刻印象。後來興致大發,曾作沒轍沒韻“詞”一首,自名為《代州鼓樓詞》:“舊時城郭舊時樓,登樓盡觀全代州,萬里河山眼底收。 當年六郎抗敵寇,而今遺甲靖邊樓,英雄芳名千古留。”1999年回代縣再次看見鼓樓,更加顯得破舊,很有滄桑感;次年鼓樓被拆重修,很是擔心能否修舊如舊;2009年再次回代縣,看到了新修的鼓樓,感覺還行。

代縣城往北是有名的雁門關,這裡也是楊家將鎮守三關的古蹟之一。離鹿蹄澗不遠的東留屬村有楊七郎墓古蹟。與鹿蹄澗村遙遙相望,隔著滹沱河的穆柯寨,傳說是巾幗英雄穆桂英的家園。再往遠處,鄰縣五臺還有著名的五郎廟(即楊五郎出家之地)。

代縣有很多關於楊家將的傳說逸事,大蝦在時聽過一些,大多忘記了。只記得村裡姓楊的多數是楊家將後代(這些楊姓還真是為人厚道),鹿蹄澗修廟他們是要捐錢的。離我村往北2裡的楊莊,更是楊家後人聚集地,當年縣武裝部長楊佔榮(當地抗日打游擊出身)就是楊莊人,在代縣也算是一號人物。代縣楊姓人大多居住在平川地,楊莊就算最靠山裡了。而姓潘的多住在山裡,據說是沾了潘仁美(潘美)的光,被擠兌的成了山漢。而楊姓人的名字多忠勇威武之意,如楊殿勇、楊存保等,潘姓人的名字多內斂謹慎,如潘學文、潘守法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